玖泓文化精品雜項賞析第一百二十五章
清代玉堂清玩香爐
重:1375.9g 口徑:14.3cm
底徑:10cm 高:10cm
編號:JHZLFW-01046
“玉堂清玩”相傳為明相嚴嵩之子嚴東樓的字號,嚴東樓自己不鑄爐,卻愛收集上好銅爐,并將“玉堂清玩”堂款制于其上。“玉堂清玩”款爐傳為嚴氏銅器。趙汝珍《古玩指南》中記,“嚴氏之爐皆系劫取宣爐之無款者,充為已有,非其所制”。趙汝珍所寫的《古玩指南》,被奉為民國古董文化經典,“玉堂清玩”也因此被認為是“宣德爐”的知名款識。故而印有此款的爐,在當時最是名貴,被認為是“不是宣德款的宣德爐”,歷代皆仿。
夏、商、周、春秋、戰國時,中國人對玉的崇拜,極為神圣,那時的玉,主要用來做禮器,祭祀天地神怪。后來人們在屋里四壁掛上玉璧,初時是為了好看,只是裝飾作用罷了,掛的多了,自然也就稱之為“玉堂”了。戰國時宋玉的《風賦》中有“……然后徜徉中庭,北上玉堂,躋于羅幢,經于洞房,乃得為大王之風也”。此為“玉堂”一詞之首見。《韓非子·守道》:“人主甘服于玉堂之中。”可見,戰國時已有“玉堂”的稱呼了。
唐朝時,官方翰林院的辦公場所,不但墻上掛了玉,名字也叫做“玉堂殿”。到了宋代,翰林院亦稱為“玉堂”了。再到明代永樂宣德時期,從帝王到臣子文人等在作詩文時也常常使用,就連瓷器的落款,也有大量“玉堂佳器”的款識。可見,自古“玉堂”即為文房、廳閣、殿堂的稱謂,并不指具體指代何人的齋室處所。
沖耳爐的造型是宣德爐中最為經典的,明清時期以此形造爐者最多。其中,明爐扁寬而沉實,清爐飽滿而略高。據此爐之造型,應為明器焉。此爐壁薄扁寬,重心垂中壓手,弧而圓滿雅致,雙耳橢圓,孔如蠶豆,垂腹鼓沉,三足適中;足、款、雙耳平行相對,內膛平滑有弦線,內沿舒展有回廊,與《儷松居遺珍》一書中“順治比丘”爐形相近,且又多了許多古拙之氣。此爐皮色棗紅,蓋朱砂、硼砂等礦物顏料燒煉著色也。歲久,淺淡相滲,參差煙嵐,沉濃蘊光,凝膚潤脂,怡目怡神養性焉。
可以說,大凡清朝早期以前的“玉堂清玩”款識爐,銅質金良,品質皆佳,其后制器,另外從近年來出現的“玉堂”款爐 ,年份在清康熙以上的基本上個個是好爐子, 不光冶煉、鑄造、銅質、造型、刻款等工藝都是爐子當中的精品爐。可見康熙以上的玉堂款爐在當時就受人重視,在同類銅爐當中地位較高,因為“玉堂”是一種士大夫聲望和地位的象征。
元末青花鳳尊壺
口徑:4.9cm
底徑:9.9cm 高:22.5cm
編號:JHZLFW-01046
一為鳳(雄);一為鸞(雌),完整的元代青花瓷器很少,有數可查。據不完全統計,國外有元青花藏品200余件,主要分布于土耳其和伊朗,少數分布在德國、英國、日本及東南亞等地;國內收藏的元青花完整器件約100多件,可謂之物稀為貴。
元代,海外貿易進一步擴大,中東地區重新興起了對中國青花瓷的需求。景德鎮作為元代瓷業的發展中心, 利用中東進口的鈷料,燒制成功了胎體潔白、釉色純凈、青花色澤濃艷青翠的青花瓷器,以供出口。所以元青花的造型和紋飾上,就不可避免地帶上了許多阿拉伯地區的風格,如大盤、大碗、大缽、扁壺,如繁密而結構嚴謹的結構布局,如近似"阿拉伯式花紋"的纏枝花卉等等。
壺體扁圓,直頸小唇口,淺圈足,底足在沙胎上掛一層很薄的護胎釉。胎骨潔白,釉質瑩潤,白色中閃青。該壺以昂起的鳳首作流,以卷起的鳳尾作柄,鳳身繪在圓形壺體上部,雙翅垂至壺體兩側,壺體下部則裝飾盛開的牡丹,呈現一種鳳鳥飛翔于牡丹叢中頗富情趣的情景。白地蘭花,色彩鮮艷,清新雅致,主題突出。花紋位置與首博器物鸞基本一致,但鳳尾部樣式略不同;壺身器形基本完整,僅壺流稍殘,壺柄完好。
這件來元末青花鳳首扁壺,它以昂起的鳳首作流,以卷起的鳳尾做柄,鳳身繪在圓形壺體上部,吸收了北方游牧民族的扁壺造型。此器整體畫面飽滿,紋飾生動流暢,呈現出鳴鳳展翅翱翔于花叢之上的意境,是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