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煦國際】臻品鑒賞-袁大頭三年/光緒元寶北洋造
袁大頭三年
近幾年來隨著錢幣市場的不斷升溫,諸多錢幣價格節節高升,一提到銀元,不得不提“袁大頭”。所謂的“袁大頭銀元”是指在辛亥革命后,袁世凱為了解決軍費和提高個人政治地位而發行的銀元貨幣,因這些銀元鑄有他的側身圖像而得名。
袁大頭,為袁世凱出任“大總統”后鑄造的以其戎裝左側面像為圖案、面值壹圓的銀幣,是對鑄造于民國初年鐫有袁世凱側面頭像壹圓銀幣的一種俗稱。作為民國軍閥銀幣的領頭羊,“大頭”系列對錢幣收藏愛好者來說,并不陌生。
當時袁像銀幣的鑄造量非常大,鑄造地有天津、南京、廣東、武昌等很多地方,所以產生了極細微、區別的不同版式。”從年號上看,“袁大頭”有民國三年、五年、八年、九年、十年共五個鑄造年份,其中三年、九年、十年的較為常見,五年、八年比較少。而下圖是小編有幸見到的袁大頭三年版,這是小編一直念念不忘的珍稀銀幣,無論是從諸多介紹還是圖片,都不及實物來的有吸引。
錢幣的正面中間為袁世凱戎裝左側面像,上方為“中華民國三年”,背面圖案是兩株交叉的稻穗,中央為“壹圓”字樣。紋飾線條粗細均勻,筆畫堪暢自然,層次感強,視覺效果好,錢文清秀俊逸,浮雕感明顯,可見匠師的雕刻工藝十分高超。藏品采用上乘貴金屬銀材質精制而成,銀光燦爛,圖案考究,外觀造型美觀,質感甚佳。整幣整體設計古樸卻不失高貴,簡潔卻不失別致,落落大方,十分精美。其鑄造精美,品相完好,沒有太多磨損,包漿醇厚。
“袁大頭”代表了中國近代的貨幣文化,反映了我國近代歷史、經濟、金融的興衰和滄桑,具有很高的藝術觀賞價值和文物價值,也具有一定的保值和升值功能。目前民間留存的“袁大頭”數量已經不算太多,而且銀屬于貴金屬,收藏風險較小,非常適合投資和收藏。
光緒元寶北洋造
在1899年,清政府想收回北洋造幣廠的鑄幣權,后經榮祿等大臣保奏,方使北洋鑄幣廠保留了下來。幾經周折,北洋鑄幣廠所鑄造的光緒元寶為數不多,流通于世的相對其他銀幣的數量也較少,隨著時光的流逝,北洋造的光緒元寶也大量的遺失。僅存于世的寥寥無幾,眾所周知,古玩文物以稀為貴。該銀幣保存完好,質地清晰,是難得一見的光緒元寶中的珍品。
“光緒元寶北洋造庫平七錢二分”,藏品直徑3.9cm,重26.8g。錢幣正面珠圈內緣滿漢文“光緒元寶”, 圈外上環“北洋造”,下環“庫平七錢二分”,左右相襯兩個防偽圓點。中心是蟠龍圖,蟠龍惟妙惟肖,眼睛炯炯有神,栩栩如生,形似騰躍之際,身姿遒勁有力,龍爪張揚,龍身盤踞太陽,煜煜生輝,盡顯皇家威風大氣。因其背蟠龍紋鱗甲別致,如顆顆珍珠鑲嵌,故得別名“珍珠龍”版。圖照可鑒,其無論文字和紋飾,皆十分精到,凸凹鮮明,文字筆劃和紋飾線條圓滾,顯示模具沖壓著力深打,致其品相精美無比,其工藝水準也是至今之偽所不能矣。
北洋造光緒元寶是由北洋銀元局鑄造發行流通于世的。北洋銀元局的前身為北洋機器局,是中國早期的現代化兵工廠,由北洋三口通商大臣崇厚等人于1867年創辦,1870年由李鴻章接辦。光緒十三年,李鴻章創建附屬于北洋機器局的機器鑄錢局(寶津局),鑄造機制幣,之后有一段時間停鑄,直到光緒二十五年,清政府又準許北洋機器局繼續鑄造銀幣,并更名為北洋銀元局,其后鑄造的銀幣改為“北洋造”。北洋鑄造的這一系列銀幣由于不便于流通使用,鑄造發行量不多,歷經百年存世量也隨著稀少起來,屬于珍稀銀元。
隨著國內收藏市場的逐步繁榮,很多人開始將目光投向了古玩以及藝術品收藏。而古玩因為更具有歷史參考價值和文化內涵總是備受人們歡迎。因此,近幾年來我國內古玩市場也是一片繁榮。光緒元寶銀元作為古玩的一種,一直以來都是收藏家關注的熱點。因為在我國的每個歷史階段都有自己獨特的貨幣形式,都或多或少地反映了一個時代的社會背景和文化特色。并且我們知道,在古代皇帝的專制統治下,幾乎每一任皇帝的更替都將伴隨幣制的改革,因此我們在研究古錢幣的時候也是在認識和了解一段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