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泓文化聚天下之奇珍異寶 精品古錢幣賞識
民國二十三年雙帆船錢幣 民國三年袁世凱錢幣
編號:JHZLFW-00266
規格:重:26.68g 直徑:3.93cm 重:26.93g 直徑:3.88cm 重:26.54g 直徑:3.94cm
1911年12月29 日,經辛亥革命后,已光復的17省代表在南京推選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3日,中華民國政府宣告成立,清朝滅亡,在中國持續2000 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隨之結束。民國成立時,由于幣制尚未建立,除四川改鑄大漢銀幣,福建改鑄中華元寶外,主要的造幣廠,大都仍沿用前清鋼模鑄造銀幣,以供流通需要。由于幣制混亂,臨時政府財政部長陳錦濤,于民國元年3月11日呈文大總統孫中山,鼓鑄1000萬元紀念銀幣以為整頓。圖案采用大總統孫中山肖像,以后的通用銀幣再改花紋式樣。孫中山令財政部行文,同意鼓鑄紀念幣,并命令其余的通用銀幣新花紋,“中間應繪五谷模型,取豐歲足民之義,垂勸農務本之規”,訓令財政部速制新模,分令各省造幣廠照式鼓鑄。不久,財政部就頒下新模給江南(南京)、湖北、廣東等造幣廠依式鑄造,這就是“中華民國孫中山像開國紀念幣”的由來。
“孫中山開國紀念幣””存世量極為稀少,在今年6月份年的時候,再次出現一枚“孫中山開國紀念幣”,那時候經眾多收藏家激烈爭奪,最終以198萬高價成交。如此成績,讓眾多學者、大收藏家瞠目結舌。可謂鳳毛麟角。藏品保存較好,其色澤自然,不論是文字還是圖案,都顯得自然細膩,深淺合 適。孫中山頭像更是栩栩如生,銀元散發出一股王者的風范和歷史沉淀的氣息。
民初中國政權南北對峙,南方有孫中山領導的臨時政府,北方有袁世凱掌管的北洋政權。以此為據,小頭的開鑄只能在南方所屬的造幣廠進行,而北方的天津造幣廠是不可能接受南方政府的指令開鑄小頭。據1933年商務印書館出版耿愛德著、蔡受百譯《中國貨幣論》載:“(一)一圓幣,直徑38毫米,正面鑄孫中山半身側面像,面向左,上端鑄漢字曰中華民國,下端曰開國紀念幣。背面鐫刻以嘉禾,中書壹圓二字,四緣鐫英文曰“MEMENTO”(紀念)、“BIRTHOFREPUBLICOFCHINA”(中華民國開國)字樣。
孫中山像銀幣都是以孫中山先生頭像為銀幣正面,突出孫中山先生光輝形象,以緬懷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 孫中山像銀幣除了“開國紀念幣”和民國二十二年、二十三年帆船圖案壹圓銀幣這大量鑄造的流通幣外,有相當一部分是帶有紀念性質的或代鑄幣,這些銀幣的鑄量很少,也相當珍貴,身價達到幾十萬元或幾百萬之高。作為收藏者可望而不可及。
近年來,隨著收藏投資熱的不斷升溫,銀元也日漸走俏,且一路上揚。尤其是珍品銀元,在藏品交易市場上表現異常活躍。孫中山開國紀念幣銀元分多種,在當時既可以收藏,也可以上市流通。孫中山開國紀念幣當時鑄造能力有限,特別是帶六角星的目前已極為稀少,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中國藝術品市場極度火爆,古錢幣、瓷器、書畫成為收藏熱點。由于古錢幣是不可再生之物,且存世量極為稀少,收藏價值無法估量。如今被各大收藏家和博物 館搜刮而去,唯有在高端拍會上偶爾能見到古錢幣身影。“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由于極為稀少,已經多年未見其蹤影。
北洋造光緒元寶 民國三年袁世凱錢幣
編號:JHPMFW-00125
規格:重:18.5g 直徑:3.88cm 重:19.2g 直徑:3.77cm
北洋的銀元發展歷程映襯著中國晚清貨幣政策的進與退,每一次斷檔也刻錄著一次歷史的顛簸。了解造幣史和造幣廠的變遷過程,不僅可以理解銀元的歷史價值,同時也會對不同時期銀元的種類、成色、龍紋特征、齒邊特征等方面提高認知。
因清代以來經歷了多場戰爭,珍稀的光緒元寶損失嚴重,至今,數量已經極其有限,龍紋光緒元寶,這種元寶非常獨特,它所代表的不僅僅是金錢,還有光緒年間的經濟情況,為此,眾多收藏家都紛涌而至,以期能夠找出龍紋光緒元寶,以滿足清代經濟研究所需。
北洋的銀元發展歷程映襯著中國晚清貨幣政策的進與退,每一次斷檔也刻錄著一次歷史的顛簸,現在市場“北洋造光緒元寶”多如牛毛,但真品寥寥無幾,所以擁有一枚真品“北洋造光緒元寶”是每位古幣收藏愛好者的夢寐以求的上上之選,故而,頗受收藏家歡迎,光緒元寶“北洋造”英文龍紋銀幣,在市場上屢創天價。
玖泓文化近日有幸征集到一組精品銀元,光緒元寶“北洋造”龍紋銀幣,此枚“北洋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上鑄“北洋造”,下鑄“庫平七錢二分”,背紋龍飾,旁邊還環有英文,包漿老道、品相完整,歷史留下的痕跡清晰可見,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另一枚“中華民國三年袁大頭”銀幣,正面袁世凱側身像,上刻有“中華民國三年”,背面圖案是兩株交叉的稻穗,中央為“壹圓”字樣。由于它是實物貨幣,介于人們對貴金屬的認可,以及對歷史文化強烈的認同感,因此收藏的人不在少數。“袁大頭”的變現能力比較強,這也是藏家看好的因素之一!
在經歷了兩年前白銀的波動之后,今年以來,“袁大頭”的市場持續平穩,一些細分幣種出現了上漲的勢頭,尤其是“袁大頭”中比較稀世的品種。如面值壹圓的普通版“袁大頭”2005年的在60元上下,到2006年就漲到120萬元左右,而現在少于200萬元根本買不到;面值五角的“袁大頭”也由2005年的120元左右漲到了現在的18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