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泓文化打造聚天下之奇珍異寶 精品藏品賞識!
順治通寶 乾隆通寶 嘉慶通寶 道光通寶 咸豐通寶
編號:JHZLFW-00714
規格:重:4.11g 直徑:2.75cm 重:3.07g 直徑:2.34cm 重:4.51g 直徑:2.48cm 重:3.66g 直徑:2.23cm 重:4.2g 直徑:2.27cm
一些錢幣因為年代久遠,現在已不流通但仍具有可觀的價值。錢幣收藏成為現在古董市場的一支勁旅,并且勢頭越來越好、火越燒越旺。這其中的原因不僅在于古錢幣版式多、入手容易,還在于練眼快、收獲大。雍正通寶、乾隆通寶見證了清王朝的輝煌盛世,咸豐通寶預示著清王朝的衰敗,光緒通寶昭示著清王朝的滅亡。
順治年間對制錢成分有明確規定,即銅七成,白鉛(鋅)三成,稱之為“黃銅”,一千銅錢稱為一串,年鑄一萬二千串稱為一卯,即每開一期的額定數稱為“正卯”,正卯以后凡有加鑄數稱為“加卯”。順治年間為了穩定經濟前后進行了五次改制,隨著五次改制同時產生了五種形式的順治通寶,史稱“順治五式”。
此枚順治通寶錢幣內方外圓,正面鐫文字“順治通寶”四字,背“薊”字。錢幣制作工整,文字字口深峻,筆畫剛勁有力;此種版本的順治通寶十分少見,是收藏家們青睞的對象。
乾隆通寶鑄于清高宗乾隆年間(1736-1795年),背面的滿文比較復雜,可以參考華光普的《中國古錢幣目錄》,上面有很詳細的價格和錢幣拓片。乾隆通寶錢徑約23.4毫米。乾隆通寶,字從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讀,錢背文字沿雍正滿文錢式穿孔左邊有"寶"字,穿孔右邊鑄有各局名。
乾隆通寶”版式很多,錢文方面京局的多用宋體,寶浙局多用楷書,寶陜、寶川兩局用隸書,但大多數地方錢局用宋體。新疆紅錢部分局背滿文,其他則背維文和滿文。少數錢背有星、漢字,又有記年,記值,合背,吉語等錢。乾隆常見的共有二十二個鑄局,新疆紅錢有六個鑄局。
咸豐通寶為清文宗咸豐年間(1851年-1861年)鑄造。咸豐通寶錢其中大樣錢鮮見,而更多為私鑄劣質薄小錢,期間鵝眼錢重不足1g。背文滿文各寶局名,常見者大約20局左右,尤以“寶臺”局“阿克蘇”局“寶通”局所鑄為稀少。傳世尚有“咸豐通寶”雕母數種,極為珍貴。咸豐年間因政治腐敗,經濟危困,咸豐通寶鑄行未久即收到各種重寶、元寶大錢沖擊,通寶錢遂嚴重貶值,故制作簡陋,形制混雜;全國27局所鑄的小平錢,銅質、大小及文字各不相同,粗略者多而精良者罕見。
光緒通寶是清德宗光緒年間(1875年-1908年)鑄造。光緒通寶面文楷書或楷兼隸、楷兼宋三體;背文滿、回文記局、記年、記吉語、記批次等多種形式。光緒通寶錢幣小巧俊美、端莊秀麗,也堪稱翻鑄制造之精華,其錢文書法繼承和發展了咸豐錢幣楷書遺風,纖細挺拔、剛柔相濟,又超過了康乾盛世,很有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
這枚光緒通寶外圓內方,錢幣表面有一層厚實的包漿、渾厚入骨,正面為直讀方式“光緒通寶”,字體蒼勁有力、精致細膩;背面為滿文“寶廣”,質地堅硬、保存完好,十分值得收藏。
和田玉乾隆通寶
編號:JHZLFW-00829
規格:重:32.7g 直徑:4.77cm
錢幣雖然經歷無窮歲月的洗禮,品相或許受到影響,所以收集到精品錢幣難度就非常大。也許是因為此緣故,導致如今一些錢幣價值連城,甚至僅僅一兩枚錢幣,便能換到一線城市的一套房子。而古錢幣,在中國古代作為官方認證的交易憑證,在中國歷史上占據著重要歷史地位。
古錢和田玉乾隆通寶還有俗稱的羅漢錢,相傳是年羹堯熔黃金羅漢所鑄,色澤呈金黃色,康熙的熙字較通俗寫法少一豎。
據說,制錢正面“和田玉乾隆通寶”四個字為乾隆皇帝御筆,若干“復制品”由驛站傳送到各地造幣局。制錢背面表示造幣局所在地的漢字,則由當地官員或名人題書,這些從制錢正背面的字體、字形,以及大小都能得到印證。多數收藏者選擇古錢幣作為入門的品種,因為古錢幣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每一個政權出現,與之相伴隨的往往都是錢幣的發行,可以說,古幣是我國政治經濟發展的歷史腳印,清晰地注釋著歷史進程,顯示著不同時期經濟發展的狀況,這就是被當今人們籠統稱之的錢幣文化。
古幣浩如煙海,一般收藏者很難將各個朝代的錢幣收藏齊全,并研究透徹。所以以年代或形式或內容為主題進行收藏,可能比較容易形成規模。
唐朝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朝代之一,這一時期的中外經濟交往非常頻繁。有500多枚唐時一些周邊國家與中國通商用的古幣。這些古幣均有較高的文化價值和歷史研究價值。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鑄開元通寶,錢文隸書由歐陽詢執筆,端莊凝重,我國量制中的一兩十錢制就起源于此。開元錢的出現,是我國古代貨幣史上的飛躍,以后的方孔錢多以通寶、元寶相稱,而流通了八百多年的銖兩貨幣自此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真正退出了流通領域。
隨著近年來錢幣收藏市場越來越火熱,人們開始對各種古錢幣感興趣,隨著人們對古錢幣關注度的提高,使得各種錢幣的價格相繼上漲,而乾隆通寶就是屬于其中一種,近十年的時間,乾隆通寶錢幣的價格漲了將近20倍,當然乾隆通寶錢幣價格的漲幅與古錢幣市場整體的行情的是有一定關系的。乾隆通寶是乾隆時期的流通貨幣,乾隆皇帝在位的60年里施展其“文治武功”的治國策略,創造了封建社會里最后一個輝煌盛世,之后民間便盛傳佩帶“乾隆通寶”和田玉古錢可驅災辟邪,又因乾隆二字諧音“錢隆”而備受后世藏家所喜愛的錢幣。
近日,我司有幸征集到一枚和田玉乾隆通寶,其重:32.7g 直徑:4.77c,乾隆通寶,字從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讀,錢背文字沿雍正滿文錢式穿孔左邊有"寶"字。該田玉乾隆通寶錢幣品相良好,錢面“乾隆通寶”雕工精湛,美觀大方,讓人感受從簡單的一枚錢幣了解到當時的鑄幣工藝甚至是當時的經濟文化水平。“乾隆通寶”經歷過l兩三百年的歲月洗禮,又經歷過清朝末期和民國時期的戰亂時期,何況是上等的和田玉流傳下來的乾隆通寶極其稀少,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同時,收藏家們青睞的對象,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五帝錢
編號:JHZLFW-00850
規格:重:4.3g 直徑:2.72cm 重:3.6g 直徑:2.66cm 重:3.6g 直徑:2.82cm 重:3.6g 直徑:2.27cm 重:4.3g 直徑:2.38cm
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五帝時間正好是180年(1644~1824),是完整的三元九運,處于中國國力最強大的年代,空間上也五行俱足,時代相連,國運昌盛,社會安定繁榮,帝王獨尊,百姓樂業,錢幣鑄造精良,流通時久。并且五帝古銅錢曾埋于地下,所埋之處多為藏風水聚氣場的強盛寶地,吸收了最好的地氣。銅錢外圓內方,外圓代表天,內方代表地,中間的皇帝年號代表人,天、地、人三才具備。銅錢性剛,五行屬金,銅質吸收氣場的力量比金銀都好,得天、地、人之精氣,因而具有扭轉乾坤的能量。因此,銅錢具有極強的化解煞氣的作用,故,能鎮宅、化煞,并兼具旺財功能。
五帝錢有大五帝錢與小五帝錢之分,大五帝錢指秦朝的半兩錢、漢代的五銖錢、唐朝的開元通寶、宋朝的宋元通寶和明朝的永樂通寶,大五帝錢材質屬于青銅,距今年代久遠,存世量較小。現在說的五帝錢也常指小五帝錢,順治通寶、康熙通寶、雍正通寶、乾隆通寶和嘉慶通寶,材質屬于黃銅,距今年代較近,存世量較多。
五帝錢不需要開光,因為五帝錢根本就不屬于任何宗教。五帝錢托帝威自盛,是“帝”物,是“俗”物,如天干地支、星宿歷法、三元九運、五行八卦、喜神、財神、龍王、土地,這些都是我們民族自己的祥瑞和文化!僧、道、俗各有各道,也各守各道,佛教不能詮釋道教,道教也不能詮釋佛教,“俗”自然也泱泱獨立。
五帝錢由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五枚構成,但其收藏價值并非相同,以大眾熟悉的乾隆通寶、康熙通寶為例,兩位帝王均在位60年,鑄造的貨幣存世量較大,而雍正帝在位13年,各鑄局開開停停,鑄造量非常有限,因此價值比重頗高,其次是順治通寶,順治通寶為滿清入關后第一枚貨幣,制形經過了仿古(明)式、單記地、記地一厘錢的衍變,最后定性為滿文和滿漢文兩種,稱為清代錢幣的固定模式。
五帝錢兼具了帝王之威和民族之神。在古代,民間信仰的是君權神授的思想,認為帝王的權力是天授予的,只有帝王是溝通天地的神的化身。五帝錢正是凝聚了這樣的帝王霸氣和中華神氣,成就了一番偉業。帝王的威嚴和氣勢遠遠散播國內外,可見其帝威和民族氣勢之強大。作為他們所鑄的古錢是唯一留給后人的附有帝威的靈物,真正的五帝錢既珍貴又難得。此組為傳世五帝錢,銅幣銹色均勻,品相完整,而且這些古錢經過幾百年的輾轉流傳,數以千萬計百姓使用過,與普通古錢相比,它們更多匯聚了華夏大地之靈氣、中華民族之靈氣、真命天子之靈氣、傳承百家之靈氣。因此也具有極強的招財、護身的作用。實為難得一見的珍品,極具收藏價值和市場價值。
五帝錢 永樂通寶 寬永通寶
編號:JHPMFW-00293
規格:總重:21.6g 重:3.3g 直徑:2.46cm 重:2.6g 直徑:2.33cm 重:3.4g 直徑:2.42cm
五帝錢有大五帝錢與小五帝錢之分,大五帝錢指的是秦半兩、漢五銖、唐朝的開元通寶、宋朝的宋元通寶和明朝的永樂通寶,現在說的五帝錢一般是指小五帝錢,是順治通寶、康熙通寶、雍正通寶、乾隆通寶和嘉慶通寶。
五帝錢距今有300年左右的歷史,材質屬于黃銅,呈現顏色為黃色,廣為傳世,經萬人之手,大量流傳下來。五帝錢是中國歷史上五位帝王在位期間所鑄造并流通的古錢,又稱"帝王錢"。自古以來,國人認為古錢具有風水的功能,尤其是建立了豐功偉業的帝王,他們在位期間所鑄造的古錢就匯聚了更多天地之靈氣、中華之神氣、帝王之霸氣和百家之財氣。大小五帝錢正是具備了天、地、神的強大威力,被民間廣泛認可。
小五帝錢一般是指"清代五帝錢",是清朝最興盛的五位帝王(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和嘉慶)在位期間所鑄造的古錢。這五位帝王相繼在位180年,是清朝最輝煌的時期,在位期間國勢強盛,出現了歷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
永樂通寶是大明王朝于永樂年間鑄造的年號錢。明初推行紙鈔為主的貨幣流通制度,使用大明通行寶鈔,銅錢鑄禁無常。
朱棣即位后,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和外交等方面都有重大的改革舉措。外交政策上,朱棣一反明初閉關政策,實行“懷柔遠人”的對外開放政策。出于外交和對外貿易的需要,永樂六年(1408年)開鑄永樂通寶錢,永樂九年又差官于浙江、江西、廣東、福建四布政司鑄永樂通寶錢,用于對外貿易和賞賜。
永樂通寶錢書法絕倫,鑄工精湛,整齊劃一,是中國貨幣史上精美的貨幣之一。這些鑄造精整的永樂通寶錢主要用于對外貿易,為明初對外開放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600年前的國際貿易硬通貨。鄰國日本、越南等也曾大批仿鑄使用永樂通寶錢,如今所見永樂通寶錢背“治”、“木”等字的皆為日本所鑄。
永樂時期開鑄永樂通寶的錢局有北京、南京、浙江、江西、廣東、福建六處,其版式的差別,微乎其微,為銅色紫紅,真書直讀,全部為小平錢,光背無文,沒有折二以上的大錢。錢幣直徑2.5厘米,重4克左右。錢面文字“永樂通寶”四字以楷書書寫從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讀,其文字筆畫清秀。制作上鑄工精湛,整齊劃一,錢文秀逸,是中國貨幣史上精美的貨幣之一。永樂通寶錢中也有折三黃銅大錢(背三錢),其錢徑達到3.4厘米,文字清晰,形態古樸,但傳世僅一枚,為孤品(現存上海博物館),此錢史書上并無記載。而且當時正禁止用銅錢,應屬試鑄品并未發行。“永樂通寶”如今沒有發現有大型的折十錢。
日本的"寬永通寶"錢在中國民間流通了多年,直到清乾隆初年,才被官府知道,懷疑是私鑄錢,還另用"年號",這無異于謀反。于是,乾隆皇帝諭令江、浙、閩各總督、巡撫窮治開爐造賣之人。幸虧江蘇巡撫莊有恭的幕僚見多識廣,道出來歷。于是,兩江總督尹繼善和江蘇巡撫莊有恭"會銜上疏",講出來龍去脈,乾隆皇帝才又諭令嚴禁商船攜帶倭錢;民間使用的,官為收買。至此,事情才算了結,現存世極少,價格昂貴。
此枚寬永通寶秉持中華千年造幣歷史同款造型,外圓內方,正方小口梓州鐫有寬永通寶四字。銅幣背面,沒有鐫刻花紋。貨幣整體保存品相完好,包漿自然,銹色光亮。寬永通寶的流通不僅僅是以貨幣,它更是一位外交者,一位見證者。通寶雖然并不是我國發行的錢幣,但它本身的來由卻與我國息息相關,幣正面由上下右左讀“寬永通寶”幣背光,與大家一同欣賞寬永通寶,此枚寬永通寶做工非常細致,保存品相優良,字跡紋理清晰可見。讓我們在現在也可以讀到千年的歷史和當時的外交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