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泓文化打造聚天下之奇珍異寶 精品藏品賞識!
廣東省造光緒元寶 1911年站洋幣 民國三年袁世凱
編號:JHZLFW-00437
規(guī)格:重:27.7g 直徑:3.9cm 重:26.87g 直徑:4cm 重:27.37g 直徑:4cm 重:25.21g 直徑:3.8cm 重:23.77g 直徑:3.9cm
清朝光緒年間流通的貨幣之一。由兩廣總督張之洞率先引進英國鑄幣機器鑄造銀元和銅元,之后各省紛紛仿效。共有十九個省局鑄造,除中央戶部,地方省所鑄銅元,皆在其正面上緣鐫寫省名。古錢幣是一個國家歷史中組成的重要部分,就其特定的歷史時期在錢幣史上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它不僅代表著近代中國的貨幣文化,反映了我國近代歷史、經(jīng)濟、金融的興衰和滄桑,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觀賞價值和文物價值。
這一枚:廣東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直徑:3.9cm,重約:27.7g。古錢幣極具觀賞性與歷史價值,因此古錢幣如同其他古玩一樣被藏家們所青睞。中國最早的機制洋式銀元為光緒年間的“光緒元寶”,俗稱“龍洋”,因錢幣背面 一般鑄有龍紋而得名。光緒元寶背面飾龍紋,蟠龍的雙爪鋒利尖銳,身軀細長,把龍的氣度突顯的異常軒昂,在龍紋刻畫上細膩逼真,十分生動自然,除此之外沒有絲毫多余和刻意而為之的地方,在這小小的錢幣之上,完美呈現(xiàn)出實用與工藝相結(jié)合的藝術(shù)風范,令人驚嘆。珍稀古錢幣是貨幣歷史的實物,由于早已不在流通領(lǐng)域,留存下來的亦少之極少,更是歷史的見證。
藏品鑄工精美,品相較好,銅幣包漿入骨,流通痕跡自然,邊齒對,具有極高的投資價值和收藏價值。它有著歷史熏陶,是價值很高的革命文物,具有深遠的歷史紀念意義;同時,還是考古和研究中國歷史文化難得的實物。
1895年,英國政府利用印度的孟買、加爾各答的造幣廠鑄造了新的貿(mào)易銀元,即“站洋”,它是當時英國政府為適應對華貿(mào)易和在香港市場流通而設(shè)計發(fā)行的。銀元正面圖案中央是一頭戴鋼盔、手執(zhí)戟和盾牌的武士,盾面呈米字形的英國國旗圖案,上端在武士左右有英文幣值“ONEDOL-LAR(一元)”,下有紀年;背面圖案中央為壽字紋,上下為中文“壹圓”,左右為馬來文“壹圓”
“站人”銀元,是清末民初時期,由鑄造,在中國廣泛流通的外國貨幣之一。“站人”銀元進入我國后,開始在廣東、廣西一帶流通,因其制作精美,含銀量高,深得商民喜愛。英國政府看到“站人”銀元在中國有利可圖,便大量鑄造,大量輸入。不久,“站人”銀元便在中國大部分地區(qū)使用,尤以北京,天津為盛。當時,在中國流通的外國貨幣中,“站人”銀元已占相當大比例,使中國白銀源源不斷的流入英國,經(jīng)貿(mào)利益受到嚴重損害。“站人”銀元作為一種歷史載體,記錄了鴉片戰(zhàn)爭以后,中國人民政治上受壓迫,經(jīng)濟上受剝削的屈辱歷史。研究在中國流通的外國貨幣,對于我們了解外國列強利用銀元貿(mào)易,掠奪中國財富的罪行,增強愛國主義精神,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我國的每一個歷史階段都有自己獨特的貨幣形式,或多或少都反映了一個時代的社會背景和文化特色,在古代的皇帝專制統(tǒng)治下,每一任皇帝的更替都伴隨著貨幣的改革,在研究古幣的時候,也是在認識和了解一段歷史。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金屬鑄幣的國家,距今已有四千余年歷史。發(fā)展過程中連綿不斷,形成了極具東方色彩的中國貨幣體系,在世界錢幣史上獨樹一幟。此組錢幣具有非常高的收藏價值和欣賞價值,是收藏愛好者的典藏佳品。
此銀幣為“中華民國三年袁世凱試鑄幣”,重:27.37g。正面鑄袁世凱光頭側(cè)面像,上環(huán)“中華民國三年”六字。此幣外形采用透打的形式,將其冷壓成各種文字、圖案、花紋,因而銀元的紋飾深淺適度,間距也疏密一致。整枚錢幣包漿自然肥厚,乃是不可多得的藏品。
“袁大頭”在貨幣收藏界被稱為銀元之寶,它是中國近千種近代銀幣中影響最大的銀元品種,也是近代中國幣制變革中的一個重要角色。由于它是實物貨幣,介于人們對貴金屬的認可,以及對歷史文化強烈的認同感,因此收藏的人不在少數(shù)。“袁大頭”的變現(xiàn)能力比較強,這也是藏家看好的因素之一,“錢”景一片看好。
奉天省是光緒年間的一個行政區(qū)域,泛指現(xiàn)在的遼寧省,奉天府即現(xiàn)在的沈陽市,奉天是我國“機制幣”制造比較早的省份,早在1897年就已經(jīng)建立了造幣廠,1900年就開發(fā)出銅元珍品“奉天中花十文”試鑄樣幣。
此幣是奉天省誕生最早的機制銅元,后來造幣廠毀于戰(zhàn)亂,再到1903年即光緒二十九年,又重新在奉天府建立銅元局,并制造光緒元寶“當十文”和“當二十文”流通銅幣,包含四個干支紀年,即:癸卯,甲辰,乙已,丙午。
“當十文”直徑25.21毫米,重量3.8克,分黃銅和紅銅材質(zhì),顯著特征是:癸卯“當十文”中心滿文“寶奉”有兩種寫法,還有一種寫法正好相反是“奉寶”,大家仔細分辨上圖和下圖,就能看出來,其它特征參考例圖。
這奉天“當制錢十文”,是“光緒元寶”銅元中相對比較珍稀的品種,從1903開鑄到1906年結(jié)束,雖然制造了四個年頭,但是制造量卻不大,市場并不常見,加之,此幣制造工業(yè)精湛,字體俊秀,圖案漂亮,是收藏愛好者追捧的佳品。
銀幣的發(fā)生與開展已經(jīng)有六百多年的前史。據(jù)史料介紹,起源于15世紀的銀元,始鑄于歐洲,又稱“洋錢”、“花邊錢”或“大洋”,是世界上銀本位制國家首要的流轉(zhuǎn)錢銀。到了16世紀,銀元開端向我國流入。民國今后,銀元更是被定為首要流轉(zhuǎn)幣變成近代幣保藏的主要幣種之一。清朝的官鑄銀元始于1890年,并從廣東省起步。1893年今后,湖北、江蘇、福建等省紛紛效法廣東省,鑄造了歸于自個的銀元錢銀。1910年9月今后,清政府發(fā)布“幣制則例”,規(guī)則了以銀元(含銀七錢二分)為國幣。
因其制作漂亮、稀有版別存世量少,故銀幣在拍商場備受藏友們的親近重視。近來,一枚印有“光緒元寶”的廣東省造七二反版銀色錢幣,出現(xiàn)在上海金堂拍有限公司的拍場上,并贏得了在場朋友們的搶手搶購。據(jù)悉,這枚保留完好、品相一流的廣東省造光緒元寶,盡管時代已久,但在日光的照射下仍然能散發(fā)出耀眼的光榮,正面分為內(nèi)圈和外圈兩部分,內(nèi)圈是“光緒元寶”四個楷體字,略顯斑白,外圈鐫刻英文,與國際言語接軌,紋路明晰,版面精美有型,全體觀來,給人一種調(diào)和的美感。
史料上記載,兩廣總督張之洞曾在光緒十五年承受英國匯豐銀行的建議,停鑄七三反版銀幣,改鑄七二反版銀幣,該版別的銀幣才被制造出來。因為其歸于試鑄樣幣,圖畫精美,做工精巧,因而,還被冠予“我國銀幣二十珍之一”。仔細的藏友可以發(fā)現(xiàn),這枚廣東省造光緒元寶正面有漢文和滿文兩種字體,不和蟠龍居中,精刻著“廣東省造庫平七錢二分”十個小字。它的規(guī)劃樣式與清朝別的省份的銀元恰好相反,所以又稱“七二反版”銀幣?,F(xiàn)在,該銀幣商場價值不菲。
總歸,憑借著精深的鑄幣技藝,明晰調(diào)和的圖畫紋路,七二反版廣東省造光緒元寶不只大氣漂亮,而且獨具特色,是錢幣中對比稀有的鑄幣版別。
簽字版蘇維埃民國三年袁世凱錢幣
編號:JHPMFW-00266
規(guī)格:重:27.09g 直徑:3.95cm
民國三年(1914年)二月《國幣條例》公布,天津造幣總廠即進行籌劃,幣模由意大利籍總雕刻師喬治(L.Giorgi)操刀。喬治之前從未見過袁世凱本人,是以照片為樣雕刻,喬治自照片上以為袁“蒼老虛弱”,“七分面”版完成后親自攜帶樣幣赴北京晉見袁世凱,呈覽時卻發(fā)現(xiàn)所鏤肖像與袁本人神采差異甚大,無法顯示袁的強人形象而未受贊賞。
喬治乃要求重刻獲核準,坐下為其擺好姿態(tài),重新雕刻后之肖像即通用之側(cè)面像(俗稱“袁大頭”)。袁七分面幣有簽名版及無簽名版,存世數(shù)量都非常稀少,皆為罕見。
簽字版的國號:“中華民國”華字的兩橫,起筆比普通大頭顯得粗壯許多。簽字大頭,仔細觀察其齒廓,還可以發(fā)現(xiàn)在環(huán)形齒廓上隱約有一個內(nèi)環(huán)(每個齒仿佛都被壓了一半,所有齒均勻的形成了一個內(nèi)環(huán)),簽字部分還要認真觀察有無粘貼痕跡。
袁大頭民國三年英文簽字版是原天津造幣廠試幣。該幣最顯著特征就是幣的正面袁世凱頭像的右側(cè)有位置“蘇維埃”字樣,是袁大頭簽字版一種。這種寶貝,萬中難遇一。
此藏品為中華民國三年袁大頭蘇維埃版壹圓銀幣。上下品相完好,大小合適,尺寸頗佳。銀幣正面為袁世凱戎裝五分側(cè)面頭像,線條流暢,工筆細膩,錢幣上端鑄有“中華民國三年”六字,“民”字中有一“點”,正面右側(cè)鑄有蘇維埃三字,顯示此枚錢幣的與眾不同,背面兩條嘉禾左右交互,下系結(jié)帶,紋飾線條粗細均勻,線條流暢自然,浮雕感強烈,用手觸之,可以感受到紋飾凹凸有致的觸感,手感極佳;
中間鑄“壹圓”字樣,字體端正工整,清秀俊逸,可見匠師的雕刻工藝十分精湛。這枚錢幣是對的,其質(zhì)地精良,表面平整光潔,邊齒極佳,鑄造工藝也非常精美,形制規(guī)整,十分精致美觀,值得收藏。近年來價格一路上揚,并且很穩(wěn)定,幾乎成為錢幣市場價格走勢的風向標。簽字版的蘇維埃袁大頭更是極為珍貴,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和投資價值。
金農(nóng)《百馬圖》
編號:JHPMFW-00329
規(guī)格:長:457cm 寬:42cm
金農(nóng)(1687-1763),清代書畫家,揚州八怪之首。字壽門、司農(nóng)、吉金,號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布衣終身。
金農(nóng)是揚州八怪的核心人物。他在詩、書、畫、印以及琴曲、鑒賞、收藏方面都稱得上是大家。金農(nóng)從小研習書文,文學造詣很高。濃厚的學養(yǎng)使他居于"揚州八怪"之首。但是金農(nóng)天性散淡,他的書法作品較揚州八怪中的其他人來說,傳世作品數(shù)量是非常少的。他生活在康、雍、乾三朝,因此他給自己封了個"三朝老民"的閑號。金農(nóng)初不以工書為念,然書法造詣卻在"揚州八怪"中成為最有成就的一位,特別是他的行書和隸書均有著高妙而獨到的審美價值。他的隸書早年是"墨守漢人繩墨"的,風格規(guī)整,筆劃沉厚樸實,其筆劃未送到而收鋒,結(jié)構(gòu)嚴密,多內(nèi)斂之勢,而少外拓之姿,具有樸素簡潔風格,金農(nóng)的書法藝術(shù)以古樸渾厚見長。他首創(chuàng)的漆書,是一種特殊的用筆用墨方法。"金農(nóng)墨"濃厚似漆,寫出的字凸出于紙面。所用的毛筆,象扁平的刷子,蘸上濃墨,行筆只折不轉(zhuǎn),象刷子刷漆一樣。這種方法寫出的字看起來粗俗簡單,無章法可言,其實是大處著眼,有磅礴的氣韻。最能反映金農(nóng)書法藝術(shù)境界的是他的行草。他將楷書的筆法、隸書的筆勢、篆書的筆意融進行草,自成一體,別具一格。其點畫似隸似楷,亦行亦草,長橫和豎鉤都呈隸書筆形,而撇捺的筆姿又常常近于魏碑,分外蒼勁、靈秀。尤其是那些信手而寫的詩稿信札,古拙淡雅,有一種真率天成的韻味和意境,令人愛不釋手。 金農(nóng)的行書從其早期開始就不入常格,而以碑法與自家的"漆書"法寫成的行草書,用筆率真,隨心所欲,點畫浪藉而又筆墨醇厚,粗頭爛服之間,透出蒼逸稚拙之趣,令人嘆服;其"寫經(jīng)雕版"式的楷書,似乎與民間書法一脈相通,沒有輕重的線條變化和圓潤的轉(zhuǎn)折用筆,也沒有提頓中的波挑,以均勻的線條和方硬的轉(zhuǎn)折,書寫出類似單線體美術(shù)字的書體,卻又具有器形文字般的古茂,其書法的啟迪意義非常深遠。傳世書跡有《度量如海帖》,今流入日本?!妒⒅俳毁潯?,絹本漆書。
金農(nóng) 字壽門,號冬心,又司農(nóng)等,仁和(今杭州)人。流寓揚州。精鑒賞、工書畫。詩文金石。書法工隸楷。隸以樸厚見長,楷含隸意,自成一格,號稱“漆書”。五十歲后始作畫,山水人物、佛像鞍馬、梅竹信筆揮寫,形象拙樸,構(gòu)圖新穎,皆成別有心裁之作,為世人稱許。被稱為揚州八家首席。
金農(nóng)的鞍馬畫繼承唐人,能在韓干等人寫實的基礎(chǔ)上又注重意象,將筆墨的表現(xiàn)形式加以適當?shù)目鋸垺⒆冃?,這使得他筆下的馬既具備了唐人畫馬的烈性與彪悍,又顯示出金氏畫馬“迥立閶闔生長風”的俊逸風骨。此畫墨色濃淡相交,拙樸厚重的線條色勒出馬的風韻,天馬威武、強壯、俊逸、飄灑的形象躍然紙上。金農(nóng)的字得力于《天發(fā)神讖碑》和龍門造像等碑,融合漢隸、魏楷,畫中書法用筆方正、棱角分明、結(jié)構(gòu)緊湊、體勢欹側(cè)是其楷書中的佳作。秦祖永《桐陰論畫》評金農(nóng)的畫“涉筆即古,脫盡畫家習氣”,此畫足可為鐵證。
廣東省造光緒元寶
編號:JHPMFW-00242
規(guī)格:重:26.62g 直徑:3.94cm
光緒元寶是清朝光緒年間流通的貨幣之一。由湖北兩廣總督張之洞率先引進英國鑄幣機器鑄造銀元和銅元,之后各省紛紛仿效。共有十九個省局鑄造,除中央戶部,地方省所鑄銅元,皆在其正面上緣鐫寫省名。 光緒元寶是大清光緒年流通大面值貨幣之首,是我國首批引進海外技術(shù)的印發(fā)流通貨幣,對于現(xiàn)今也蘊藏了一定歷史意義。
“光緒元寶”是中國最早的機制幣,是中國近代機制幣中的十大名譽品之一,俗稱“龍洋”,因錢幣背面一般鑄有龍紋而得名。其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歷史意義,且加上清末、民國戰(zhàn)亂連連等因素,一些較珍貴的光緒元寶銀元品種存世量已稀少,收藏價值高。許多收藏家對它趨之若鶩,爭相起價。
近日,本公司有幸征得“廣東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一枚,該幣直徑4厘米。錢幣正面珠圈鐫滿漢文“光緒元寶”四字,上環(huán)“廣東省造”,下環(huán)幣值“庫平七錢二分”,左右各飾一四瓣小花;錢幣背面中心為蟠龍圖案,神龍威武,遒勁有力,盡顯皇族尊貴氣息。上環(huán)英文“KWANG-TUNGPROVINCE(廣東省造)”字樣,下環(huán)英文“7 MACE AND 2 CANDAREENS(七錢二分)”字樣。
此幣品相精致,其審美風格獨特,錢幣正面鮮然可見滿漢文化的融合,而錢背卻明確標示了西方文化的介入。錢幣色澤溫潤,熟舊自然,深淺合適,鑄造精湛,是集收藏價值與投資價值于一身的難能可貴之珍品!
據(jù)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目前我國有超過八百萬人在孜孜不倦地追求龍紋光緒元寶。一名資深的貨幣收藏家透露,我國有67.3%的富豪都喜愛收藏龍紋光緒元寶,因為其保值能力極高,能夠為投資者創(chuàng)造巨大的財富,而且也是身份地位和品味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