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泓文化聚天下之奇珍異寶 精品古錢幣賞識第一百四十九篇
民國三年袁世凱錢幣
重:18.5g 直徑:3.82cm
編號:JHZLFW-00986
袁大頭是民國時期主要流通貨幣之一,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之職,后又成為正式大總統。當時,為了鞏固國內政局穩定,發展民族經濟,也為“制憲”和“稱帝”作準備,于是發布《國幣條例》,毅然決定在全國“統一幣制”。
“袁大頭”在貨幣收藏界被稱為銀元之寶,它是我國近千種近代銀幣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銀元品種,也是近代中國幣制變革中的一個重要角色。由于它是實物貨幣,介于人們對貴金屬的認可,以及對歷史文化強烈的認同感,因此收藏的人絕不在少數。
近日,玖泓文化有幸征得“民國三年袁世凱頭像銀幣”一枚,其直徑為3.82厘米。錢幣正面為袁世凱側面頭像,上環“中華民國三年”六字。此枚錢幣包漿自然,鑄刻精細,設計巧妙,品相俱佳,有明顯的歷史過渡痕跡。
背面正中鑄幣值“壹圓”二字,左右鐫印嘉禾紋。嘉就是豐碩、美好、祥瑞的意思。禾就是禾苗。“嘉禾”就是美禾,茁壯之禾,碩大之禾,祥瑞之禾。九穗之禾,象征豐收,繁榮。由于禾苗體現了一個“五谷豐登”的美好景象,所以附帶了一個“嘉”字。表達了人們對收獲、對豐衣足食的向往。
中國的收藏界風起云涌,很多藏品大幅升值,而其中升值最快的、升值幅度最大的品種之一便是錢幣,古錢幣收藏大軍也不斷壯大。“袁大頭”銀元因其很高的藝術觀賞價值和歷史文物價值,而具有一定的保值和升值功能。尤其是近年來隨著收藏投資熱的不斷升溫,“袁大頭”日漸走俏,價格一路上揚。
民國三年袁世凱錢幣
重:20g 直徑:3.85cm
編號:JHZLFW-01035
銀元起源于15世紀,始鑄于歐洲,俗稱“洋錢”“花邊錢”或“大洋”,是銀鑄幣的通稱。銀元是舶來品,它初入中國,大約是在明朝,但大量流入,則在清乾隆年間以后。市面上有像三帆銀幣、竹子銀幣、甘肅造袁大頭等一些發行較少的銀元。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銀幣品種可數袁世凱頭像銀幣,俗稱“袁大頭銀元”。袁世凱于1912年4月出任大總統。北洋政府鑒于當時鑄幣、紙幣十分復雜,流通的中外貨幣在百種以上,規格不一,流通混亂,折算繁瑣,民眾積怨,同時也想借助貨幣改制以解決軍費問題,便決定鑄發國幣。袁世凱為了提高自己的統治地位,趁機把他的頭像鑄于幣面,“袁大頭”由此而來。
近日,玖泓文化有幸征得民國三年袁世凱頭像銀幣一組,該組錢幣的直徑為3.85厘米。錢幣正面為袁世凱側面像,上列“中華民國三年”六字,錢幣背面紀幣值,為“壹圓”二字。左右為稻穗組成的嘉禾紋。
嘉禾,亦泛指生長茁壯的禾稻,古人以之為吉祥的征兆。典出《書·微子之命》:“ 唐叔得禾,異畝同穎,獻諸天子。鑄在錢幣之上寓意國家重視農桑、以民生為本;其另一思想取其家和之諧音,寓意“家和萬事興”之意;鑄幣之上當政者有國泰民安、吉祥如意之愿景,故有很高的收藏研究價值。
“袁大頭”在貨幣收藏界被稱為銀元之寶,它是中國近千種近代銀幣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銀元品種,也是近代中國幣制變革中的一個重要角色。由于它是實物貨幣,介于人們對貴金屬的認可,以及對歷史文化強烈的認同感,因此收藏的人不在少數。“袁大頭”的變現能力比較強,這也是藏家看好的因素之一,錢景一片看好。
黑龍江省糧票
青川縣粗糧供應券
湖南省購糧券
長:8.8cm 寬:3.5cm
長:8.65cm 寬:3.9cm
長:7.5cm 寬:3cm
編號:JHZLFW-01036
糧票是20世紀50年代至85年代中國在特定經濟時期發放的一種購糧憑證。那時候,必須憑糧票才能購買糧食。 中國最早實行的票證種類是糧票、食用油票、布票等。糧票作為一種實際的有價證券,在中國使用達40多年,隨著社會的發展,它已退出了歷史舞臺,作為特殊經濟條件下的歷史產物,糧票票面題材廣泛,印制精細,具有時間性、地域性的特點,近年來已逐步成為收藏者的新寵。
中國的糧票種類數量有“世界之最”之稱,全國2500多個市縣及一些鎮、鄉都分別發放和使用了各種糧票,進行計劃供應,還有一些大企業、廠礦、農場、學校、政府、機關等單位也發放和使用了各種糧票。從1992年4月1日開始,國家同時提高糧食的定購價格和銷售價格,基本上實現了購銷同價。1993年,糧油實現敞開供應,糧票被正式宣告停止使用,中國長達近40年的“票證經濟”就此落幕。
地方糧票是在糧食供應緊張時期,國家為避免不法之徒跨區域倒買倒賣糧票哄抬物價,而允許各省、市、自治區糧食局自行印發的糧票。票面額各地不一,一般有1市兩、2市兩、5市兩、1市斤、2市斤、5市斤、10市斤等幾種。各種糧票票面規定的數額均以成品糧計算。
近日,玖泓文化有幸征得1978年黑龍江省糧票、青川縣粗糧供應券和湖南省購糧券一組。該組糧票分別為壹市斤、貳市斤、壹市斤。糧票正面左方為糧票面值,對角為阿拉伯數字面值,底部為發行年份,湖南省購糧券上、下角為阿拉伯數字幣值。背面為糧票的使用說明。此組糧票是特定的歷史文物,富有廣泛的文化內涵,極具歷史價值。糧票超容量地儲存并展現著歲月的足跡和歷史的年輪,以及社會變革發展中所經歷的風雨和陽光。該組糧票題材各具特色,加之寓意突出,至今保存完好,著實難得,極具歷史價值。
糧票曾作為中國特殊歷史時期的“第二貨幣”,在中國歷時約40年,它反映了中國在該段歷史時期的社會經濟狀況,有較為重要的研究價值和收藏價值。糧票票面題材廣泛,印制精細,具有時間性、地域性的特點。長年累月的歲月侵蝕,更使這種具有不可復制性的票證文物日漸稀少,珍品迭出,長期為海內外收藏愛好者所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