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幣是中國古代貨幣,因形狀似鏟,又稱鏟布。中國春秋戰國時期流通于中原諸國的鏟狀銅幣。鏟狀工具曾是民間交易的媒介,故最早出現的鑄幣鑄成鏟狀。布本為麻布之意,麻布也是交易媒介之一。當銅幣出現后,人們因受長期習慣的影響,仍稱銅錢為布。但前人也有的認為布即錢镈之镈的同音字。布幣分空首布和平首布。南宋時 《泉志》 已著錄有平首布,而確定空首布為錢幣的始于清人。從嘉慶、道光時開始,有的古錢學家已指出布幣上的地名屬于周的列國時期,從而否定了有些人以為是三皇五帝時期遺物的錯誤說法。
布幣,春秋早期出現,直至戰國晚期鑄行并流通的鏟形貨幣。“布”是“镈”的同聲假借字,在古代通用。布幣是從青銅農具鎛演變而來的,主要在三晉、兩周地區通行。按布幣形狀劃分,可分為空首布、平首布兩大類。最初的布幣,保留著其作為工具的模樣,留有裝柄的的銎,原始而厚重,故稱為空首布;后來逐漸減輕,變薄,變小,幣身完全成為片狀,稱為平首布。平首布上面通常鑄有地名或紀重的文字。后來王莽的新朝亦曾造布幣。
三孔布發現較晚,傳世品極稀,且在新
中國建國以前,流出國外者頗多,日本銀行所藏三孔布,即二十枚左右。向無出土記錄。1984年4月,在山西省朔縣出土的宋子三孔布,為有出土紀錄之始,彌足珍貴。三孔布斷代歸屬,向有趙國鑄,秦占趙地后鑄,中山國鑄。三說中,以資料論,似為戰國晚期鑄,可能
三孔布是中國古代錢幣的一種。戰國晚期,趙國,青銅,由圓足布演化之別種;首與兩足部各有一小圓孔,故名。三孔布背文皆以“朱”“兩”紀重,首開“銖”、“兩”紀重制,對后世影響極大。舊稱“三竅布”。鑄于戰國晚期約公元前3世紀左右。三孔布鑄造精工,形制奇特,品相端美,傳世及出土數量極微,迄今國內僅藏數十枚,中國古錢“五十珍”之一。 三孔布是中國古代錢幣的一種。舊稱“三竅布”。鑄于戰國晚期約公元前3世紀左右。形同圓首、圓肩、圓足、圓襠;獨具的特征是:布首及兩足各有一只圓孔,故稱“三孔布”。面文多為地名,背文有紀重和紀值文字。分大、小二型,各布均以“兩”、“朱”計重。大布通長5.5厘米,重8克上校,背文“十二朱”即半兩。大小布值恰好為2:1。世傳三孔布面文有:上尃、下尃、上苑(艾)、安陽、南行唐(魚陽)、北九門、文雁鄉、相、阿、妬邑等;1983年山西朔縣又出土一枚僅見的“宋子”,計約15種左右。三孔布鑄造精工,形制奇特,品相端美,傳世及出土數量極微,迄今國內僅藏數十枚,中國古錢“五十珍”之一。
詳情請聯系:西安堯舜潤澤藝術館17392890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