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稀為貴!淺談近代特殊版別錢幣
光緒元寶是清朝光緒年間流通的貨幣之一。由湖北兩廣總督張之洞率先引進英國鑄幣機器鑄造銀元和銅元,之后各省紛紛仿效。共有十九個省局鑄造,除中央戶部,地方省所鑄銅元,皆在其正面上緣鐫寫省名。
東三省制造銀元總局前身是始建于公元1896年(清光緒二十二年)的奉天機器局。公元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奉天機器局開始正式制造一元、五角、二角、一角和半角銀幣,并在市面上流通。沙俄侵占奉天(沈陽)時,機器局被焚毀。公元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經盛京將軍增祺向俄方交涉,方將機器局交還奉天當局,后將機器局與造幣廠分開,設立奉天制造銀元總局,對殘損機器重新修復,于1903年7月恢復生產,因當時局勢動蕩鑄造量不大。
站洋幣,是清末民初時期,由英國鑄造,在中國廣泛流通的外國貨幣之一。站洋幣進入我國后,開始在廣東、廣西一帶流通,因其制作精美,含銀量高,深得商民喜愛。英國政府看到站洋銀元在中國有利可圖,便大量鑄造,大量輸入。不久便在中國大部分地區使用,尤以北京,天津為盛。當時,在中國流通的外國貨幣中,站洋幣已占相當大比例,使中國白銀源源不斷的流入英國,經貿利益受到嚴重損害。站洋幣作為一種歷史載體,記錄了鴉片戰爭以后,中國人民政治上受壓迫,經濟上受剝削的屈辱歷史。研究在中國流通的外國貨幣,對于我們了解外國列強利用銀元貿易,掠奪中國財富的罪行,增強愛國主義精神,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袁大頭是民國時期主要流通貨幣之一,“袁大頭”是對袁世凱像系列硬幣的口語俗稱,嚴謹點說叫“袁世凱像背嘉禾銀幣”。在清朝滅亡之后,1912年4月袁世凱出任大總統。北洋政府鑒于當時鑄幣、紙幣十分復雜,流通的中外貨幣在百種以上,規格不一,流通混亂,折算繁瑣,民眾積怨已久,且北洋政府同時也想借助貨幣改制以解決軍費問題,于是便決定鑄發國幣。袁世凱為了提高自己的統治地位,把他的頭像鑄于幣面,“袁大頭”由此而來。
近日天翼文化有幸征集到錢幣一組:
東三省造光緒元寶一枚,銀幣錢面珠圈中滿漢文“光緒元寶”四字,上端鐫“東三省造”四字,下端鐫幣值“庫平七錢二分”,左右各飾一圓點;銀幣背面中心為蟠龍圖案,龍圖上端環鐫該銀幣的英文鑄造年份“33RD YEAR OF KUANG HSU”,即“光緒三十三年”,下端鐫英文舊稱“PEI YANG”,左右兩端分別鐫一個突出的圓點。
站洋幣一枚,此站洋幣銀元正面中央是一持戟、盾的武士,站立岸頭,傲視世界。左手持米字盾牌,右手執三叉戟,意為能攻能守,戰無不勝。上端在武士左右有英文幣值“ONE DOLLAR(一元)”,下有紀年;背面中央為壽字紋,上下為中文“伍圓”,左右為馬來文,乃私鑄錯版幣。其品相保存完好,包漿入骨,極具收藏價值。
甘肅版袁大頭一枚,錢幣的正面中間為袁世凱戎裝左側面像,上方為“中華民國三年甘肅”,背面圖案是兩株交叉的稻穗,中央為“壹圓”字樣。甘肅版首先從正像來看,袁世凱正像是雙眼皮,睜眼,炯炯有神。甘肅版睜眼和其他版別的睜眼是有差別的,并不是所有睜眼雙眼皮的都是甘肅版。此枚錢幣肩章精細,美觀而且較大,頭發中有剪口暗記,肉眼清晰看見。
簽名版袁大頭兩枚,錢幣的正面中間為袁世凱戎裝左側面像,一枚上方為“中華民國三年”,一枚上方為“中華民國九年造”,背面圖案是兩株交叉的稻穗,中央為“壹圓”字樣。該版別幣在袁像右側刻有一豎行英文字母“L.GioRGi”,是在華外籍鑄幣專家意大利雕刻師“魯爾治.喬治”簽名縮寫。
蘇維埃版袁大頭一枚,中華民國三年造的袁大頭蘇維埃版非常之珍稀,錢幣的正面中間為袁世凱戎裝左側面像,左邊鐫有“蘇維埃”三字,上方為“中華民國三年”,背面圖案是兩株交叉的稻穗,中央為“壹圓”字樣。民國三年的袁大頭有兩個特點,第一是“年”字后沒有“造”字,其他年版都在“年”字后面有一“造”字;第二點便是“民”字中有一“點”,而其他年版民字無“點”;而蘇維埃版是所有袁大頭中,價值最高的。
錢幣的版別千變萬化,特殊版別其價值自不必多說,而軍閥版、私鑄版在市場上價格一直較高。尊重歷史,歷來是學術研究的求實守則,私鑄版流通銀元,列入另類品種合情合理。市場上的特殊版、地方版、私鑄版流通品比普通版貴重,在本質上與未流通過的“老假”有區別,這也是收藏界中“物稀為貴”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