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產品如何從無到有再到優?平安科技AI智能認知產品團隊總經理宋晨或許是解答這個問題的最合適人選。
平安科技AI智能認知產品團隊總經理 宋晨
在剛剛過去的廣東省高考現場,平安π智慧考務產品幫助當地教育局節省80%以上的人力成本開支。平安的智能認知生態迎來又一次的全新升級,讓我們跟隨宋晨了解平安科技智能認知的“前世今生”。
平安π史前
“平安π的發展是一個自然過程。”宋晨目光深邃,望向遠方,談及平安π,難掩他眼中仿若對孩子般的殷切期望。
彼時2016年,阿爾法狗剛剛大勝圍棋九段選手李世石,資本的熱浪掀起人工智能颶風,高潮山雨欲來,這一年被冠以“人工智能元年”。與此同時,平安已經在摸索利用人臉識別技術來提高金融機構風控水平。同年,平安科技人臉識別技術實現全球首款6分鐘刷臉放貸。出道即以C位亮相。
次年7月,《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發布再掀高潮,人工智能仿若峰頂的蜃樓,山底下皆是匍匐前行的朝圣者。而平安科技在人臉識別領域的探索逐漸向縱橫兩方向演進:
縱向上,經過人臉識別公開測試集LFW(LabeledFaces in the Wild)評測,識別精度達到99.8%,技術上已經挺進世界第一梯隊。
橫向上,人臉識別應用逐漸多點開花,不到一年時間,人臉識別安營拔寨的場景已經超過200個,覆蓋金融風控、醫療保險、社會福利保障等。
差不多兩年時間,平安π走完了產品生命線的前兩個階段——從實驗室階段逐漸過渡到綜合軟件平臺。在宋晨看來,平安π離真正的蛻變,還需要走過更泥濘的“技術融合-平臺好用-智能認知中臺體系搭建”,他所追逐的目標不僅僅是單一的產品維度,而是跨過山和大海直抵人群浮動之地——智能認知生態體系。
“做產品你可以一時占領用戶心智,但難的是一直占領用戶心智”。而宋晨要做的是后者。平安人做事向來會選最難走的那條路,然后由時間證明,那些在往事沉浮中隨潮翻涌的結晶體。
留下來的那些,往往“很硬核”。
如何“硬”得有溫度?
宋晨不喜談太過空泛的戰略,他的計劃往往要精確到每一個步驟。但他又不過分追捧“狼性”,相比起來宋晨更喜歡強調對AI事業的專注、熱情和投入。他對AI所有的溫度幾乎都投入到團隊所專研的“降本增效”中。宋晨的踏實作風和他年輕的臉龐,形成錯位,一度讓人聯想到青年人過早捧上的泡著枸杞的保溫杯。然而,這一杯,“真香”。
2018年,爬坡半程,鼓脹的泡沫處在破碎的前奏,疲乏的競爭者擠在撤退的邊緣。這一年,迎來人工智能轉折年。然而窗外愈喧囂,屋內愈寂靜。宋晨在思考如何將平安π做精。
在宋晨看來,解決這個問題的核心思路可概括為四個字:用戶視角;判斷成效的標準則是他的口頭禪:降本增效。
宋晨首先盯上的是內部開發效率問題。過去限于項目周期短、時間緊,產品到應用往往在強耦合的狀態下完成。通俗來講“代碼寫死了,改不了”。下一個項目時,一切再從頭來過。
“就好像老師教學生做題,通常老師教的都是一套標準的規范和步驟,而好學生通常喜歡用自己的方法解題。”
過去,團隊就是那幫好學生,勤奮、聰明,又有一套自己的方法,然而弊端就是不適用于其他學生,無法復制。所以好學生永遠只是好學生,而做不了老師。宋晨卻要求“好學生”能夠升級成“老師”,這意味著產品必須標準化,必須要和應用做解耦:“你”是“你”,“他”是“他”,組合在一起就成了“我們”,一旦分開還保留獨立的人格。這種若即若離,是宋晨所追求的狀態。更重要的是,這是搭建平安π智能認知中臺能力的前提。
很快,解耦初見成效:平安π所搭建的智能認知中臺的標準化作業能力可達到60%-70%,余下30%-40%是個性化定制的空間。對用戶而言,成本的顯著下降是最可見的成果。
“少年人”的進階
在平安科技內部,智能認知技術進入群雄并起時代,聲紋識別準確率達到99.7%,OCR識別在國際比賽中收獲一座世界冠軍獎杯。唇語識別、微表情識別、語音、語義等技術在平安業務場景中積累了豐富的應用實踐經驗。
而宋晨意識到,“用戶其實并不關心服務商提供的是哪種技術,他們更關心的是解決問題”。比如辦公門禁場景,光用人臉識別不能解決考勤等系統對接的問題。單一技術通常僅擅長解決產業鏈痛點中的一小點。而宋晨希望平安π能夠解決一整條價值鏈上的問題。
基于這些觀察,平安π逐漸向綜合能力應用平臺蛻變。截止2019年年中,平安π搭建的智能認知中臺已經融合人臉、聲紋、OCR、活體、唇語、語音、語義等20+AI算法能力。原本散落在平安科技內部的AI儲備通過平安π聚合起來,集結成一股強勁的AI綜合能力平臺,通過標準化作業,可以有效賦能集團五大生態圈建設。
那么從綜合服務平臺再到中臺生態體系還有多遠?在宋晨看來還差一個“好用”,而“好用”的標準是什么?首先得輕便。
“工程化”是追求產品輕便的業內名稱。對平安π來說,等于要把幾十萬運算能力的機器,工程化到一部智能手機上,對用戶來說這是一個成本極速壓縮的過程。對研發團隊來說卻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其中涉及到機器性能、并發、處理、CPU占用率、內存占用率等等系列難題。人臉識別技術在各條線中最早跑完工程化,所以它最早充當智能認知“代言人”。而后隨著可應用技術條線的逐漸成熟,平安π由技術融合走向產品好用。
這對平安π來說如蛟龍入海,標準化的產品作業實現場景的快速復制落地。場景應用很快從200個提升至超過400個。比如,平安π智慧樓宇解決方案不僅在PAFC、科技南山職場落地,在平安產險、平安銀行、金融壹賬通海外等近百個職場網點均已落地應用。其中,平安銀行上海分行70個網點全部實現刷臉門禁,更多專業公司的職場在陸續接入中。
在剛剛過去的廣東省高考現場,平安π智慧考務產品幫助當地教育局節省80%以上的人力成本開支。
看得見的降本增效和“好用”,不會說謊。
中臺生態漸成氣候
宋晨更愿意將中臺理解為一個培養皿。在這個培養皿內,平安π綜合身份核驗平臺和感知物聯融合平臺是容器,技術算法是原料,發酵物則是合作伙伴,最后釀出的成果是智能認知生態系統。
宋晨表示,π是無限延伸的概念。取名平安π,代表隨著算力和場景的增加,平安π的感知能力會隨之無限增加。更進一步來說,π其實承載了宋晨對平安龐大生態的理解。
事實上,綜合金融本身是一個天然的生態圈,包羅了生活、經營、管理等紛繁復雜的需求。以人們最依賴的小區為例,僅以物業管理為切入點,平安能做的遠不止智能門禁系統和小區數字化管理。比如針對物業資金沉淀,金融服務的嵌入就順理成章。針對小區人口,醫療和養老的天然關系,使得業務勾連更高效和平滑。這是平安π打開的時間窗口,更是平安“金融+科技”建造的獨特生態優勢。
在平安內部生態建設中,智能認知能力中臺不僅為集團各專業公司賦能,同時聯合集團內部專業公司提供技術支撐,賦能五大生態圈建設。平安π在平安智慧城市、金融壹賬通、平安醫保科技、平安城科等創新科技子公司中,均有多個項目落地。
宋晨相信平安π的能量和算力將隨著生態圈的不斷擴大,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隨之無限擴延。未來,具體,而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