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乾隆通寶到四川銅幣,淺談錢幣背景
雍正十三年,清高宗即位,改元乾隆。鑄行“乾隆通寶”,要求重一錢二分,該錢書法鑄工都比雍正時更為精美。最初清政府仍繼續執行通貨緊縮的政策。錢局較雍正時有所增減,首先在乾隆四年,停了寶河、寶鞏、寶濟三局,于乾隆五年時開寶福局,七年開寶桂局,十年開寶直局。乾隆朝以前的制錢不加錫,以銅、鉛、鋅配制,稱之為“黃錢”,在乾隆五年規定在鑄錢銅料之中加百分之二的錫,稱為“青錢”。官方說是為杜絕私錢,實則無異于減重。“乾隆四十年時,私鑄情況日盛,各省官員出現盜鑄,政府對此無計可施,加上云南銅產量逐年遞減,導致銅價飛漲,鑄錢成本也隨之水漲船高。清政府繼而又采取了通貨緊縮政策,先后停鑄了寶直、大理、廣西、臨安等局,同時鼓勵商人從海外進口銅材。但是這些措施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私鑄雖有所減少,但官錢不見增加,民間交易缺錢,就出現了使用古錢的現象。到了乾隆五十年后,又相繼開了寶直等局,同時放寬了鑄錢的標準,所以導致乾隆后期制錢的質量參差不齊,大不如初的情況。此外在乾隆朝時期在新疆出了“乾隆通寶”紅錢(也做普爾錢,“普爾”維語即錢的意思),是以新疆產銅為原料,在新疆地區鑄行的,此后各朝均有鑄行。
四川銅幣,是晚清和北洋時期四川省地方政權鑄造的貨幣。由于川省銀銅礦缺乏,加之辛亥革命以后軍閥割據,致使中央政府《幣制條例》關于銅幣之原料比例、銅幣面額的規定沒有嚴格遵守,四川銅幣發行量十分巨大,致使物價虛高、影響經濟發展。四川銅幣,自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六月開鑄,至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十一月法幣開始流通才逐漸退出流通領域。
近日天翼文化有幸征集到錢幣一組:
分別為乾隆通寶和四川銅幣各一枚。
乾隆通寶是乾隆時期的流通貨幣, 乾隆皇帝在位的60年里施展其“文治武功”的治國策略,創造了封建社會里最后一個輝煌盛世,之后民間便盛傳佩帶“乾隆通寶”銅錢可驅災辟邪,又因乾隆二字諧音“錢隆”而備受后世藏家所喜愛的錢幣。此枚錢幣內方外圓,歷經時間洗練,但仍可看出其信息,錢幣正面鈐有“乾隆通寶”,書體為楷書。背文沿用雍正滿文錢式,穿左為“寶”,穿右鑄滿文,外緣的澆鑄口未經修整。寬外緣,細內廓,扁“乾”長“寶”。
錢幣正面珠圈內書“四川銅幣”,圈外上書“軍政府造”,背面珠圈內繪有篆書“漢”,圈外上書“中華民國二年”。 這枚錢幣鑄工精美,銅質細膩,銹色自然,色澤沉穩,古樸素雅,流通痕跡自然,自然天成之相彰顯。該幣背面的18個小圈蘊藏著深厚歷史紀念意義,代表著當時的十八個省份,同時寓意著十八省人民團結起來共同為“驅逐韃虜,恢復中華”而戰斗。革命氣息非常濃烈,它是辛亥革命的見證者,是時代的印記。屬于極為稀少的極品民國錢幣。
通過銀銅機制幣的研究了解,可反映出我國近代歷史、經濟、金融的興衰和滄桑,如果處于特殊的歷史時代背景,便會有更大收藏與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