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順治通寶到川花二百文,看清代錢幣發展軌跡
清軍攻入關內,清愛新覺羅·福臨至北京,即皇帝位,改元順治,成為清世祖。在北京設鑄錢局鑄錢,于工部、戶部開設寶源局、寶泉局,后隨著天下統一,在各地開錢局,開始鑄造順治通寶。共分5種樣式,一式為順治元年鑄造的,是一種仿古式的貨幣,正面鑄有順治通寶,背面是光背的。不久就又鑄了2式貨幣,正面還是順治通寶,反面是鑄錢的漢字局名,如工,戶,東,福等。三式是順治10年鑄造的,是一厘錢,反面鑄有一厘和錢局名。一千文合銀一兩。四式貨幣是在順治17年鑄造的,反面有滿文寶字和滿文局名,五式也是這一年造的,錢背面有滿漢文的錢局名。
康熙帝繼位后鑄康熙通寶,有兩種,與順治錢的第四式和第五式相同??滴跬▽殱M文錢式中有十二地支套錢,為福建省造,現存世有子、丑、寅、巳、未、申、酉、戌八種。
雍正帝即位后,仍以杜絕私鑄,平抑物價入手,防止白銀外流,實行銅錢緊縮政策。于雍正元年鑄行“雍正通寶”,沿康熙四十一年制,錢重一錢四分,力求精美標準,大小分二類,大錢與“康熙通寶”大錢相仿,由于雍正帝錢法嚴謹,私鑄較少,所以雍正通寶制錢上都邊闊字正,形態工整。
雍正年間后,清帝鑄錢就只按順治5式,即錢背面標滿漢文局名而鑄造。
雍正帝于雍正十七年死于熱河行宮,清高宗即位,改元乾隆。鑄行乾隆通寶,要求仍重一錢二分,該錢書法鑄工都比雍正時更為精美。最初清政府仍繼續執行通貨緊縮的政策。乾隆朝以前的制錢不加錫,以銅、鉛、鋅配制,稱之為“黃錢”,在乾隆五年規定在鑄錢銅料之中加百分之二的錫,稱為“青錢”。
嘉慶年間,清政府允許百姓使用白銀,并且再次整頓錢制,增加鑄造量,鑄行嘉慶通寶,最初所鑄力求工整美觀,錢重一錢二分,面文仍用宋體,背文為滿文局名。但有背文于穿左用草書,穿左用楷書,有“福、壽、康、寧、桂”也有穿右為滿文“寶”字,穿右為楷書“福、壽、康、寧”連在一起為一種吉語,是錢局為吉慶所鑄之錢,也叫“吉語錢”,參與流通。
道光通寶鑄于清宣宗道光年間。錢文“道光通寶”四字以楷書直讀,錢背是記有寶局二十名的滿文。道光通寶形制特點基本與嘉慶錢相同,所不同者只是新疆際克蘇、庫車因缺少黃銅而開始鑄折五當十升值平錢,這是清代虛值大錢的濫觴。
“咸豐”是清文宗的年號,咸豐年間正值太平天國革命運動的高潮時期。此時民怨沸騰,清政府為了茍延殘喘,在錢幣鑄行上大做文章,將財政危機轉嫁到老百姓身上。相繼推出“咸豐通寶”、“咸豐重寶”、“咸豐元寶”種類繁多的錢幣。
“同治通寶”于同治元年(1862年)正式開始鑄行,但因鑄錢虧損等因,鑄造很不正常,常見的僅有“寶泉”(戶部)、“寶源”(工部)、“寶蘇”、“寶浙”、“寶昌”、“寶川”、“寶桂”和“寶東”等局,其余很少發現或僅見部頒樣錢。
光緒通寶是清代錢幣之一,清德宗光緒年間(1875年-1908年)鑄造。光緒通寶面文楷書或楷兼隸、楷兼宋三體;背文滿、回文記局、記年、記吉語、記批次等多種形式。不論光緒通寶精彩絕倫的機制錢幣,也不論光緒通寶之稀見怪異之版別,單就其普通尋常之大眾制錢而言,光緒通寶錢幣小巧俊美、端莊秀麗,也堪稱翻鑄制造之精華,其錢文書法繼承和發展了咸豐錢幣楷書遺風,纖細挺拔、剛柔相濟,又超過了康乾盛世。
民國十五年(1926),在所部被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八軍的當年,為維持擴充軍力等經費開支,決定鑄造減重的新版銅元。在此背景下,大為減重的民國十五年四川銅元開始鑄發。其面值,分二百文、一百文、五十文三等。
近日天翼文化有幸征集到錢幣一組:
其中順治通寶4.0g,康熙通寶3.2g,雍正通寶4.0g,乾隆通寶4.0g,嘉慶通寶4.2g,道光通寶4.2克,咸豐通寶4.0克,同治通寶3.5克,光緒通寶4.1克,川花二百文13.9克。
此組錢幣充分展現了由盛轉衰到動亂一整個歷史中錢幣的各類特征,品相較好,紋飾清晰。其銹色古舊,色澤均一,明亮照人,紋飾清晰,幣面干凈,包漿圓潤,歷史積淀顯著,年代感強烈,極大地反應出當時社會文化的特征,有著難以言喻的收藏價值。
從錢幣的錢文、輪廓以及紋飾的完整度來看,其保存較好,質量甚佳,且此組錢幣存世量極少,乃一組可遇不可求的錢幣收藏精品,具有頗高的歷史價值和投資價值,值得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