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泓文化聚天下之奇珍異寶 精品古錢幣賞識第一百四十八篇
大清銀幣
重:20.44g 直徑:3.88cm
編號:JHZLFW-00967
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七月,清政府擬訂了《整頓圜法章程》十條,其中提出銀幣專由造幣總廠制造,保留南洋(江南)、北洋、廣東、湖北四局為分廠。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有些省開始制造宣統元寶銀元,宣統二年頒布《幣制則例》,規定國幣以圓為單位,主幣重庫平七錢二分,含純銀九成,輔幣有銀、鎳、銅幣,規定銀輔幣有五角、二角五分和一角共三等。
大清銀幣由造幣總廠制造,造幣總廠還根據《幣制則例》規定,于宣統二年試制以圓為單位的大清銀幣一套。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又重新制模,試制大清銀幣,主幣的蟠龍圖案版別很多,計有長須龍、短須龍、大尾龍、反龍、曲須龍及簽字版等版別。由于種種原因,只有“曲須龍”版別的宣統三年大清銀幣正式鑄造并流通,其他版別皆屬于試鑄樣幣,未曾流通使用;因此數量不多,存世稀少。
近日,玖泓文化有幸征得“大清銀幣”一枚,該枚銀幣直徑3.88厘米。銀幣正面中央珠圈內鐫漢字“大清銀幣”四字,珠圈外上端鐫滿文,下端鐫漢字“宣統三年”,左右兩側各鐫一個對稱的花飾。銀幣表面光滑,銀光絢麗。
銀幣背面中鑄“壹圓”幣值,下端是英文字樣。外圍是一曲須龍自上至右向左再向右環繞一圈,祥云相伴,雕刻栩栩如生,威風凜凜,盡顯皇家威嚴。該大清銀幣具有西洋風格的立體美感及流暢線條,刻模深峻,且由貴重金屬或白銀合金鑄造,具有一定的保值和升值功能。
古錢幣的價格是由存世量、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判斷的,而且隨著市場供需關系的變化而產生不同程度的波動。一枚小小的古錢幣,蘊藏著豐富的歷史元素。如今遺傳在世的宣統三年大清銀幣不僅存世稀少,且每枚宣統三年大清銀幣都價值不菲。
北洋造光緒元寶
民國三年袁世凱錢幣
山西省糧票
河南省流動糧票
重:26.89g 直徑:3.37cm
重:26.8g 直徑:3.38cm
編號:JHZLFW-01033
銀元,作為曾經的主要流通貨幣,反映了當時的政治、金融與文化背景、歷史價值不菲。再者買賣銀元屬于實物投資,交易比較靈活,具有收藏價值投資風險小、增值穩定等特點,加上銀元系稀有貴重金屬,所鑄制作數量比銅幣、鐵幣、紙幣等少得多。存世數量有限,自然會越來越受追捧。
近日,玖泓文化有幸征得銀幣一組,直徑分別為3.37厘米和3.38厘米。左側是“民國三年壹圓銀幣”,錢幣正面為袁世凱五分側面像,上列“中華民國三年”六字,錢幣外形采用透打的形式,將其冷壓成各種文字、圖案、花紋。因而銀元的紋飾深淺適度,間距也疏密一致。銀幣背面鑄兩條嘉禾,左右交互,下系結帶,中鑄“壹圓”二字。在收藏行業里,“袁大頭”銀幣受到眾多收藏愛好者的喜愛。
因袁大頭版別比較豐富,很多人專門研究細致的版別,加以收藏。即使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袁大頭”也能保持穩定的價格不跌。業內人士認為,未來“袁大頭”的收藏依然有較大的價值空間。此外,對于長期投資而言,短期內的價格動蕩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右側是“北洋造光緒元寶”,錢幣正面珠圈內為“光緒元寶”四字,四字中間鑄有滿文,上緣鑄制造局“北洋造”三字,下環幣值“庫平七錢二分”,左右各伴一圓點星。錢幣背面中心為一幅栩栩如生的蟠龍圖,上下英文紀地紀值。此銀幣版式清晰,機制壓痕明顯,紋路深刻,邊齒大小距離相若,珍珠紋粒粒無虛無粘,地章平整,光滑如板。超高的收藏價值附帶著特殊的歷史意義。
從過去幾年各地拍場的交易數據顯示,錢幣的交易依然持續火熱,展現出其深厚的收藏底蘊。如今,市場上此類錢幣隨著各大博物館及有心人士的收藏,加之其不可再生的特性,呈現出日益減少的趨勢。倘若藏友們手中持有一枚,必定會隨著年代的久遠大幅度提升其收藏價值空間!
糧票是20世紀50年代至85年代中國在特定經濟時期發放的一種購糧憑證。 中國最早實行的票證種類是糧票、食用油票、布票等。糧票作為一種實際的有價證券,在中國使用達40多年,隨著社會的發展,它已退出了歷史舞臺,成為收藏者的新寵。
那時候,必須憑糧票才能購買糧食。其實憑票供應不是我國最早采用的,蘇聯在十月革命后,當時國內不穩定,內戰不斷,商品缺乏,就采取商品有計劃的分配,發放各種商品票證,蘇聯最早的票證是1916年的鞋票。 美國也在二戰時期商品緊張時,發放了各種商品票證,其種類也不少,這其中就含有糧票性質的票證。現在還有一些國家仍然采用憑票供應方式,如朝鮮、越南等一些國家。
此組糧票左側為“河南省流動糧票”,共三張,尺寸不一。右側為“山西省糧票”,共三張,尺寸不一。糧票正面頂部標明地方區域、注明面額“肆市斤”、“叁市斤”,“壹市斤”,“伍市斤”及發行年號,頂部左右兩邊各鑄阿拉伯數字面額。背面則為糧票的使用說明,同時還要“糧食局”的蓋章。此組糧票是特定的歷史文物,富有廣泛的文化內涵,極具歷史價值。
青銅螭龍紋豆
規格:重:3.35kg 口徑:19cm 底徑:16cm 高:24cm
青銅 “豆”是中國古代夏商周貴族用于祭祀、朝聘、宴饗、喪葬等禮儀活動中的用器,其社會功能是用來代表使用者的身分地位和等極權力,即用以“明貴賤、辨等列”,這些被賦予特殊意義的青銅器叫作青銅禮器.或稱彝器。這些青銅器皿,主要是用于盛載酒食祭祖祀神,因此它上面的紋飾,多具確神秘恐怖的特點。同時青銅禮器還是禮制等級的體現,即“器以藏禮”。禮器的選種區別尊卑貴賤的功能,在西周奴隸制興盛時期最顯著,隨著姓隸制度的衰落,青銅禮器逐漸失去了顯示統治階級等級制度和權力標志的作用,逐漸變得人皆可用。最早的青銅器出現于6000年前的古巴比倫兩河流域。蘇美爾文明時期雕有獅子形象的大型銅刀是早期青銅器的代表。在中國,距今5000-4000年,相當于堯舜禹傳說時代。古文獻上記載當時人們已開始冶鑄青銅器。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的龍山時代遺址里,經考古發掘,在幾十處遺址里發現了青銅器制品。中國的青銅器主要指4000多年前用銅錫合制的青銅器物,簡稱“銅器”。包括有炊器、食器、酒器、水器、樂器、車馬飾、銅鏡、帶鉤、兵器、工具和度量衡器等。出現并流行于4000年前直到秦漢時代,以商周器物最為精美。最初出現的是小型工具或飾物。夏代始有青銅容器和兵器。商中期,青銅器品種已很豐富,并出現了銘文和精細的花紋。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銅器發展的鼎盛時期,器型多種多樣,渾厚凝重,銘文逐漸加長,花紋繁縟富麗。隨后,青銅器胎體開始變薄,紋飾逐漸簡化。春秋晚期至戰國,由于鐵器的推廣使用,銅制工具越來越少。秦漢時期,隨著陶器和漆器進入日常生活,銅制容器品種減少,裝飾簡單,多為素面,胎體也更為輕薄。中國古代銅器,是我們的祖先對人類物質文明的巨大貢獻。雖然從考古資料來看,中國銅器的出現,晚于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但是就銅器的使用規模、鑄造工藝、造型藝術及品種而言,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的銅器可以與中國古代銅器相比擬。這也是中國古代銅器在世界藝術史上占有獨特地位并引起普遍重視的原因之一。青銅器的顏色真正做出來的時候是很漂亮的,是黃金般的土黃色,因為埋在土里生銹才一點一點變成綠色的。由于青銅器完全是由手工制造所以沒有任何兩件是一模一樣的,每一件都是獨一無二、舉世無雙的。隨著原始社會的發展,鼎由最初的燒煮食物的炊具逐步演變為一種禮器,成為權利與財富的象征。鼎的多少,反映了地位的高低;鼎的輕重,標志著權力的大小。在商周時期,中國的青銅器形成了獨特的造型系列:容器、樂器、兵器、車馬器,等等。青銅器上布滿了饕餮紋,夔紋或人形與獸面結合的紋飾,形成神靈的圖紋,反映了人類從原始的愚昧狀態向文明的一種過渡。甘肅馬家窯文化遺址出土的單刃青銅刀是目前已知的我國最古老青銅器,同時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青銅刀。此青銅螭龍紋豆,規格:重:3.35kg 口徑:19cm底徑:16cm 高:24cm。此藏品歷史悠久,代表了當時青銅的一個鼎盛文化,非常具有收藏價值,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