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賞時間繁華,醉美天下珍寶。精品雜項賞析第七十三章
描金琺瑯彩獸耳尊
口徑:5.5cm 底徑:6.5cm高:14.8cm
編號:JHPMFW-00267
琺瑯彩瓷器,是清代皇室御用瓷器中最具特色的珍品御制器,集中西風韻藝術的結合創作,盡顯清朝皇家的高貴身份。全盛于雍、乾兩朝。乾隆后期逐漸銷聲匿跡,瓷胎畫琺瑯彩瓷器堪稱康、雍、乾三朝帝王摯愛的“宮廷秘玩”。
御制瓷胎畫琺瑯彩的特點,是瓷質細潤,彩料凝重,色澤鮮艷靚麗,畫工精致,制作琺瑯彩瓷器極度費工。乾隆后己停止制作了。
瓷胎畫琺瑯彩瓷器是從康熙晚期才制作成功,當時只能在瓷胎用琺瑯彩在色地上繪畫,圖案大多作規矩的西番蓮花卉紋。到了雍正朝,己能成熟地在瓷胎上釉經高溫燒成后用白地里繪畫了,以花卉、山水、人物等繪制。其繪畫上配以相呼應的題詩,這些題詩的書法極佳,并于題詩的引首、句后配有朱文和白文的胭脂水或抹紅印章,其印面文字又往往與畫面及題詩內容相配合,如畫竹的用“彬然“、章。畫山水的用“山高”、“水長”章。畫梅花的用“先春”章等。乾隆年間一直沿用。
論及清朝皇家的藝術作品,大部分都是取決于當朝帝王的個人喜好和審美情趣下產生;雍正皇朝時期工藝是追求清秀淡雅,極具文人氣質。到了乾隆中后期琺瑯彩瓷器繪畫,在藝術風格上己追求工致和華麗,工藝流程復雜,圖案顯得繁復的程式化,總體盡顯皇家霸氣。
近日,我司有幸征集到一件罕有的描金琺瑯彩瓷獸耳尊。此件琺瑯彩瓷尊雖然器型細但工藝精美絕倫,精致程度盡能顯現皇家氣派。尊高14.8cm口徑5.5cm底徑6.5cm。雖然此尊高不到20cm,但此小小的一件御制琺瑯彩瓷尊它足以證明皇家工藝的精絕程度 ,瓷尊是滿工繪制圖案用六層寶相花,全部用上琺瑯彩與金彩畫花紋,尊的任何細致部分地子沒有留白處,此尊完全表現出濃郁的宮廷藝術風格,見及此瓷尊瓷質油潤,彩料凝重,色澤鮮艷靚麗,將畫琺瑯彩技法移植到瓷胎上,突出了乾隆當時的獨特工藝,實可稱之為一種皇家絕代精品。
清三代琺瑯彩瓷器,作為皇家藝術品的確是非常珍貴的祖國珍寶,多見到此類琺瑯彩瓷器收藏在兩岸故宮博物院里。民間甚少出現,存世量極少,國際性或國內大拍賣行甚少見到拍賣展示。其對目前廣闊的市場需求形成一個明顯的反差。十年浩劫后,國內遺存民間的琺瑯彩器幾乎蕩然無存。故此收藏此類御制作品增值空間非常大。琺瑯彩瓷器秉承了皇家精絕的各種優勢而為之,集合中國陶瓷發展以來各種最優秀的工匠與藝術家,從拉胚、成型、畫工、用料、施釉、色彩,燒制的技術幾乎己達到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精湛工藝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