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時間:1955年3月1日
停止流通時間:53版64年只收不付;56版70年代收回
發行方:中國人民銀行
設計者:羅工柳、周令釗、王式廓
面額:11種
版別:16種
新中國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統一全國財經工作,在很短的時期內實現了金融物價的基本穩定,國民經濟得到了迅速恢復和發展,財政收支基本實現了平衡,并略有結余。為了進一步健全和鞏固我國的貨幣制度,以便利交易和核算,國務院于1954年12月21日發布命令,責成中國人民銀行自1955年3月1日起發行新幣(第二套),收回舊幣(第一套),新舊幣的折合比率為新幣1元等于舊幣1萬元。
文中該第二套人民幣,由藏家細心收藏,品相堪稱完美,與新鈔無疑,流通少,品相極佳,除缺失大黑十以外,其他均收錄其中,實屬罕見。
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由外國代印人民幣
由于當時國內印鈔生產能力不足,又缺少高檔專用印鈔紙,因此面額3元、5元、10元的人民幣由國內設計繪樣,委托前蘇聯代印,稱為蘇印“三種票”。后來,蘇聯政府背信棄義,廢除中蘇兩國經濟技術合作的各項協議,召回在華工作的全部蘇方專家,導致中蘇關系惡化。對此,我國政府采取緊急措施, 1964年4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關于限期收回三種人民幣票券的通知》,規定從4月15日起,蘇印“三種票”停止在市場流通,至5月14日止為收兌期。
收回蘇印“三種票”后,市場上大票缺乏,不利于人民生活和經濟發展。為此,1962年4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深棕色5元券,其主景圖案與蘇印5元券相同,但該原版是由我國自己的雕刻師刻制的,印鈔紙首次采用了國產滿版水印紙。由于當時不具備生產10元券的條件,因此,該5元券是第二套人民幣中我國自己設計、雕刻、印刷及當時一段時期內市場上流通的最大面額貨幣,在當時發揮了極大的作用。這套人民幣中面值3元、5元、10元紙鈔是新中國人民幣由其他國家代印在歷史上唯一的一次體現。
人民幣設計背后的故事
第二套人民幣的設計得到了鄧小平、陳云、李先念等中央領導同志極大的重視和關懷,尤其是周總理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該套人民幣的初步設計方案,于1950年1月上報中共中央,同年5月,中央原則批準。1951年2月,中國人民銀行再次上報了人民幣的設計、印刷方案。周恩來親自審核了該方案及每一個票版的畫稿,傳達了毛主席的指示,即人民幣上不要印毛主席的像、“中國人民銀行”行名排列應將從右向左改為從左向右的順序排列,并提出了許多重要修改意見,如5元券的主景“民族大團結”,周恩來指出:“民族大團結的主景可用,但根據毛主席的意見不要把他的像畫上”,后換為兩幅語錄牌,周恩來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及“中國各民族大團結萬歲”等要求重新修改完善。中央領導人的極大關懷和明確指示,為很好地完成這套人民幣的設計與印刷任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為什么收藏價值極高
這套人民幣上的“中國人民銀行”字樣,為當時的中國人民銀行職員馬文蔚書寫,已成為精品,后兩套人民幣仍沿用此字體,現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的行標基本采用這一字體。
第二套人民幣紙幣是目前收藏的熱點,具有較好的防偽功能,容易識別,而且印制得很精美,適合大眾的收藏與投資。自從2005年開始第二套人民幣紙幣出現較大的漲幅,主要原因是由于第二套人民幣紙幣流通的時間短,存世量很少,但市場需求旺盛的結果。而第二套人民幣紙幣多數是通過個人收藏或禮品冊成套的方式消耗、沉淀在個人手中,很少會回流到市場上,而針對第二套人民幣紙幣投資及炒作成分極少,因為市場上的貨源很少,根本沒有貨源提供炒作,即使有大量的投資資金進入,也難達到炒作的目的。除開分幣與5角券仍有成封(即連號100張)的貨源外,其他的票券大多是舊票,全新品相極少,很難買得到,市價雖仍不斷地上漲,但未來的上漲空間依然極大。
此藏品現交于蘇州泓聚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網絡市場部專員運作推廣,歡迎各位蒞臨本公司賞析及協商,廣大收藏家可以通過各大媒體以及歡迎 到公司了解詳情,如需意向購買,提前辦理好相關手續過來公司協商。一件藏品的成交離不開廣告宣傳!本集團以自成立以來,始終秉承“公開,公平,公正,誠實,守信”的服務原則, 做最實在的宣傳,上最高端的平臺,享受最好的服務。特別提示:(以上藏品持寶人托我司誠意出售、歡迎各界收藏家咨詢或出價,圖片均為實物拍攝,若有疑問可預約我司觀看實物)蘇州泓聚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