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消息:近日,隨著高考分數線查詢入口的開放,各高校也向廣大考生打開校門。考生可通過各種形式、豐富多彩的高校招生現場咨詢會,感受著大學的美妙時光和無限魅力。
然而,此時的大學校園里,正有一些大學生為不能按期畢業而苦惱。
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發布“新時代高教40條”,提出嚴把畢業出口關,以此提高本科教育質量。江蘇省高校全面加強大學生培養過程的質量管理,讓那些想“混文憑”的學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學業壓力。
南京大學嚴格審查學生畢業資格,本科生每學年都約有70人因前一學年修得學分低于累計學年最低學分要求而受到退學處理,有8%左右(近300人)的本科畢業生只能結業或延長學年。
蘇州大學堅守本科教育質量底線,建立學業警示和退學制度,全面取消畢業“清考”和補考,提高學業挑戰度。近三年每年應屆畢業生中有400余人申請延長學年,有8%-9%的學生不能正常畢業和獲得學位。
揚州大學嚴肅考風考紀,規范學籍異動,嚴格學歷審核,建立畢業資格“三審”制度,對不符合畢業條件的學生堅決不給予畢業。2018屆畢業生延遲畢業的有51人,肄業或結業的有139人。
有數據顯示,江蘇省全省2018屆本科畢業生中,約有7.5%的大學生未能按期畢業,近2300人退學注銷學籍。高水平大學更是把關嚴格,原“985”“211”大學有近8.8%的大學生也未能按期畢業。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指出,適度增加學生不能按時畢業是應該的,本科生有一定的淘汰率也是必然。
“本科不牢、地動山搖”,本科教育是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基石。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需要高校“領導精力、教師精力、學生精力、資源配置”首先在本科教育聚焦。江蘇省以建設一流本科教育為目標,引導高校在體現最新學術成就的課程建設、構建高挑戰度的教學內容、強化質量監控體系上下功夫,建設“有深度、有難度、有挑戰度”的“金課”,堅決淘汰“教學內容薄弱、考勤不嚴格、結課方式簡單、給分高”的“水課”。
近年來,江蘇省內高校積極推行過程性考核,完善學生學業考核評價制度,由“重知識”轉變為“重學習”“重能力”,做到“讓分數活起來”;通過制訂學年的準入和準出標準,建立大學全周期的學業預警和審核制度,對大學生學習開展“提質增負”,取消畢業“清考”或“換證考試”,嚴把畢業審核關,持續開展畢業論文(設計)評優抽檢工作,從而“讓學習緊起來”;今后還將全面推行榮譽教育,試行榮譽畢業制度,通過設立榮譽課程體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潛能,引導學生追求卓越、超越自我,實現“讓追求高起來”。
與此同時,要讓學生的精力首先在本科集中,在最初報考學校和專業時就要認真考量,根據自身實際進行選擇。(文/邵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