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法拉利正式發布其首款量產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SF90 Stradale,一時間引起業內廣泛關注。而縱覽2019年,阿斯頓馬丁也推出了全新混動超跑Valkyrie,這些傳統頂級豪車品牌的新能源車型如春筍般紛紛出現在大眾的視線,讓人不禁意識到:頂級豪車品牌也已經緊盯住了新能源這一塊蛋糕,正集體進軍這一細分領域。
路線紛呈 增程式嶄露頭角
而談到新能源車,其核心——動力總成,總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純電動車續航里程短、電池易衰減、充電設施不足等問題,一直是困擾用戶的痛點,也使得相當一部分消費者對純電動車望而卻步。
而對于插電混動車來說,很多車主在購車之后,是將其作為燃油車使用。插電混動車雖然也是頭頂著新能源車光環,也領取了國家的能源補貼資金,但并沒有實現新能源汽車節能降耗的本意。
而增程式電動車,相比純電動無需擔憂續航里程,相比插電混動車的節能效果更佳,理應是目前相對理想的新能源動力模式了。但增程式技術對于大部分國內車企來說都有三座難以逾越的大山:首先,僅平臺開發難度,就已“勸退”多數車企,幾年前,國內很多車企也都嘗試過開發增程式系統,但最后都不了了之。其次,需要解決增程系統的相關“并發癥”,主要是噪音和發電機介入時影響到的平順性問題。再者,我國業內還未有成熟的增程式系統方案供應商,這也進一步讓這種技術模式的門檻變得更高。
增程式電動車的工作原理其實是利用一臺車載小功率發動機給電動車電池充電,從而保障電動車行駛過程不斷電,是目前電池普遍續航里程短、充電難、充電慢的務實解決方案。放眼國際,美、歐、日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可以說是目前增程式電動車技術領先企業的聚集地。其中,又以坐落在美國加州的頂級豪華電動車品牌Karma為翹楚,Karma增程式技術因為起步早、能效好,一直被視為增程式技術的鼻祖。
棋先一著 KARMA首推增程式
Karma的Revero系列車型,是市場中最先使用增程式技術路線的車型,早在十年前便已應用在了其原型車的概念車型上。當時特斯拉剛剛起步做它的Roadster,而等到Karma量產的時候特斯拉才剛剛推出了其Model S的概念車。
從原型車到Karma Revero,再到Karma Revero GT,雖然產品和技術實力一直在不斷提升,性能在不斷完善,但技術方案一直都是增程式,始終傳承著增程式鼻祖對自己技術路線的自信和榮光。其于今年首次發布的新產品——Karma Revero GT采用了先進的動力總成,在完全充電后電池續航里程達到了80英里(約128公里),配合寶馬(BMW)所提供的三缸增程器,有效解決了電動車續航里程不足的難題。此外,Karma Revero GT還采用了自己開發的逆變器,可以將電池組的直流電轉換成驅動電機供電的交流電,同時也能夠從再生制動系統回收交流電為電池組充電。Karma Revero GT代表著Karma汽車的“現在”,也代表著如今世界上增程式技術領域的頂尖水平。
據悉,Karma Revero GT已于近日在美國開啟了一項長達4000英里路程的測試,以便于驗證產品并優化駕乘體驗。此外,Karma Revero GT還將于本月底參加美國著名的Goldrush Rally拉力賽,全程約8200公里。在充電設施普及率尚且不高的美國,如此長的行程,對于目前的純電動車來說可謂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得益于增程式電動車續航里程長、易于補給能源的優勢,Karma Revero GT要完成以上挑戰并非難事。
雙管齊下 破局仍有后手
而Karma另一款純電動概念車Karma SC1 Vision,則是其在純電動領域布局的另一顆重要棋子。Karma汽車的CEO周亮博士在上海車展中提到:“增程式有其優點,也有其不足,純電動亦是如此。我們相信純電動絕對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未來10年~20年,70%的車都將是純電動,所以Karma汽車的下一代產品是純電動。但我們也相信,未來10年~20年,充電設施不會非常完善,里程憂慮問題也會依然存在,所以還會有不同程度的對增程式汽車的需求。”
未來終極形態的電動車模式其實可能有兩個方向,一個是純電動,另一個就是增程式電動,但未來的純電動與增程式電動肯定有別于現在:終極的純電動車肯定不會再有電池容量、充電時間和充電便利性的的焦慮;終極的增程式電動車,其增程器應該是天然氣、醇燃料、氫燃料這些清潔能源發動機。所以,決定未來走向的主要因素就在于兩邊核心技術的發展進度了。
頂級豪車品牌針對新能源領域集體跑步入場,再一次印證了汽車新能源化的大勢所趨。但是,如何平衡未來趨勢和現狀下的消費需求,這還要考驗車企的智慧。Karma雖是增程式電動車的鼻祖,但又不自我設限拘泥于單一的技術路線,而是選擇增程式與純電動雙管齊下,足見其遠瞻性。破局頂級豪車品牌新能源市場難題,Karma別具一格,已占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