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艾瑞咨詢發布了《新浪新聞生態聚勢營銷價值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分析了營銷市場呈現收縮態勢的當下,品牌主需要借力媒介優勢,實現精益營銷的新趨勢。同時,也指出高度依賴流量的媒體亟需挖掘新的增長曲線。在此背景下,《報告》認為,以新浪新聞生態為代表的“聚勢營銷”模式,能夠有機融合用戶、行為、情感三大勢能,發揮營銷價值潛力,有效解決品牌主營銷困境,該模式也將為行業帶來啟發意義。
互聯網增量收縮 媒體需構建生態
《報告》表示,隨著互聯網普及率增速開始放緩,下沉流量挖掘殆盡,行業走到了無法繼續倚靠流量紅利的轉折點。對于媒體來說,增量減少,存量的爭奪就會變得愈發激烈。在營銷領域,媒體不僅需要維持自身的優勢以保持在用戶和品牌主心中的既有地位,同時也亟需整合資源開拓新的營銷方式。這就需要媒體融合生態圈,開拓新的用戶群體、建立更大的矩陣資源庫,擴大自身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在這一過程中,以平臺權威性和內容質量取勝的新聞資訊媒體在用戶圈層的融合、忠誠與粘度維持、資源能力歸集統一普遍面臨的重大考驗;而社交媒體則在興趣吸引力和社交破圈方面能夠形成補充。資訊媒體與社交媒體生態融合后,將具備強大的營銷潛力,是探索聚勢營銷的絕佳選擇。
整合三大勢能 新浪新聞打造差異化生態壁壘
《報告》認為,在“品效相當”的營銷趨勢驅動下,以新浪新聞為代表的媒體在營銷方面走在了前列,依托與微博的雙端協同,有機融合用戶、行為、情感三大勢能,形成了差異化的生態價值壁壘,為綜合資訊媒體的發展樹立了一個典范。
在用戶勢能方面,新浪新聞作為行業頭部資訊平臺,在APP端和微博矩陣擁有廣泛的受眾,各項數據表現均位居行業前三。同時,新浪新聞的用戶呈現高知高職特征,消費觀明顯具有品牌、品質導向,營銷價值高。
同時,新浪新聞與微博雙端協同形成內容互補的完整生態,能夠覆蓋不同的資訊內容消費場景、串聯不同消費鏈路。被強力吸附的用戶往往熱衷社交分享,具備自發傳播的基礎,為后續營銷行為積累行為勢能。
此外,在情感勢能方面,新浪新聞生態用戶對平臺整體評價積極,同時生態內的大量權威媒體、專家大V等KOL能夠帶來更強的信任感。微博平臺更為用戶提供了社交場域,滿足用戶參與、釋放情感的訴求,激發用戶的心智轉變和感性行為驅動。
聚勢營銷,雙端協同助力“破圈”
新浪新聞與微博兩大平臺分別立足于新聞媒體資訊和社交興趣,媒體調性、覆蓋受眾等有明顯差異化,因此新浪新聞生態系統內的營銷能夠覆蓋不同類型受眾與圈層。
基于對三大勢能的融合匯聚及對雙端資源的整合,新浪新聞生態擁有強大的場景觸達能力及話題策劃和運營能力,能夠針對不同的場景,充分整合、調動不同場域的互補資源,形成營銷合力,幫助品牌破解有效觸達、形成共鳴、破圈三個層面的難題。
一方面,新浪新聞能夠通過旗下7大工作室的50余檔原生精品IP欄目,結合廣告主營銷需求定制內容,結合社會熱點挖掘打造適配話題,打牢受眾自發傳播的基礎。
另一方面,作為微博上最大的新聞MCN機構,新浪新聞68個官方賬號的媒體矩陣資源,通過藍V權威媒體、垂類頭部大V等KOL進行進一步背書和傳播擴散,引發大眾的關注和討論,聚勢營銷、擴大影響力,觸達更多用戶,最終實現破圈。
新浪新聞整合資源打造生態的營銷模式探索,不僅提升了自身的行業競爭力,也幫助廣告主實現了品牌營銷的預期效果。《報告》表示,這些成功的實踐,說明即使在當前互聯網行業收縮的大背景下,媒體渠道也可以通過拓展自身營銷能力、實現對客戶的全面賦能,將自己從單純的流量平臺轉化為營銷載體。同時,廣告主也可以選擇更智慧的媒介實現精益營銷,更為精準地拉升自身的品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