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位業內專家及來自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等各主要單位人士參與編著、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所長何寶宏作序推薦的《算力設施產業圖譜》正式出版,對推動我國以算力基礎設施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應用落地具有參考價值和實際意義。
隨著數字經濟時代全面到來,算力這一新型生產力已經成為全球競爭的新焦點,加快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將為中國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奠定堅實基礎。
算力基礎設施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由國際數據公司IDC、浪潮信息、清華大學全球產業研究院聯合發布的《2021-2022全球計算力指數評估報告》顯示,計算力指數平均每提高1點,數字經濟和GDP將分別增長3.5‰和1.8‰。
當前我國各種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速,推動算力產業生態日漸完善,更好支撐經濟社會各領域數字化轉型。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我國在用數據中心機架總規模超過520萬標準機架;在用數據中心服務器規模1900萬臺,算力總規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超過30%。
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理事長聞庫表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塑全球經濟結構,算力作為數字經濟時代新的生產力,算力水平已經成為衡量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標。以數據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是支撐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源,成為推動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和培育新動能的重要力量。
磁帶存儲兼具綠色、安全、長久與高性價比
數據是算力的處理對象,按照被訪問的頻次不同可分為冷數據、溫數據和熱數據,它們分別約占累計數據總量的80%、15%和5%,其中訪問頻次最低的冷數據恰恰需要占據最多的數據量,為此,算力基礎設施需要更加長期、安全、同時高性價比、綠色的數據存儲方案。
以數據中心的能效情況為例,在非計算狀態下,存儲系統是數據中心的耗能主體。若采用常規硬盤的存儲方式,能耗約占IT設備系統能耗的30%以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指出,要降低能耗,首先對冷數據存儲要采用磁帶代替磁盤,預計100PB的10年存儲成本可下降73%。
在磁帶存儲技術中,LTO(Linear Tape Open,線性磁帶開放協議)技術憑借其開放性和高性價比而被廣泛應用。特別是在考慮檢索、電源和冷卻等費用因素的前提下,其成為了當今企業存儲基礎架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同時,LTO磁帶的離線特性已經成為了應對網絡犯罪的數據保護策略中的關鍵組成部分,能提供更高的耐久性與安全性。如果儲存環境得當,磁帶介質可以使用長達50年之久。LTO磁帶還可以快速傳輸數據,具有可擴展性,應對用戶的多種使用需求。
磁帶存儲技術的發展將滿足高密度數據存儲的需求
《算力設施產業圖譜》中提到,磁帶存儲在海外發展時間較早,因而接受度也較高。如微軟Azure、亞馬遜AWS、谷歌等全球知名的云服務商均已大量采購磁帶,對關鍵數據做備份歸檔以及對冷數據進行長期保存。我國國內市場由于磁帶存儲起步較晚,主流應用還集中在電視臺、銀行保險、能源勘探和電信通訊領域的數據資產保存。隨著近年中國新基建的蓬勃發展以及數據量的爆發式增長,磁帶存儲正被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大廠所接受和應用。
據《算力設施產業圖譜》,當前,全球數據磁帶中富士膠片所占的生產份額約為75%。2011年,富士膠片將基于“鋇鐵氧體”(BaFe)技術的LTO數據流磁帶推向市場,這項技術帶動了磁記錄密度繼續攀升,還避免了磁性顆粒由于氧化而導致的信號丟失,優化了信噪比,確保了數據讀寫的準確性。2020年,富士膠片和IBM共同發布了基于下一代磁顆粒技術“鍶鐵氧體”(SrFe)的磁帶,其單盤原始容量可以實現580TB。2021年富士膠片推出量產的LTO9數據流磁帶,不僅單盤磁帶中最多可記錄45TB數據(未壓縮時18TB),還實現了1000MB/秒(未壓縮時400MB/秒)的數據傳輸速度,以及高品質的回讀信號和低錯誤率。
在節能減排方面,據Brad Johns 咨詢公司發布的《現代磁帶存儲完善信息技術可持續發展》白皮書,以支持磁帶存儲介質“LTO Ultrium”第8代標準、由富士膠片研發的FUJIFILM LTO Ultrium 8(LTO 8)數據流磁帶為例,按照其生命周期估算,包括磁帶驅動器使用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在十年的生命周期內預計僅產生0.114kg CO2e/TB/年的二氧化碳當量。
算力產業涵蓋由設施、設備、軟件供應商、網絡運營商構成的上游產業,由基礎電信企業、第三方數據中心服務商、云計算廠商構成的中游產業,以及由互聯網企業、工業企業以及各行業用戶等構成的下游產業。各類企業、機構將受益于我國算力產業的發展,也將助推我國算力基礎設施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