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我坐在大屁股的顯示屏前敲著鍵盤,滴滴答答的在各種論壇和聊天室里面跟不認識的,天南地北的人聊天。帶著對互聯網科技的興奮以及對面未知對話者的期待,那個階段的社交媒體對我而言,是認識新世界的窗戶。
千禧年之后SNS出現,社交媒體的潮流變成了實名制,真實的頭像名字,還有地理位置。熟人網絡化社交成為主流,我因此逐漸喪失了真實社交的能力。用評論回復替代了當面喝茶聊天,用點贊表達了思念之情。
交新朋友這件事被粗暴的簡單化。要么是熟人社交,從一層熟人摸到另一層熟人,要么是快餐簡潔的探探陌陌文化。跟一個陌生人從不認識到變成好友,已經加速成了線下的一句“加個微信?”或者線上在對方照片上的一個滑動手勢。
然后這種模式開始空虛乏味。
內容平臺興起。如抖音,B站。很多人把他們叫做社交媒體,我覺得還好,與其說我們在上面交朋友,鞏固感情,不如說一小部分的用戶在上面挖空心思爭名奪利,另一部分人利用它對乏味的生活和過多的時間發起了剿滅戰。
復古社交的回歸
當微信朋友圈的活力喪失,短視頻充斥低級重復內容,年青一代悄悄的掀起了復古潮流:他們把網絡社交推回到了當初那個對未知會興奮和沉浸的年代。用沒有臉的頭像,不知身份的對話重新激活網絡帶來的多巴胺。
只不過這次,大屁股屏幕變成了手機。滴答作響的鍵盤變成了語音。
這些社交活動都在哪里?大概分成兩類,一種是依附于大型平臺的社交功能,比如閑魚,小紅書。另一種是自成一派的復古社交,比如Soul。
如果有機會,你可以沉浸一個禮拜體驗試試。在這些平臺,內容成了交友觸發點。因為主貼和回復交互內容的重要性平衡在這些平臺上更偏向于后者。
用戶評論,用戶間留言從功能和交互上都做的不盡如人意,甚至有刻意回避的上一代社交媒體,如:微信的公眾號留言,B站的彈幕。把參與評論的用戶角色鎖死在了二次創作上,這讓有交友需求的用戶開始慢慢遠離披著社交媒體外衣,實則內容運營的平臺。不是每個人都能原創內容,但每天都回復卻是一個低成本的表達方式。如還能撈到交朋友的附加好處,自然是更好地。
可能是源于一個沒見過的服裝品牌,一個健身的技巧,也可能是個玩偶,或者一句強說愁的感性表達,主貼能引發有趣的回復及討論,在平臺的輔助下,參與的用戶可以與有共同興趣愛好的發言者建立更獨立的溝通渠道。
他們不知道對方在哪里,連對方的年齡和性別都認知模糊。這種朦朧的美感讓話題不斷,韌勁十足。輕松,自在,隨心,因為關系是被催化的,也提供了足夠的安全感。沒人帶著強烈的目的性,沒有背著氣槍的獵手。
交真朋友,成了一代在互聯網浸泡中長大的年輕人的當下訴求。
交真朋友
社交媒體高速發展的三十年把網絡交友變得真實和殘暴,這種加速變化像甩干桶一樣高速旋轉,把兩種人篩選了出來。一種是極具先天優勢,一張照片,一段視頻就能粉絲成群的網紅派。另外一種是沉溺崇拜的舔派。而剩下的大多數如我們,都是一方面欣賞美好,另一方面又尋求心靈溝通的俗人。
縱然美好的東西偶爾看看能心曠神怡。但交朋友不是買奢侈品,越美越難得就越好,越能給自己貼標簽。我們追尋深入的溝通,渴望與別人的相互理解,支持和熱愛。這樸實的社交需求,在上一階段的社交媒體風尚中被徹底撕破。今天,它全面主流回歸。
任何風尚都是循環上升的。當社交媒體再次回到以朦朧為美的年代,用戶交朋友是為了交心,有一些事也悄然發生了變化,比如品牌營銷。
個人標簽
平臺對用戶的標簽處理要更細膩和靈活。在這種社交的新風尚中,用戶更容易感覺安全,而透露出更多的個人興趣和喜好。這些心理的捕捉是通過搜索,回復,點贊,甚至是頁面停留時間和頻次累計而來。
因此而被考驗的不僅僅是計算的速度和邏輯,更多是對意圖的準確把握。比如一個博主對用戶的吸引力成因中顏值,品味,價值觀和內容的重要性比重,直接影響了其對類似內容的喜愛程度,以及跟什么樣的其他用戶形成社交關系。
把握的準確不僅對精準廣告投放的效率有幫助,也對平臺運營優化,甚至跨產業研發提供了至關重要的助力。大數據時代的微洞察,就在這個時候展現了平臺的實力差異。越是細膩精準的捕捉,越能促進用戶的粘性,也為更多的商業化帶來的便利。
好消息是在過去多年我參與過的廣告相關調研中發現,用戶對于精準的商業化并不反感,他們反感的是不相關,不真誠,不具價值的商業信息。
內容營銷
內容營銷在更精準的興趣圈層基礎之上,工作反而簡單易操作。過往讓品牌頭疼的效率問題,在更具凝聚力的新階段社交潮流中相對容易找到靶心。跟以物理特性作為基礎相比,以心理特性的內容植入,更易博得好感,且印象深刻。
找到相關的圈子,全面,深入,長期的內容運作,可以對一批用戶產生有效的心理影響,并帶來極佳的生意轉化。比如上面提到的博主關注成因,如果以優良品味作為標準去篩選,不管是唱歌,跳舞,健身還是美妝,都適合時裝奢侈品的長期合作,但同樣是美妝博主,如果其粉絲更喜愛的是內容質量,則僅適合美妝類的品牌合作。
抓住一個細膩標簽,進行持續性的,全面的內容合作,可以影響心理高度趨同的用戶,進而成為其社交中溝通的話題,通過高認知,深印象和高話題性創造長期品牌資產。這在過往的精準廣告年代,或者精準KOL營銷的粗獷階段,都是不可多得的新機會。
用戶交友的返璞歸真放緩了人際關系鏈建立的速度,卻加強了質量。這一方面反映了物質主義的高漲緩慢回落,也折射出更多對品質的追求。對個人用戶而言,這意味著寧靜的心理和向內的思考力量建立。對平臺而言,它創造了更多解讀用戶的機會和新挑戰。對商品市場來說,不論是產品。品牌還是溝通的品質,都被提高到了新的階段。
用營銷的術語來說,高轉化的交友風尚已經開始。可以拭目以待的美好肯定會越來越多。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古里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