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會議報告指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在“專業·價值”理念引領下,平安銀行進一步完善“天地一體化”布局,成為國內率先與合作伙伴聯合發射物聯網衛星、自研衛星通信終端、探索”天地一體化”新型供應鏈金融的金融機構。平安銀行把握大勢、搶占先機,深度借助科技手段驅動業務創新,加快推進數字化經營的背后,得益于“黑科技”集成孵化器——LAMBDA實驗室的支持。
關注科技,匯聚人才激發創新活力
21世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平安銀行在競爭中求生存,在創新中求發展,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引領下成立了LAMBDA實驗室。實驗室著眼于未來科技的觀察與研究,連接各個領域的行業專家,聯合平安銀行博士后工作站,共同探索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新應用、新模式,為平安銀行的戰略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目前,LAMBDA實驗室主要從前沿科技關注與探索、行業調研、金融場景融合及落地三個板塊發力,加速科技成果轉化。不僅如此,為了在金融科技、金融創新等方面持續輸出高價值研究成果,LAMBDA實驗室還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等國內頂級學府對接,打造完善的人才培養機制,為前沿科技的創新與突破奠定堅實的基礎。
服務實體,賦能產業推動經濟發展
《“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要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平安銀行LAMBDA實驗室在數字化浪潮中劈波斬浪、勇立潮頭,輸出了星云物聯網平臺、天基物聯網生態等多個信息化、智能化項目,賦能全產業鏈協同和產業轉型升級。
發展數字經濟,需發揮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LAMBDA實驗室聯合業務團隊共同打造星云物聯網平臺,通過對大宗商品、工業設備、交通工具等實物資產進行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的管理,掌握企業真實的經營情況,并在此基礎上,為企業提供金融、非金融服務。截至2022 年 9 月末,星云物聯網平臺已在智慧車聯、智慧制造、智慧能源、智慧農業、智慧基建、智慧物流六大產業領域落地 20 多個創新項目,服務客戶超 20,000 戶。
為提升地面物聯網數據通信效果,LAMBDA實驗室聯合業務團隊共同打造天基物聯網生態項目,組建硬件研發團隊,自研衛星通信終端。天基物聯網生態將改變傳統運營商網絡通信模式,讓平安銀行鏈接數據源頭,并應用到無地面信號覆蓋場景,在一帶一路、跨國運輸、海外資產管理、煤礦、海上作業平臺、農林牧漁等網絡部署難度大的地方都可以進行衛星通信,提升資產安全性、數據連續性和穩定性。
除此之外,LAMBDA實驗室積極探索量子計算在金融領域的落地場景。LAMBDA實驗室組建量子計算團隊,探索量子計算在平安銀行的預測類、算法類金融場景中的應用。
在信貸風險及數據分析領域,LAMBDA實驗室利用量子計算強大的能力在真實貸款場景中對特征篩選過程進行優化。據了解,相比于傳統的算法,量子算法提升AUC將近5個點,這是國內量子計算鮮有的在數百個特征量、數十萬條數據規模上進行運算,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實驗,目前處于行業領先技術水平。
在銀行的反欺詐業務中,圖社區發現算法是重要的業務過程,能夠高速準確地 “欺詐分子”聚集的社區,對后續進一步判斷賬號是否存在欺詐風險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該算法在當前技術背景下已到達算力瓶頸,普通的計算機在根據海量數據分析查找犯罪團伙的過程中,采用的傳統算法耗時長,精度差。而LAMBDA實驗室率先開展量子計算算法在反欺詐業務中的應用場景研究,未來有望將需要幾小時,甚至十幾小時的計算,縮減至幾分鐘。
在通用算法領域里,量子神經網絡的研究未來也將是實驗室關注的重點。在量子神經網絡取得成果之后,實驗室將其打造為一個量子化工具包,銀行的相關算法研究都可以使用這套工具,從而實現算法量子化。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變,更加凸顯了加快提高我國科技創新能力的緊迫性。在重要會議提出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方略的指導下,平安銀行將緊緊抓住這一歷史性機遇,順應當代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趨勢,牢牢把握戰略主動性,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揮金融科技領域的優勢,以LAMBDA實驗室為孵化基地,深入探索高新科技在金融領域的應用,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