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快科技
正值雙十一期間,各大電商平臺已經將商品價格打了下來,最明顯的降價就屬電子產品類,手機廠商集體大降價以振消費,在線下各門店、商場以及線上各平臺均推出不一樣的疊加優惠方式。
從力度上看,今年雙十一是近幾年來手機售價最優惠的一次。舉個例子,9 月初發布的蘋果 iPhone 14 Plus,在上市不到一個月就進行降價促銷,相比發布時的 6999 元直接 " 雪崩 "1200 元左右 ( 加上各種疊加優惠最高 1250 元 ) ,128GB 版本僅需 5799 元。
就連蘋果都破天荒上市一個月就降價,黃牛叫苦連天之際,國內手機廠商也開始降價,力度大到用戶花 2000-3000 元就能買到性能配置均衡的 " 水桶機 ",更別說降價之后的千元價位機型,更是多到眼花繚亂。
從目前降價的原因來看,一來是正值雙十一期間,手機廠商利用促銷沖抵過幅降價對品牌的影響。
如果一個品牌的商品在短期內出現了大幅度的貶值,那么消費者就會對這個品牌的控價能力產生懷疑,進而對品牌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這對于目前正在沖擊高端市場的國產品牌來說是很重要的。
如果背靠著雙十一大促,那么這種負面的影響就會被沖抵一部分,因為在消費者的心目中,雙十一就是商品大促,一年就這么一次,廠商不降價才有問題,畢竟低價和高性價比,是刺激消費者購買手機最直觀的模式。
而且即將到年底,按照以往手機廠商發布新機的慣例,年底正是一大波新機發布的最佳時機,在年底發布新機之前將歷代機型降價出售是正常不過的,這對于提振手機銷量也是起到了一定作用,同時也為即將大步的新機預留銷售空間。
二來,受到一些不可抗因素的影響以及手機行業的大環境不太樂觀,上游芯片過剩,下游消費需求不振,廠商銷量不達預期,庫存壓力大。
整個手機產業面臨下行風險,如何清理庫存成為各大手機廠商需要面臨的問題,而降價是最好的方式。
根據前些日子市場調研機構 IDC 最新數據顯示,國內手機市場第三季度出貨量約 7113 萬部,同比下降 11.9%。
加上如今消費者換機周期延長,尤其是年輕一代用戶對于換機這件事都嫌麻煩,最主要的是因為價格原因,如果不降價促銷廠商恐怕會虧損更多。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IDC 數據顯示 2022 年上半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雖然是同比下降了 14.4%,但是折疊屏手機卻逆勢增長,同時期出貨量超 110 萬部,同比增長近 70%。
而剛過去的第三季度折疊屏產品出貨量更是超過 100 萬臺,同比增幅約 246%,創有史以來最大單季出貨量。
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 " 折疊屏手機已有一定的市場獨立性 "。除價格下降、消費替代、創造新體驗以外,年輕消費勢力的關注和市場涌入,也是折疊屏手機逆勢增長的潛在原因之一。
手機行業目前的一個普遍現象就是在手機技術基本發展完備的情況下,發展階段步入了大家所說的 " 瓶頸期 "。
其實消費電子是基于創新去創造需求的行業,新機型的創新力度不足以刺激消費者,如果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設計,只靠降價促進的銷量上漲是走不長遠的,品牌要想建立更加的品牌力和市場認可度。
除了要在產品更新迭代中不斷提升用戶體驗簡歷品牌形象之外,其創新能力和自研技術是占據市場最重要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