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聯達專注打造數字建筑平臺,貫穿建筑全生命周期,推動實現全過程、全要素、全參與方的數字化、在線化、智能化,助力整個行業轉型升級。”11月9日,在《哈佛商業評論》創刊百年中國年會“數字化的進階”主題圓桌論壇上,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廣聯達”)總裁袁正剛圍繞數字經濟浪潮中中國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從“全數據智慧企業”“全鏈接協同企業”“全綠色可持續發展企業”三個維度深刻闡述了企業數字化轉型路徑。
一、以數字化驅動管理上云,提升企業整體管理能力
信息技術蓬勃發展,數字化趨勢不可逆轉。管理上云已成為企業推動自身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云技術等新一代數字技術融合應用正在驅動建筑行業向智慧化轉型,管理上云已成為必然選擇。
“一個工程完成至少需要幾百家企業協同工作,這種協同工作不可能在一個企業內部完成,上云是最好的協作方式。現在云的基礎設施建設及安全性、效率遠遠比企業自己去建更有價值。”袁正剛說。
廣聯達專注打造的數字建筑平臺,既是基于云端的產業互聯網平臺,也是“數字建筑”理念的生動實踐,它貫穿設計、交易、施工、運維、監管的建筑全生命周期,集成人員、流程、數據、技術和業務系統,實現全過程、全要素、全參與方的數字化、在線化、智能化,推動以新設計、新建造、新運維為代表的產業轉型升級。”
“企業管理上云不是簡單的從線下轉移到線上,而是利用數字化促進公司整體管理水平的提升。”袁正剛表示,管理上云有助于打破“信息孤島”,幫助企業大幅提升協作效率。一方面,管理上云打破空間、物理限制實現實時協同,企業內部交流協作更加便捷順暢;另一方面,管理上云強化每個業務單元、每個組織的透明度,通過信息互通共享,讓工作質量和工作進度一目了然,避免層層傳遞導致的信息衰減。
二、以數字化賦能供應鏈穩健發展,打造更加靈活高效的客戶服務體系
近年來,全球產業鏈加速重構。廣聯達目前在全球建立了80余家分子公司,服務客戶遍布全球100多個國家。袁正剛表示,利用數字化的系統,實現管理統一、流程統一、數據統一,是企業應對不確定性的重要抓手,也是維持產業鏈平穩的重要手段。
“廣聯達與產業鏈上下游各方建立了非常緊密的合作關系,同時將自身的軟件產品與硬件廠商的硬件設備進行深度融合,從而整體提升建筑產品的品質,給客戶帶來了更加流暢的體驗。”袁正剛分享了廣聯達產業供應鏈合作的模式。以施工現場的攝像頭和閘機為例,涉及上百家產業鏈供應鏈企業,通過數字化手段,使得項目全過程遠程可見成為現實。
“建筑行業的供應鏈需要更加靈活、更加快速,同時也需要更加本地化。”袁正剛表示,廣聯達通過數字化平臺積極賦能供應鏈協同發展,比如疫情期間,對于方艙醫院緊急籌建面臨的建材采購難的問題,借助廣聯達建材供應鏈體系,通過數字化平臺,可幫助客戶快速找到所需供應商,實現快速采購,確保項目如期保質保量完工。
三、以數字技術推動低碳轉型,助力建筑行業綠色可持續發展
要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作為占整個社會碳排量三分之一以上的行業,建筑業在新時代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減少碳排放、降低高能耗成為重大使命責任。
作為“數字建筑”的首倡者和踐行者,廣聯達近年以科技賦能綠色建筑,借助前沿的信息技術搭建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結合先進的精益建造理論,作用于建筑的全過程、全要素、全參與方,努力爭取實現減少50%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標,引領未來建筑產品向綠色、智慧、宜居的方向發展。
袁正剛介紹,在落地實踐方面,廣聯達智慧建筑產品研發及產業化基地(西安大廈)作為實踐項目,已實現了綠色設計、綠色管理、綠色施工;廣聯達智慧廣陽島項目打造低碳示范,實現生態治理的可視化、可量化、可優化;積極參與推動雄安新區建材標準落地,為地區綠色化發展提供標準參考。
當前,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各行各業的普遍共識,但真正邁開步子取得實質性突破、實現跨越式發展依然任重道遠。分割的、碎片化的數字化建設與企業未來全面的數字化轉型需求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系統性數字化是破局關鍵和發展趨勢。未來的建筑產業新生態,是產業鏈中的建筑業運營者和廣聯達這樣的數字化使能者“兩類主體”協同共生、融合發展。廣聯達也將專注打造開放的數字建筑平臺,為產業運營者系統性數字化建設持續賦能,共同推動產業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