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杜闌
來 源:正和島(ID:zhenghedao)
按下發送鍵,又一封面向百度全體員工的內部信發出了,李彥宏的內心一定會不同于以往。與很多企業家不一樣,受美國硅谷文化深度影響的李彥宏習慣于通過內部郵件的形式與百度員工“溝通”。
在郵件中,李彥宏也談及了2019年第三季度的營收數據,但郵件中的一句話卻更引人關注:“這是一個技術價值再度閃耀的時代,而技術創新就是一次偉大的冒險,我們付出100倍的努力,取得10倍的優勢,方可領先1步。但大膽創新勝過平庸保守,所有創造商業奇跡的公司,都是因為他們‘生而不同’。”
據百度內部人透露,在此后的數月,“生而不同”成為百度掌門人李彥宏經常提及的詞。
也是在這封郵件中,李彥宏以明顯有些興奮的口吻說:“我們更好地把握了創新、速度、效率的平衡,讓公司經營連續上行,讓我們對即將到來的2020年更加充滿信心。”
而2020年1月,是百度創立20周年。
百度最早的一批員工在最初辦公地北大資源賓館前合影(左四為李彥宏)
20年前,李彥宏懷揣用技術改變世界夢想回國,用帶回的世界級創新技術、超額融到的風投資金及硅谷的企業文化創辦百度。當時,沒有多少人能想到,這家帶有“強技術基因”、出生就擁有世界級專利的公司,與中國互聯網一起經歷20年的風風雨雨,發展成為中國少有的真正以核心技術取勝的世界級公司之一。
“生而不同”
何為生而不同?
西周末年,太史伯陽父提出“和實生物,同則不繼”的觀點,大意是說:不同的東西彼此和諧,才能生世間萬物;所有東西都同一的話,世界也就不再發展,就不能連續不斷的永遠長有了。
天生萬物,各有不同,卻只有人這個物種常常在與別人的“趨同”中尋找安全感。所以真的明白且信奉“生而不同”非常不容易。
著名管理學家陳春花曾提出自己對中國企業的“7個不安”,其中之一是“中國企業在產品的研發技術、制造工藝、原料市場和服務等方面都大同小異,我們很少看到中國企業能夠像保持持續增長的優秀跨國企業那樣具有獨特性。”
她分析說,我曾經研究過能夠應對變化的領先企業的特征,這些特征中最重要的就是,它們具有獨特的戰略邏輯,并且能夠在產品中體現出來,與顧客價值相一致。
因此,陳春花曾多次批評“有些中國企業的市場研究部可以改名為‘同行研究部’,因為我們的企業更多的是關注同行,而沒有關注顧客。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每個企業幾乎都是一樣的——一樣的產品、一樣的服務、一樣的營銷,而在研發、工藝和服務方面看不到差異,更看不到創新。
從上述的李彥宏內部信中,可以看到他的三個判斷:
一是這是“技術價值再度閃耀的時代”,是對百度所處時代與環境的判斷;
二是技術創新是艱難的,是冒險的:付出100倍的努力,取得10倍的優勢,方可領先1步;
三是“創造商業奇跡的公司,都是因為他們“生而不同”,而百度就是要“生而不同”,堅持自己的優勢,保持自己的獨特價值,創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對一個公司來說,創始人就像在狂風暴雨中站在船頭的船長,需要始終能看到很遠很遠的前路,還要精準判斷自己所處的環境,然后給船指定正確的航向。一個超大型公司里,會有很多人與“船長”一起奮斗,但在撥開云霧、為企業錨定企業的航向時,企業家是孤獨的,責任重大卻往往缺少合適的對話者。
20周年即將到來,作為百度的掌舵者,李彥宏需要總結百度的過去20年,思考未來20年的航向。而這都基于他對時代特征的精準判斷和對百度自身特性的準確認識。
很明顯,他認為百度20年的基因就是滲入其血液里的“技術創新”,而現在又“是一個技術價值再度閃耀的時代”,生逢其時的李彥宏能不興奮?
不同于中國以“草根”為代表的第一代企業家,以及“下海”型的第二代企業家,中國第三代企業家以技術見長。作為第三代企業家的代表之一,李彥宏的確“生逢其時”。
2019年國慶節,李彥宏第三次受邀到天安門國慶觀禮
1999年10月,李彥宏受邀回國參加50周年國慶觀禮。當時的他敏銳地發現,中國互聯網產業已積蓄了足夠的爆發力,但背后的技術卻很薄弱,缺乏具有全球性影響力的互聯網公司。而用技術服務于互聯網,正是他所擅長的。李彥宏意識到,中國才是自己的筑夢之地。
此后的百度可謂一路高歌。上市,相繼進軍地圖、知識、音樂、視頻、生活服務等領域,推出開放平臺,搶灘人工智能并成為領跑者……一系列大開大合的戰略布局后,百度與阿里、騰訊并稱中國互聯網三大巨頭,由此也誕生了“BAT”這個現象級組合。
2018年底,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BAT的創始人——李彥宏與馬云、馬化騰悉數獲得“改革先鋒”稱號。根據新華社公布的介紹信息,馬云和馬化騰分別作為“數字經濟的創新者”和“‘互聯網+’行動的探索者”受到表彰,而李彥宏則是“海歸創業報國推動科技創新的優秀代表”。
20年,從起點到終點,誰能畫出一條直線?如果畫出的是有些曲折的線,能不能屏蔽外界的喧囂聒噪而不失本心?做過社交、電商、O2O、硬件等很多嘗試后,李彥宏明白技術終究是自己和百度的基因。
“因為我喜歡”
企業家是企業的靈魂,企業家為企業注入不可改變的基因。
與幾乎所有的企業家不同,李彥宏做企業與他的個人愛好緊密相關,而很多企業家選擇做哪個領域,是因為他覺得哪個領域有生意機會。無論是求學、做企業,還是生活,李彥宏都是以一個東西為樂趣的,那就是計算機和技術。
在李彥宏高一時,其所在的陽泉一中建起市里第一個計算機教室。這樣新奇的事物讓少年時代的李彥宏著迷不已。他在回憶中曾這樣寫道:“只要輕輕地在鍵盤上鍵入一些英文單詞和符號,它就會根據指令給出答案,我一下子就被這奇妙的東西所吸引住了。從那時起,為了能到機房上機,我經常找老師軟磨硬泡。豐富上機實踐,也讓我在計算機方面的技能比其他同學強。”
在進入北大前,非常喜歡計算機的李彥宏相信,未來計算機肯定會被廣泛應用在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從而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所以他當時認為單純去學計算機理論知識,恐怕不如把計算機和某項應用結合起來更有前途,于是他并沒有選擇北大計算機系,而是選擇了信息管理系。
李彥宏說:“那時,是北大所學的信息檢索方面的理論,讓我比任何計算機系科班出身的工程師都更能夠理解普通用戶習慣于怎樣的信息獲取方式。我意識到搜索能讓每個人與所需信息的距離只有鼠標的點擊一下那么遠,這種感覺是那么的美妙。從那以后,我從來沒有離開搜索引擎超過24小時,不是因為我是工作狂,而是因為我喜歡。”
在李彥宏眼里,鍵盤也好、鼠標也好,是“奇妙”和“美妙”的,也是神奇的。
一直是學霸的李彥宏在美國的學習和工作都順風順水得讓很多留學生羨慕到嫉妒。讀書期間在普林斯頓的松下研究所實習,時薪25美元,在留學生中算得上是高收入人群。但他沒有滿足于順利完成學業,和他的姐姐一樣在美國讀博士,而是進入研究所工作,“我更希望我做的東西能夠被很多很多人使用,而不喜歡去研究一個別人已經研究了10年的命題。”
在美8年,李彥宏專注于信息檢索,先后擔任了道•瓊斯公司高級顧問,他為道•瓊斯設計的實時金融系統,迄今仍被廣泛運用于華爾街各大公司的網站。他發明的超鏈分析技術比谷歌的PageRank還要早,不但大幅提升了互聯網搜索效果,還獲得了美國專利,標志著搜索引擎進入了快速發展時代。
此時的李彥宏不到30歲,卻已經成為新一代互聯網技術領域的權威專家。熱愛技術,但不喜歡研究學問,喜歡技術的創新和應用,喜歡應用被人們廣泛采用,改變人們的生活。一個中國此前少有的企業家類型——“技術型企業家”呼之欲出。
“有一次Robin把大家召集在一起開會,他去了之后講了很多自己的理念,他說搜索引擎要成為互聯網的CPU,成為整個互聯網的核心。”在一位前百度員工眼里,李彥宏話不多,“但每次都能把事情說到點子上,讓你覺得這個事情很有激情,做事情就會更加聚焦、更加專注。”
2007年,百度大廈奠基。這也是百度發展史上的一個大事件。
直到現在,由于百度在搜索引擎領域所取得的成績太過深入人心,以至于不少人在提到這家公司時,仍將其視為搜索引擎公司。但事實上,如今的百度,除了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及最大的中文網站這個身份之外,還是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平臺型公司。
一個幾乎不為人知的細節是,李彥宏對人工智能趨勢的捕捉,早在25年前就已開始。人工智能領域的佼佼者之一,前百度研究院副院長、深度學習實驗室主任余凱透露,李彥宏在美國讀研究生時發表的論文就是關于人工智能OCR字符識別的,“Robin(李彥宏)本身就對人工智能有著很強的敏銳度和關注度。”站在人工智能起點的李彥宏,已看見未來。
趨勢的出場順序非常重要。1948年,被譽為“計算機科學之父”的圖靈發表了劃時代論文《計算機器與智能》,第一次勾勒出人工智能領域的輪廓。然而此后的50多年時間里,人工智能連續兩次遭遇寒冬,并未顯現出清晰的發展路徑。
李彥宏卻對人工智能保有熱情。帶領百度投身搜索引擎大發展的十多年時間里,李彥宏一直在靜候人工智能“回暖”。他有著清晰的邏輯預判:作為一家搜索引擎公司,百度從誕生的那一天起,就已帶有人工智能的天然基因——以數據為基礎,通過深度學習提取特征、模式,為客戶創造價值的開發流程和開發文化,這些與人工智能系統的開發高度吻合。
進入千禧時代,特別是2009-2010年,人工智能已開始融入人們日常生活,進入新的繁榮期。
李彥宏決定行動起來。2010年,在當時國內幾乎無人看好的情況下,他開始大力組建人工智能研發團隊。2013年,百度成立深度學習研究院,一大批世界優秀科學家紛沓而至、貢獻智慧;一年后,百度進入自動駕駛領域;2015年的全國“兩會”上,李彥宏提交“中國大腦計劃”提案,希望從國家層面推動人工智能發展。這之后,李彥宏每年的“兩會”提案,都與人工智能有關。
李彥宏回憶,2016年夏天,他在硅谷與斯坦福大學的幾位學者聚餐。當被問到百度每年投入人工智能研究的預算時,李彥宏說,需要多少就給多少。后來據媒體統計,僅2014—2016年三年間,百度的研發支出就超過200億。
前百度副總裁湯和松提到過一件往事。他曾經和同事余凱共同向李彥宏推薦了人工智能方面的大牛Geoffrey Hinton,一向重視技術人才的李彥宏直接提出重金收購Hinton的團隊。為此,百度與另外兩家國際巨頭展開連續幾輪競價,湯和松由此見識到了李彥宏愿意為真正的技術人才買單的那份豪氣。
政策層面也開始有了回響。2015年7月,《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中提到了人工智能,2016年5月,中國正式提出人工智能產業綱領。
2017年3月,百度獲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準,成立國內唯一一家“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向深度學習、計算機視覺與聽覺、生物識別、新型人機交互、標準化服務等七個前沿方向著重發力。同樣是在2017年,百度發布自主研發的云端全功能AI芯片“昆侖”……這一年的深圳IT峰會上,馬化騰坦陳,百度是近年來在人工智能領域動作最大的公司。
如今,百度在無人駕駛、智能機器人(14.630, 0.27, 1.88%)、智能語音交互、智能云、智能城市建設等方面均已推出領先級產品。令人眼花繚亂的動作背后,是李彥宏站在國家高度,希望通過搶占新一輪科技革命制高點,解決我國人工智能基礎支撐能力不足等問題的深層考量。
依托百度20年的技術沉淀,李彥宏在碩士時代就開始期待的那件叫做“以后”的事,終于開出花來、果實累累。
恒溫VS沸點
企業家作為公眾人物,不可避免地要應對社會和公眾的評說,但企業家首先還是人,與你我一樣的人。
在中國企業家中,李彥宏多少顯得有些不一樣。他就像一個恒溫器,內向而理性,不愛社交和應酬,在公司和家庭之間兩點一線,卻自得其樂,活得簡單而充實。
2005年中,百度上市,很多員工為之感慨萬千。微播易CEO徐揚曾是百度99號員工,他回憶說:“我看著百度的股票在漲,一群人在放聲大笑,一群人在痛哭流涕,因為我們都知道,這個偉大的事情是我們手把手做起來的。”
上市之后的幾天,百度開了上市慶祝會,有高管在臺上做分享時邊講邊哭。但之后李彥宏分享時仍舊極其冷靜,他沒有站在上市這件事上,他關心的依舊是如何利用技術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
在信中利資本集團董事長汪潮涌的眼中,卸下技術天才、創業海歸、知識英雄、AI先生等諸多光環后,李彥宏只是一個安靜溫和的宅男,喜歡花草和古詞,不喜張揚。汪潮涌回憶,2016年,中國企業家俱樂部曾到百度總部參觀過,企業家們對百度的無人駕駛技術印象深刻,不由得驚訝于百度在人工智能方面的低調。“我們不能抹殺百度在技術方面的貢獻。”
馮侖給李彥宏的評價是:話不太多,特別簡單的一個工程師的形象,和太太非常好,教育孩子也非常好,挑不出什么毛病。
百度“七劍客”之一的王嘯則認為,除了討論問題時就事論事的樣子顯得有些嚴肅,平時的李彥宏理性、沉穩而自信,推崇硅谷“簡單可依賴”的企業文化,例如不強調著裝,重視工程師,鼓勵試錯,平等對話等。
百度前副總裁梁冬回憶起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天產品部門開會,大家圍坐在桌子旁,在場的還有大量實習生,就一個技術問題和產品問題進行爭論。這時候Robin(李彥宏)經過,看到里面有人開會就推開門進來,現場沒有一個人站起來給他讓座,也沒有一個人回頭看他。聽了一會兒,Robin感覺到他也插不上什么嘴,好像也不需要融入就自己又悄悄地走出去了。
這讓梁冬驚訝到無法相信,“因為之前我在的傳統媒體行業,看到老板肯定會覺察到,給他讓個座,但在百度沒有,老板走進來大家竟然熟視無睹,我那時候就感嘆,這是一個多么偉大的時代,多么美好。“
在王嘯看來,“百度代表了中國初代的互聯網文化,并很好地將這種文化傳承到了新一代公司中,為中國互聯網時代打上了深刻烙印??焓?、美團等公司中,都有百度出來的人作為聯合創始人。”
2019年最后一天,Robin李彥宏變身“肉餅攤主”,在百度食堂為員工派發牛肉餡餅套餐。“肉餅”與Robin諧音,是只有百度人才懂的“梗”。
“他是個富翁,(但)他仍然很樸素,不喝酒不抽煙,下班就回家。我有時候和他說你得有點樂趣,要不活著多沒勁呀。他卻說這樣挺好的。”在《南方人物周刊》多年前的一篇報道中,前百度市場總監、必要商城創始人畢勝對李彥宏的點評則很有趣。
李彥宏并不回避這樣的評價。他曾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自己是個沒有脫離產品思維的掌門人,平時最享受的時間就是獨自坐在電腦前,思考與產品和技術相關的問題。也正因為他這樣的性格,百度20年來一直在技術方面保持專注,并未選擇跟風彩信(一種電信增值服務)、網游等“快錢”業務,而是將其隔離在自己的護城河之外。
“我最欣賞Robin的一點是,無論是怎樣的項目,他的前后邏輯都完全一致,這在中國的商業環境中非常難得。”湯和松說。
在徐揚眼里李彥宏是個邏輯思維很強的人,“他的思維非常清晰,比如下圍棋,有人看三步,有人看五步,他比我們看得更遠。他會圍繞一個話題不停深挖下去,從一個表面簡單的問題一直挖到問題的本質,以及未來發展的猜想,每一個問題皆是層層遞進。每次Robin問完問題你都會覺得,天啊,我從來沒這么深入的思考過,甚至有時候會懷疑自己的思路是不是對的。”
在一些人的印象中,李彥宏就像一個恒溫器,不夠外向、奔放,始終理性。但他也有血性的一面,就像溫水瞬間達到沸點。
李彥宏并非沒有發過脾氣。一次發生在百度上市前的一天,投行未能在當天完成日程表上的任務,而這極有可能導致百度上市進度受阻。凌晨4點,李彥宏打電話給對方負責人,非常嚴厲地質問他們:“這事你為什么今天沒有做完?”
另外一次是百度第一次轉型時。圍繞百度是否要獨立做搜索引擎網站這件事,李彥宏與高管發生了激烈爭吵,最終李彥宏“勝出”。
這是他身上呈現出的兩種性格。當率眾闖關突圍時,他果敢而有冒險精神,關鍵時刻當機立斷,不輕言后退。而當一切處在正常軌道時,他又恢復成那個專注業務,不喜歡太多社交的“宅男”。
看懂了李彥宏的“進”與“退”,也就讀懂了在其他企業紛紛找風口、升級轉型時,百度為何選擇成為那個關注技術、關注長遠的角色。
這恐怕也是李彥宏自己所謂的“生而不同”。
結語:開始下一個20年
“讓我們用創新一起去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未來!”在本文開始提到的內部信中,李彥宏用這句話作為結束。
于百度,李彥宏是企業掌舵人,20年來為百度把握航向;于整個中國互聯網,李彥宏把百度做成中國互聯網企業的一種類型,成為一極,奠定了中國互聯網技術的底座;于國家,做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及領先的人工智能平臺型公司都極大地解決了中國人的信息知識平權問題,也為國家發展起到了技術推動作用。
李彥宏還有一個重要判斷:全球技術創新進入“中國時間”。隨著中美之間的互聯網技術鴻溝被不斷努力的互聯網企業填平,中國互聯網企業需要在“無人區”中邁向下一個10年或者20年,但不管怎樣,世界都將是“技術價值再度閃耀的時代”。
人生而不同,企業亦生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