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消息,近期IBM動作頻頻,推出了歷時四年研發的大型主機平臺z15,被評價為“數字化轉型主機”,它代表著怎樣的數字化趨勢,又如何理解主機和其他架構的區別,我們與IBM副總裁、IBM大中華區首席技術官、IBM中國系統科技中心總經理謝東展開對話。
據了解,IBM大型主機在現代IT中再次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2015年初,IBM推出了耗資10億美元、耗時五年、涵蓋超過500項新專利的z13;2017年4月,IBM推出z14;2019年9月,IBM再次推出共產生3000多項已發布或正在申請的IBM Z專利的z15。
在謝東看來,主機的一系列設計和升級都是在滿足這些特性。第一是高性能(High Performance),第二是高可靠性(High Availability),第三是虛擬化(Virtualization),第四是安全性(Security),第五是靈活性(Flexibility),第六是可維護性(Serviceability),第七是集群化(Clustering),第八是擴展性(Scalability),第九是兼容性(Compatibility)。
他還談到,更加強調安全可靠和隱私保護也成為了z13到z15這幾年發展的趨勢,“這兩年隨著數據越來越重要,保護數據也是整個系統所必須具有的功能,所以數據的安全、系統的安全是一個重要的方向”。
大型主機和x86不在對立面
在被問及主機和x86的發展關系時,謝東指出,不認為把主機用x86代替是技術的進步,也不贊成把主機、小型機放到與x86的對立面去討論,現在計算機里面都是由大量服務器組成一個集群,大家考慮的是在單點上配置多強的運算能力,如何配置這樣的系統,并不是把一個主機拆成更多的x86代表了技術的進步。
▲IBM副總裁、IBM大中華區首席技術官、IBM中國系統科技中心總經理謝東
“不要為了追求新技術而使用新技術,特別是核心系統或者是架構層面不需要花里胡哨。有時候講架構,以建筑架構做比方,所有基石都不是花里胡哨的,房子可以裝修的不同,可以特別時尚、特別多樣,有不同的風格,但是基石一定要穩定可靠。”謝東表示。
“不是一個架構打遍天下”
是讓更多用戶喜歡主機呢,還是不斷的去滿足特定用戶?謝東告訴記者:每一個具體的產品形態,一定是細分的。
他舉例到,比如從主機來講,它就是用于銀行的核心交易,其實也包括更廣泛的應用,比如金融系統和其他的注重交易的應用。其他的應用,像IBM的超算,其實并不是主機,在超級計算機里面是用Power系統堆起來了。
“另外,現在使用人工智能的計算、機器學習也不是用主機,用超算是有特定的加速器,那是另外一條路線,IBM不是一個架構打遍天下,完全是針對不同的業務需求定義最合適的系統。”
而他們對云技術的理解,就是針對性的采取的雙層結構,比如混合多云有三層結構,有核心主機、有私有云再通到公有云上,但謝東認為其實未必是三層結構,“如果要考慮更好的系統效率,特別是考慮到金融行業對安全、合規,以及性能的高需求,很可能是兩層的結構。而這個兩層的結構,一個是用主機繼續處理核心業務,在云端應該說是一個專有云,即金融服務的公有云,這不是通常意義的公有云,這個廣義的公有云提供了資源的共享、各種不同的軟件功能共享。
什么是一個好的架構?
這樣的話題由來已久,在謝東的理解中,Z系列一直能夠延續下來,恰恰就是因為架構設計的是完美程度。“它的設計本身可以當成教科書一樣,就保證了我們能夠不斷地往前發展。”
他認為,一個好架構需要三個方面:第一是要滿足當前的應用需求;第二是能夠保證不斷的有發展空間,比如能夠隨著摩爾定律不斷地往前走;第三是能夠不斷地把新的技術融入到新體系里面,才是一個好的架構。
“而Z主機設計的精髓就在于,即使多年以前甚至更早,在主機上開發的軟件到現在系統上還能跑,實際上是整個體系的完整以及工具的完整,保證了它持續可用。 ”謝東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