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21世紀經濟報道 21財經APP 倪雨晴
“目前,我們已經走到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起點和風口上了。”11月18日,在21世紀經濟報道主辦的“2019中國智造業年會”上,華為云AI領域總裁賈永利表示,第四次工業革命以人工智能為代表,加上互聯網、5G等新技術,一定能給各行各業帶來巨大的變化。
華為云AI領域總裁賈永利
眼下,工業互聯網正在助力制造產業的智能化升級,而華為也是工業互聯網領域的先行者。賈永利談道:“目前國內很多企業的自動化能力非常強,控制自動化就非常好,但是我們在協同整體的優化智能上還是有差距的,華為專門有一個團隊叫做AI智能部來決定工廠的智能化。”
華為的思路則是在AI、云等基礎技術之上,建立一個圍繞場景的從數據到AI到價值產生的閉環鏈條,進一步對外賦能。
賈永利表示,具體有三大類的場景,一類是用AI提效,提升大量重復性工作的效率;第二類場景是有很多經驗豐富的專家,華為希望能夠通過AI輔助于他,減輕專家的負擔;第三類場景稱為突破極限,以往靠人去算、去實施的環節非常復雜,比如非常大的企業集團之間物流的協調、調度,AI可以幫助到他們。
他表示,華為工業互聯網平臺FusionPlant主要有三大部分,包括聯接管理的部分、應用和開發平臺、工業智能體。其中,聯接管理部分集成了各種聯接技術,比如邊緣計算的技術,工業智能體的部分要有進行決策、預測、感知各個部分的能力。
今年以來,華為加速了工業互聯網落地。例如,在華為手機終端系統中就有應用,由于電池的體積很小,正極負極之間有瑕疵,時間久了會有問題,以往靠很多的檢測工人用眼去看,時間長了視覺疲勞,有些細節會有遺漏,造成質量有問題。“我們經過大量的訓練之后,用圖像識別的技術去解決,從原來人工檢測的89.5%提升到了99.55%,而且顯著的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強度。”賈永利介紹道。
除了華為內部使用之外,也已經賦能其他行業,比如華為和聯通、商飛的合作。賈永利表示,商飛現在大量的應用5G,因為5G的低時延在制造的時候對各種質檢的環節可做實時的分析,此外,飛行一段時間之后去做檢測,以往都靠人看,看這些鉚釘、劃痕有沒有被撞擊,現在通過無人機飛上去進行實時檢測,大幅度地縮短了檢測的時間。
合成纖維行業系統集成商的佼佼者——三聯虹普,借助華為云工業智能體,幫助纖維生產企業進行產品等級分類,精準預測產品質量,產品需求匹配率提升28.5%。
在煤炭油氣行業,引入華為云AI的知識圖譜和智能的計算,通過知識圖譜把專家的經驗寫到圖譜里面去,再用歷史上專家分析測量的各種報告和測井的數據把圖譜建全,之后一口新井有新的數據出現就可以用AI幫助分析,目前的準確率超過85%,可以大幅縮短整個測井過程的時間。
面對新一輪變革,無論華為還是其他制造業標桿,都在通過工業互聯網,來為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讓企業的流程變得更加高效,從而進一步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