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馬云,大概是在十五、六年前。那個時候興起了電子商務,杭州時常有一些與之相關的活動,我記得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是“西湖論劍”,一個是“網商大會”。當時我也獲邀參加過一些重要的活動。
對我來說,參加這些活動,一是觀摩,二是做一些交流。就是在這樣的場合,我認識了馬云,開始聽他講電子商務。有時候,我并不是完全能懂;有時候,還有些其他朋友,比如張朝陽,我也會跟他們聊一聊,請他們說一說。
讓我感到最新奇的是,有一次會議來了很多我之前沒有想到的生意人,他們就是所謂的“網商”。他們中的很多人,是我們通常認為的“個體戶”,在浙江的某個地方做某一個小商品,或者某一類產品,然后通過當時的淘寶平臺來賣東西。表彰的時候非常熱鬧,給他們披紅戴花,然后起哄,表演。
還有一次,在會上聽一個網商代表發言。他談自己的從業體會,講得非常真摯。我突然感覺到,以淘寶為代表的電商似乎是在改變著什么、推動著什么、創造著什么,甚至預示著某種未來。
第一屆“西湖論劍” 這期間,有很多人參與“網商大會”。和以往的商業活動相比,這里有一種非常不同的氛圍,總是感覺有一種激情在背后推動著它前進。
從那以后,我就和馬云熟起來,也經常聽他說話。剛開始的時候,聽得有點懵懵懂懂,因為電商的事,跟我們傳統的房地產,實在有些遙遠。同時,也聽到他跟其他人的對話,通過這些對話,就感覺到他的看法非常準確,一針見血,對未來的判斷非常清晰,而且充滿自信。
記得有一次,我們一些朋友,包括柳傳志等大家非常熟悉的企業家,一起去普吉島。馬云也去了,大家又圍繞著電商、互聯網做了很多討論。
聽了我們這樣那樣的看法,他斬釘截鐵、不容置疑地說出了一個讓我們很愕然的判斷。他說,“你們別試圖研究你們怎么樣變成互聯網。互聯網是另外一種動物,它的出現就是為了消滅你們,吃掉你們。”
這讓我們覺得,世道真的是變了。互聯網世界是另外一個世界,一個嶄新的世界,一個嶄新的未來。對于我們傳統企業來說,如果不正視它,不改變自己,就真的可能被吃掉。
當然,后來大家也看到了很多辯論,包括馬云和王健林打賭,等等。國美、永樂這些傳統的做家電、做商貿的企業也會參與一些討論,馬云依然是這樣子,充滿信心、非常明確地跟大家說,“我們是一個新的物種,要消滅你們。”這就是馬云。他對未來的判斷準確又有激情,而且充滿了信心。
正是這樣一種信心,這樣一種表達,久而久之,我們明顯感覺到,在跟他說話的時候,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似乎是在跟著他的思路做一個思考題,然后回去了還必須完成一個作業。這樣一種“心理場”和說話的氛圍,使得我們非常愿意聽他去表達一些觀點,分析一些事情,和預測一些未來。我們知道,他行走在未來的時代、未來的新世界里。
于是,我們在一起參加活動的過程中,有時候都變成了他的學生,一如他在過去當老師的時候,他在上面講課,我們在下邊聽。不光是我們,他在許多場合的表達,所透露出來的對未來的執著,對一些剛萌芽的新事物、新變化充滿了欣喜和信心的態度,也像一個老師一樣,啟發著大家,感染著大家。
就這樣,老師不僅是馬云過去的身份,也不僅是他喜歡的職業,更是他在管理企業和工作當中最真實的一個形象。
當然了,作為一個老師,在課堂上總會提出一些問題,然后讓大家討論,啟發大家思考,同時要布置作業,讓大家完成作業。學生跟著這樣的節奏,才會不斷成長,一年級結束,升入二年級,二年級結束,升入三年級……直到最后畢業,走入社會。
馬云帶領他的企業和他的團隊,在過去的這 20 年里也是如此,他不斷地給自己出題目,同時給團隊布置作業,大家完成作業,通過考試,持續地升級,然后承擔更大的責任。
最初,他帶了 18 個人去爬長城,我想象不出他當時是看見了什么,但是有一個確定的事情發生了,那就是他們一起發愿、起誓,要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為此,他們要創辦一家無與倫比的偉大的公司。這是一個多么高遠的志向,也是一個多么難解的題目,簡直就是一群一年級的學生要做一個大學生的作業。
馬云怎么做的呢?我沒有參與他起初做作業的過程,但是我聽到了一個故事。馬云創業的時候,當然跟所有的創業者一樣,沒有錢,沒有地方。他們就聚集在馬云家里,在湖畔花園的一個社區里。有一天,市委書記帶了幾個人去鼓勵創業者,走到馬云這,書記就問他,“最近怎么樣啊,今年能賺多少錢呢,50 萬?”馬云說,“能賺 100 萬。”
書記微微一笑,然后問邊上的隨行人員,“怎么樣,你們相信嗎?你們有什么看法?”邊上的人有明確表示不是很相信的,也有笑而不答的。書記卻說,“你們不信,我信,我相信馬云不僅能夠完成,而且會超過這個目標。”
過了 10 年,也就是阿里巴巴 10 周年的晚會結束之后,說這個話的書記和我們一起在一個地方喝茶。聊天的時候,他講述了這個故事。可見馬云他們當時做這個作業是多么的難,起初的時候,多數人都不信,而且很多人可能連題目都沒看懂。
“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這么一道大作業,可不是一天就能做完的。當然,這道大題之下,還有很多小題目等待著完成。
比如說,有一道題,怎么樣來支付?在線下,可以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可是,在彼此不信任的情況下,怎么樣才能夠做線上的生意?要解決這個問題,完成這個作業,他做了支付寶。現在看,這道題答得不錯。
當然,后來還有很多作業,有很多題目要做。比如物流配送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是菜鳥物流。還有整個系統要管理,軟件要開發,這個作業就由阿里媽媽來完成。后來數據大了,整個系統復雜了,又有新的作業要完成,那么就有了阿里云,等等等等。不斷地有新的作業需要完成,這就是阿里這 20 年來不斷進步的過程。
圍繞著“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這個大題目,要做這么多小的題目,小作業,沒完沒了,想起來就非常復雜。而且中間也遇到無數難題,怎么去解?有時候也可能把題答錯,答錯了怎么辦?拿橡皮擦了,把紙撕了,或者自己咽到肚里苦悶幾天,重新再做。
記得有一次,在溫州,我們一些朋友,有馬云、劉永好,還有幾個朋友,一塊吃飯。吃飯的時候,有一個博士在場。這個博士好像是從德國回來,做金融的,他問馬云,“馬總,你這個公司的架構非常好,有天貓,有淘寶,有支付寶,有菜鳥,還有阿里云,整個生態非常完美。你是怎么規劃,怎么設計的?”
我記得當時馬云把筷子停下來,看著他,突然停頓,好像有一些短路,有一些茫然。他這么想了半分鐘,一分鐘,然后說出了一個極簡單,又出乎意料的回答,“哪那么復雜,就是為了活著。”
因為要活著,所以被逼著不斷地去完成這些作業。因為要活著,所以去做了支付寶;因為要活著,做了菜鳥;因為要活著,又做了阿里云;因為要活著,又做了無數其他的事情。
我們知道,人們對于成功者進行事后的總結,容易夸大他們當時在特定歷史條件下所扮演的角色和所做出的決定,總是有一種“追溯性的誤差”。另一方面,如果是當事人回憶,當然也會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判斷和回憶,加上和自己的情感、情緒,做一些和當下的情景相符合的有利于保護自己的,帶有偏見性的描述。
但馬云不是這樣,當他說出“為了活著”的時候,我們都清楚,他說的是實話。他給出的是一個真實而且可信的答案。一個企業為了完成一個偉大的使命,每天都要面對很多具體的難題,解決這些難題的出發點和目標是為了活著,而活著的最終目標就是要讓使命落地,把它變成現實,讓夢想成真。活著是一個公司不斷進步、不斷創新、不斷發展的最基本的動力,也是最基本的條件。
這個實話,也反映出一個偉大的公司在成長過程中不斷給自己出題目,做題目,完成作業,迎接考試的過程。
馬云在阿里上市的時候,又給大家出了一個題目。這個題目不僅讓中國人,也讓全世界的人,特別是投資界的人都有些茫然。
這個題目是為了實現他的偉大使命,在這個過程中完成的一個作業。但是這個作業的結果推到世人面前時,似乎又給市場和一些投資者提出了新的問題。這就是馬云在上市的時候,喊出了“客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的口號。而這樣一個準則,這樣一種治理公司的方法,和華爾街,和美國投資界一貫盛行的“股東至上”的理念是完全不同的。
馬云堅持這個原則,絕不退縮。他說,“我們堅持客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就是要讓公司做正確的事情,不受投資者的干擾。而且正因為這樣子,公司為客戶的服務創造了績效,才能更好地回報股東。”他有這樣一種思考問題的方法。他解題的方法總是與眾不同,都著眼于未來,著眼于人,著眼于夢想。
在阿里 10 年的時候,馬云想到,如果公司要發展 102 年,未來怎么走?他做了思考,又給自己出了個題目,那就是“合伙人制度”。他要把“合伙人制度”做成傳承使命、愿景、價值觀,以及阿里文化的最重要的機制。而這個“合伙人制度”的目的,不是為了研究經營問題,不是為了研究管理問題,也不是為了研究怎么賺錢,“合伙人制度”最重要的是研究使命,研究價值觀,要把價值觀落地。
我們在追求一個偉大目標的過程中,要讓這個過程是正確的,而這個過程要正確,就必須用價值觀來管理、約束,使每一個做事的人知道什么是對的方法,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達成馬云所希望的“借事修人”,因為這個事情的最終目的是培養人,把人做成。把人做好了,這個人做什么事情就絕對靠譜。
所以,要想完成“做一家 102 年的公司”這個作業,要讓這 102 年都合格,馬云完成作業的方法,就是要把人這件事解決。要把這件事給解決好,對一個公司來說,有很多事情要做。其中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合伙人機制”,然后還有“新六脈神劍”,還有阿里組織部等等。
只有把人這件事情搞定,把人這個產品真正地完成,才能夠使阿里的“做一家 102 年的公司”的夢想成為一個可以落地的,可以實現的夢想。這個關于人的題目,要解答起來,真的是不容易,而且不是一天兩天,十年二十年可以完成的。“百年樹人”,走向 102 年的過程,始終都是樹人和借事修人的過程,必須堅持不懈地抓緊、抓實、抓好。
馬老師就是這樣子,總是不斷地給公司的人出題目,也給自己出題目,然后大家一起做作業。馬老師花了非常大的精力來辦這件事情,來完成這個作業。他在阿里辦了“風清揚班”,每兩年要上 15 次課,親自備課,親自講授。
除了“風清揚班”,為了保證企業家人才的發展、激勵和傳承,他還創辦了湖畔大學。在湖畔大學的辦學過程當中,每年開學,他都講第一課,而且第一課只講使命、愿景、價值觀。講如何用你的商業改變社會,改變你周圍的事物,讓你的商業變成新商業文明的一部分,讓你的商業使世界更美好。
除此之外,馬老師還創辦了云谷小學、中學,他還一如既往地每年都用馬云基金會來支持鄉村教師事業,同時也推動貧困鄉村學校的并校發展。
馬云做的這一切事情,所有的工作,都一再強調整個阿里最重要的資產、最重要的產品是人,只有這些人能夠堅守阿里的文化,堅守阿里的使命、愿景、價值觀,才能完成“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這篇大作業。當然,這是一個偉大的創業者的使命,也是充滿了激情和理想主義的企業家情懷。這樣一篇大作業做下來,風格與個性十足的一個馬老師就站在了我們面前。
作為一個老師,他的目光永遠在青年身上,關注的問題永遠是成長,是未來,是夢想。我們回過頭來看,過去這 20 年,馬云創辦企業所做的事情,他的講話,他的思考,和他所有的關注點、聚焦點,其實就是一個真正的老師所做的事情。
當阿里來到 20 年的時候,他又給自己出了一道題目,那就是淡出阿里,不再擔任董事長,他說“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我要換一個江湖”。這個時候,阿里的人能不能夠秉持著過去的激情,堅持阿里的文化,一如既往地成長,有未來,有夢想?如果這件事情成功了,那么“阿里通過培養人,激發人,讓人成長,讓人變得卓越,從而擁有未來,實現夢想”的這樣一個邏輯就是成立的。而這個邏輯百分之百是一個好老師的邏輯,也是一個認真的老師的邏輯。
阿里來到 20 年之后,馬云會從企業家的角色、經營者的角色,逐漸擴大到一個更大的社會人的角色,而這個角色的改變,最重要的是變成了一個教育家,一個“大寫的老師”。
我們知道,他對未來有很多想法。他會繼續他的教育事業,不僅是我們想到的這些學校,還有這些年輕的未來在吸引著他。他一定還會更多關注他所關注的未來的話題、未來的事業,仍然會去出更多的題目,同時在解題的過程中推動更多人成長。
作為一個老師,馬云永遠在想的一件事情,就是“面對未來,應該今天做對什么事情”。我們知道,他不光是這樣地想問題,更重要的是,他也希望他的團隊,所有的阿里人,特別是阿里的一些重要的管理者要這么去想問題。
3 個月前,阿里的“風清揚班”和湖畔大學的同學專門在西安上了 2 天課。其中有一天的內容,是請兩位專家講歷史。
一位專家講秦始皇在統一之前,秦國的幾代君主都做對了什么。他們做對了什么才能讓秦始皇完成統一大業。另外一位專家講共產黨在延安的 13 年做對了什么。正因為做對了這些,才可以在 1945 年以后,不僅迅速打贏解放戰爭,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且從那時候開始了更加漫長而偉大的新事業。
最后,老師又給同學們留下了一個作業:基于科技的變化、持續的開放、經濟的成長、人口結構的變化……你可以設定一個你的未來,你的使命、愿景、目標。那么,為了這個目標,你今天應該做對什么事情?
這樣一種思考問題的方法特別好,是真正的好老師啟發學生的一個方法。正是用了這種方法,在阿里 20 年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馬老師為了“做一家 102 年的公司”的愿景,也為了“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使命,他又要做一件事情。這件事情,就是他不再擔任阿里董事局主席。
未來,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個決定是對的。把傳承,把人的事情做對,借事修人,用真正的“合伙人文化”和對的人,來不斷推動阿里事業的傳承和持續的創新發展。讓這個組織更具有自我賦能、自我成長的能力。這也是馬老師為了未來,在今天做的對的事情。
對于阿里來說,馬云由董事局主席回歸到馬老師,這是阿里的成功。對于馬云來說,離開了阿里董事局主席的崗位,離開了阿里的工作,去做一個“大寫的馬老師”,他會更快樂,也會更充實,同時也能滿足他用更多的精力來回報社會的愿望。
想象到未來,一些朋友希望在 10 號他生日和正式“卸任”的時候,送給他一份特別的禮物(一幅對聯),祝福他在未來的事業中實現更大的夢想。
這幅對聯是:
馬踏關山 養天貓 畜螞蟻 攬飛豬 喂河馬 人間還需達摩院
云中漫步 風清揚 繁化簡 去法人 摘董事 江湖但余馬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