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教師節,馬云如約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并以“鄉村教師代言人”的身份回歸教育行業。
1個多月前,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及其夫人馬東敏博士以5.465億捐款,登上美國權威雜志《福布斯》發布的第十三次中國慈善排行榜,刷新了歷屆榜單慈善夫妻檔的最高成績。據了解,這些捐款大多都給了教育事業。
從李彥宏多次捐款支持教育事業發展,到馬云“不忘初心”回歸教育行業,這其中,教育究竟有什么魅力,讓他們竟表現出如此心有靈犀的默契?
首先,教育關乎競爭力。無論是李彥宏還是馬云,均是互聯網時代的親歷者與引領者,他們深知技術創新背后的紅利,同樣也對全球化進程中世界科技競賽日趨殘酷的事實心知肚明。而教育正是提高科技競爭力、企業競爭力、國家競爭力的源頭所在。
正因如此,2018年北大120年校慶之際,李彥宏向北京大學捐贈了現金和實物——北京大學迄今為止最大的一筆校友捐款——共計6.6億(包含2.6億固定資產),并聯合成立了“北大百度基金”,用于人工智能和其他相關學科的研究和探索。李彥宏也就此表示:“這是一個再次把我的理想和北大融為一體的機會,把百度的強技術、廣實踐與北大博大、深厚的學術研究能力連接起來,來催生出更多惠及國家和時代的成果。”
李彥宏的妻子馬東敏博士也在2018年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捐款1億,重點用于少年班人才培養、中國科大相關學科建設、人才發展等,幫助提高人才競爭力。除捐款外,2019年3月,百度上線了AI Studio教育版,內置AI教程、代碼環境、樣例工程和豐富的數據集,提供更多深度學習實踐機會,為我國老師與學生成長創造良好環境。
教育也關乎個人幸福,是公平、平等的。但事實上,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貧困地區上學難等問題長期存在。因而,在“達則兼濟天下”的道路上,教育是亟需解決的根本問題。
教師出身的馬云選擇為教師代言,發布“鄉村教師計劃”、“鄉村校長計劃”等計劃提供資金資助,以此吸引優秀教師與校長。同時,設立“馬云鄉村教育研究院”和“馬云鄉村教育人才培養基地”,以此培養更多教育人才。
技術出身的李彥宏,則選擇充分發揮百度技術優勢,帶動更多傳統公益項目數字化、智能化。例如,2018年百度公益基金會與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聯合發布了關愛貧困地區兒童和青少年教育的扶貧項目——“筑夢未來計劃”,以“科技+公益”手段,讓教育資源下沉,幫助更多孩子享受社會優質教育。
教育更關乎未來社會的進步發展。李彥宏、馬云等人熱衷于教育事業,本質是對未來的關切,他們體會過時代的變化,創造過時代的變化,更希望通過幫助教育事業,讓未來社會能夠朝好的方向變化。而這或許正是他們如此熱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