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邊縣已經組織了近700人的信息化培訓群。但剛建群之初,有人說,群主楊登驥老師如此賣力培訓,一定是收了不少宣傳費。
每當談及此事,楊老師都有幾分激動:“只要一線老師想要培訓,我也不收錢,不設門檻!培訓的全程費用,都由我自己承擔。”或許到了最后,沒有人去在意真相是什么。
一開始,部分參訓老師對新技術和新的教學方法未能完全理解,常常把問題拋在群里。“班主任”們就要及時出來解答。
“只要她在的群,一條疑問都沒落下。”參與培訓的陳老師頗有感觸:“記得印象最深的一次,我和楊老師一起搭乘火車。她幾乎全程拿著手機,一條條回復學習群里的問題。”行動代替解釋,堅持把眼前事做好,大概是楊老師應對謠言的最好辦法。
在組織培訓上,楊老師確實有著一股高度負責的勁兒。她要確保老師們把知識點都弄懂了,安排他們參與線上考核,再指導他們開啟中階培訓、高階培訓……似乎這樣一輪下來,幫助老師們順利“畢業”,她才感到完成了作為群主的使命。
(楊老師參加西南教育先行者研討會)
課堂上,楊老師支持漁門中學的孩子們去摸索信息技術。
“你們要知道外面正在發生,也要好好學習這些新的技術。無論將來做什么工作,只要思維不落后,技術能力都領先,就都能夠把它干好。”在楊老師的鼓勵下,放暑假,一些孩子學會了在網上幫家里賣農產品。
“網絡時代了,一味的禁止孩子用手機、用電腦,適得其反。不如引導他們用信息技術查資料、學習。”
漁門中學,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鹽邊縣的漁門鎮。蜿蜒的山路,讓這座小鎮通往城市的路變得漫長。
從鎮里到縣城,乘車將近3小時。從鹽邊縣到成都,車程將近10個小時。
為讓當地教育跟上信息化的步伐,從2016年開始,鹽邊縣教體局在全縣的主要校區每間教室都統一配備了大屏(希沃一體機)。
即使大屏安裝了近三年,幾乎沒有老師真正會用,最多也只是在上面寫寫畫畫。由于地域偏遠,對于這里的老師來說,想要外出培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聽說一臺機器貴重,老師們既好奇又小心翼翼,怕學生弄壞,課后讓學習委員把它緊鎖。
就在2018年的7月,教書20多年的楊老師終于等到一個機會。有老師在教師群錯發了二維碼,楊老師掃碼后進入到全縣的新媒體新技術培訓群。
不巧的是,培訓報名已結束,組織方委婉地告訴楊老師,這次的學習人數有限制,希望她可以等下一次培訓。
“我教學20多年了,從來沒有學習的機會,很多很多設想沒法兒實現。 ”大屏讓她看到了設想成真的希望。
培訓內容是一體機的基礎知識,包括交互式課件、課堂管理軟件、傳屏軟件的應用。
隱藏、擦除、克隆、放大鏡、拍照投屏……楊老師發現,那些看著像變魔術的操作,原來都可以在大屏(希沃一體機)上實現。
不管組織方如何勸說,楊老師也不想放棄這次機會。“每天他們發視頻學習任務,我都在電腦上一遍一遍去操作,盡管有些知識點我還理解不住。”
也許是被老師的熱情打動,領導和組織方協商,允許楊老師作為“旁聽生”參訓。
回顧學習經歷,楊老師顯得有些不好意思:“別人一節課吸收了的內容,我可能得花大半天。”安裝、打字、制作動效……以前她幾乎不用電腦,也沒有制作PPT的經驗,面對交互式課件顯得有些苦惱。有一回做課件沒有了鼠標,她感到手足無措,一時竟不知如何操控筆記本電腦。
但這并沒有阻擋她學習的熱情。 “晚上回家才能接觸電腦,所以白天走路都在想課件怎么改,吃飯時就上希沃學院聽課。”楊老師每天6:20分起床去學校,晚上23:00回到家,對著電腦學習至凌晨2:00,休息。6:20早起。每天如此往復。
自她開始學習信息化教學之后,丈夫和孩子單獨出游的時間,從未超過一天。“就怕媽媽只顧著學習,忘記吃飯,得有人照顧她。”她上大學的小孩說。
楊老師嘗試應用信息化教學后,初三(11)班的孩子第一次發現,原來數學課這么好玩。他們在大屏上用希沃白板的圓規作圖,不到10秒,一個圓就畫完了。
“我鼓勵孩子們去摸去碰大屏,現在他們都不愛寫黑板字了,對數學課更有興趣,對學習信心十足。”
孩子們學會自行探索大屏的“奧秘”,操作甚至比老師還熟練:為語文老師調出古詩詞資料;為英語老師打開英漢字典;幫助老師保存錄屏文件……
現在,學習委員不會為沒看好設備而被老師罵哭。因為意識到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孩子們開始自發保護大屏。
不知從哪天起,班上的大屏再沒有上過鎖。
(楊老師在培訓)
教育信息化2.0行動如火如荼,楊老師感受到,全國上下正經歷著一場教育信息化帶來的教學革命。她計劃在本縣做信息化教學的入校培訓,首先動員本校老師學習,先后做過兩次培訓,然后著手聯系周邊學校。
幾番聯系,楊老師獲知惠民中心校、國勝學校、箐河中心校有培訓需求。她提前到學校踩點,才放心在約定時間正式培訓。這樣組織下來,一次線下培訓至少耗時兩周。
(楊老師進行入校培訓)
有幾次,她主動聯系當地學校老師、領導,說明來意后,得不到對方的明確答復。有時校長推給了主任,主任推給老師。
“這是可以理解的。”在當地從事教師培訓工作的柯老師表示,不是所有學校都理解或選擇信息化教學的方式。
“太慢了。”
受希沃學院的線上訓練營啟發,楊老師拉上幾位老師,開始籌備組建本縣的微信學習群,期望加快信息化教學的普及。
“我可以把我的知識技術傳遞出去,校外的老師又可以培訓他所處區域的老師。”楊老師說。“到了最后,學習是全國性的,不再拘泥于一個學校或者一個地區。”
培訓如期開展。
5月,鹽邊市電教館館長知悉了信息化培訓的信息,并表示支持,立即在全縣下發通知,陸續吸引700多位老師參加。
希沃杏壇計劃是希沃教育研究院發起的全國教師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能力提升項目,認證為希沃杏壇三星導師,意味著他們成為本區域信息化教學的骨干教師,具備組織培訓的能力。
隨著第一期、第二期培訓接踵而至,在楊老師的幫助和鼓勵下,上進好學的老師們考過希沃杏壇計劃,上傳大作品審核通過。好幾位老師脫穎而出,成功從高階訓練營畢業,一躍成為區域信息化教學骨干。楊老師希望能夠帶領更多老師沖刺杏壇計劃的線下研修,去進行三星導師認證考核。
而她自己也沒有想到的是,一經啟動,線上培訓就像一張無形的網,觸達至鹽邊縣各個地區的老師,在短短幾個月中迸發出驚人的力量。
周一的6點20分,楊登驥老師從睡夢中醒來,第一件事情,就是拿起枕邊的手機,看看教師培訓群里的提問。
“如何能夠實現蒙層和隱藏功能?”最后一個問題停留在凌晨的1點,作為群主的她昨夜也作了回復。
放下手機,洗漱完畢,楊老師準備起身到漁門中學,看看初三孩子們的早讀情況。
培訓群里的老師可能并不知道,組織著鹽邊縣700多位老師培訓、建立了11個信息化教學培訓群的楊老師,在一年前,還是一名未接觸新媒體新技術、甚至不會制作PPT的普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