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么一個人,他是無數中國人成長過程中最大的競爭對手,是無數人被家長“鐵血教育”時用來當正面典型的學習榜樣,是無數次在家人聚會時讓自己抬不起頭的隱形宿敵,這個人就是大人們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但是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當無數人都在對這種“比較激勵”表示抗議的時候,去看看真正的“榜樣”是如何長大的,或許會發現,在這個“比來比去”的江湖,最厲害的不是“別人家的孩子”,而是家長。因為就算是李彥宏這種終生學霸、互聯網巨頭,回溯過往,也會有一段被罰站、被胖揍、被老師怒懟的少年時代。
原來,李彥宏小時候很調皮,上小學第一天就因為跟同學打架還不承認錯誤被班主任攆回家去。直到后來因為成績好,老師表揚得多了,才不好意思搗亂,慢慢變成一個三好學生的。
而被老師懟,而且是留學美國時被教授懟,這件事就更讓人驚訝了。畢竟能在90年代去國外讀研究生的學生基本都屬于“別人家的優秀孩子”,這樣的李彥宏為什么會被老師diss呢?原來,這位百度的 CEO 在當時還是一位英文都說不流利的中國留學生。當時他申請了計算機圖形學研究生項目,在面試時,一位教授問他:“你們中國有計算機嗎?”聽到這個問題,李彥宏感覺甚是詫異。多年之后,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的董事長兼CEO的李彥宏,在回憶這段往事時還不禁笑著說道:“我那時非常尷尬,當時我就想,終有一天我會向他們證明中國也有非常強大的計算機產業。”從他今天在互聯網、人工智能領域的成績來看,他已經實現了當時發的愿。想必當年懟他的那位老師也一定早就對李彥宏的影響力有所了解,不知道他會不會為當年對李彥宏的冷漠感到遺憾。
李彥宏的過往故事,或許讓你對“別人家的孩子”多了一重認識,沒有誰的成長路是一帆風順的,看上去成績斐然的背后必然也有一個逐漸成長的過程。所以下一次當你教育孩子說“別人家的孩子”或是被家長用來和“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時,或許可以多想想這個名號背后的復雜性,真正去學習成功之人的成長路徑,而不只是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