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開年以來,全球的商業航天界就持續爆發激烈競賽,造火箭、發衛星等動作不斷,使得2019年被不少網友稱為互聯網公司的【太空之戰元年】。然而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在亞馬遜、Facebook這些大企業入駐太空賽場的多年前,國內已經有企業家瞄準了這塊充滿未知和可能性的空間,他就是百度CEO李彥宏。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的李彥宏,早在2014就在政協提案里提出國家應“鼓勵民營企業進入火箭、衛星發射等航天領域,提升我國航天產業國際競爭力”。這個提案也成為許多媒體評述民企在航天領域的一個標志性事件。
李彥宏在提案中表示,近年來我國航天事業發展迅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成績,對相關產業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產生了巨大的帶動作用。但是,中國航天與美俄歐等世界先進水平仍有不小差距,甚至在某些技術領域還落后于日本。
針對這樣的產業現狀,李彥宏提案建議國家相關主管部門一方面通過政策修訂簡化火箭、衛星等的研制、生產與發射審批流程;另一方面鼓勵民營企業開展火箭、衛星等的研制、生產和發射業務,加深航天事業對民營企業的技術和人才開放,鼓勵支持民營企業與國有航天企業的合作,推動航天產業發展,促進航天技術在其他領域的應用,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
李彥宏的這一次呼吁,也代表了他背后正在升起的民營航天力量。2018年10月,我國第一枚民營運載火箭在酒泉發射,距離李彥宏的提案僅僅四年。雖然這次發射最終失利,但仍然可以展示出眾多民營企業在其中投注的精力和資本。而民企航天隊伍的實踐和經驗,也將成為進一步推動這個事業發展的動力。
當然,造火箭不僅僅具有經濟意義和科學價值,它背后承載的也是人類自古以來延續的航天夢。從1961, 27歲的前蘇聯宇航員尤里·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飛船,完成人類第一次征服太空的壯舉至今,人類完成了數次探索太空、發現宇宙的旅行。而世人對太空的了解也不再像過去那樣狹隘,太空農業這類計劃的實施就在演繹著人們更寬闊的想象力。
中國在各個領域后來居上、后發制人的先例已不鮮見,雖然國內民營火箭事業創業未半,但有一批批關心航天、專注研發的企業,大寫的“中國航天”或許已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