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一番“聯想路線走錯了”講話在IT領域引起了關注。并且倪院士拿了華為和聯想進行對比,認為“華為聯想這30年來猶如龜兔賽跑,在1988-1995第一階段,聯想的‘技工貿’勝過了華為的‘貿工技’,從1996-現在第二階段,華為的‘技工貿’勝過了聯想的‘貿工技’”。
“了解倪光南和聯想的人知道,當初倪光南之所以與聯想分道揚鑣,其根源就是與柳傳志在“技工貿”還是“貿工技”上的分歧。當時身為聯想總工程師的倪光南固執的認為聯想應該走“技工貿”路線,并且因此離開聯想。”
現在看,倪光南院士這兩天的這番講話顯然對于30多年前的舊事還是沒邁過去。那到底倪院士的執拗是否正確呢?
生存還是發展?
倪光南與柳傳志分歧的具體時間已經很難考證,但據后來的報道,其大致的時間點應該是在1994年底,也就是倪院士本次發言中,第一階段與第二階段的過渡點。當時按照倪光南的設想,聯想應該對標國際上的英特爾,全力開發芯片等核心技術。
而當時的情況是:CPU市場英特爾一家獨大,AMD通過稍微低廉的價格勉強分羹,IBM(代工)和Cyrix的CPU則憑借更加低廉的價格夾縫中求生存,以至于后來Cyrix不得不賣身IBM以自保。而在當時的情況下,研發自己的芯片不僅投入巨大,就算研發成功了,在技術上也很難與英特爾、AMD競爭,甚至與Cyrix也沒有對比性。
倪光南當時技術為先的理念固然沒錯,但在時代的背景下,連IBM這樣的巨頭都是在收購Cyrix之后才擁有真正屬于自己的芯片生產線,聯想大手筆在技術領域的投入很可能會拖垮公司。要知道,即便10多年后,聯想收購IBM PC部門,在當時也被認為是一個“蛇吞象”的舉動。IBM尚且如此,更何況聯想。
筆者認為,在當時的背景下,聯想的生存比超前發展的思路更加重要。如果按照倪院士的思路來,也許聯想這個明星企業現在已經不復存在了。
一個時代的錯位
記得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某個著名的管理方面教授曾經調侃當時中國的企業效率。認為當時的企業存在管理與決策上的嚴重錯位,從而導致了生產力低下。該教授形象的說,當時的企業是“高層干中層的事,中層干底層的事,而底層的員工和老百姓則是喝著啤酒、吃著炸醬面討論國際大趨勢和美國總統克林頓的性丑聞對全球化經濟的影響”。話雖然簡單,卻著實點睛。
當時,倪院士在聯想的職務是總工程師,對于技術帶頭人而言,如何在現有條件下盡量的提升技術沒問題。但在“技工貿”還是“貿工技”的企業戰略和生存問題上指手畫腳,就有些越界了。
當然,技術思維與商業思維從來不是絕對統一或者對立的,也沒有絕對的對錯。在對的時間,讓專業的人去干專業的事情才是最關鍵的。
聯想是錯過還是得到?
倪院士總喜歡拿華為與聯想做對比。但其時我更愿意把當時的明星企業都放一起進行對比。記得當時的聯想、長城、方正、同創是齊名的四大品牌電腦商。而現在呢?南京同創已經泯然眾人,長城、方正也基本很少聽到聲音了,只有聯想,還能在全球的PC市場一枝獨秀,這未必不是一種成功,也說明了聯想的戰斗力。
同樣,曾經在中關村體量比聯想還大的兩通(四通、信通)兩海(京海、科海),現在一樣無法與聯想相比。對于聯想而言,它已經超越了同時代的絕大部分企業,這本身就是戰略的成功。
倪院士的“技工貿”從理論上說沒錯。但就像為什么講金融和證劵的教授還要靠教書為生一樣,做永遠比說更難。如果靠說就能把控一切,金融教授們早就靠炒股發財致富了。對于倪院士,此理相同。
華為就是完全的“技工貿”?
倪院士心里肯定認為華為就是“技工貿”的代名詞,也是他的理論正確的依據。但是,真如此么?我記得華為掌舵人任正非在06或者07年的講話曾經提出,當時華為創立了18年,但沒有一項原創發明。這個時間比倪院士口中的第二個階段晚了10年還掛零。說明了什么?
也許不少老技術人員還記得,華為最初的網絡路由器、交換機等產品的型號與當時的思科極為相似,為什么?其原因就是當時思科的系統集成方案已經被廣泛接受和普及,華為要想通過產品切入市場,就必須遵循當時人們的使用習慣,讓自己的產品與市場習慣無縫對接。
當時,思科的體系相對完善,CCIE、CCNP、CCNA等認證得到了整體市場的青睞,其考取的難度堪比考清華北大常青藤,甚至當時整個中國(或者是亞洲)只有200多個CCIE。其背后是思科通過廣告返點模式在普及自己的商業化體系。而華為的做法是時代的妥協,更是市場的規律。
為什么華為不建立自己的體系,用自己的產品型號?沒其他原因,生存比臉面更重要。在這個時候,“貿”比“技”更實惠。而后,華為有了更大發展和積累了更多資金后,才有了現在的華為。為此,甚至現在思科方面還在揶揄華為。
所以,“技工貿”也許是個永恒的理論,但要看時間和空間。 倪院士賴以為標榜的華為尚且如此生存為先,倪院士的理論是否適用當時的聯想也就另說了。
當然,那個時代其實也不乏“技工貿”的實踐者。曾經國內電信四大巨頭“巨(龍)大(唐)中(興)華(為)”中的巨龍和大唐就在整個中關村還全是中間商賺差價的時候,就舉起了技術大旗,用巨額資金押寶技術,甚至在行業標準上與國外巨頭掰手腕。但是結果呢?現在還有多少人記得巨龍和大唐?是否就和還有多少人記得倪院士一樣?
30多年前的一次分歧,讓倪院士耿耿于懷到現在,單純從這點的格局上說,其實倪院士也許并非商業領袖的最佳人選。
當然,時代與技術都在進步,現在的聯想、華為也都具備了世界級的實力。如果倪院士不是糾葛于30年前的小過節,而是利用自己超前的眼光與卓越的學術理論幫助聯想、華為們更進一步,也許對于倪院士和中國的企業而言都是一件幸事。
做永遠比說難的多,希望倪院士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