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8全球供應鏈論壇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順利舉辦。本次論壇主題為物流科技與智能供應鏈,普洛斯CEO梅志明、京東物流CEO王振輝、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李效良教授、鮮易集團副總裁黃振平等30余位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企業領袖和頂尖學者,共同探討科技賦能供應鏈的前沿趨勢和未來版圖。
作為領先的生鮮產業互聯網平臺,黃振平在企業案例論壇中對未來數字化所帶來的變革進行了精彩剖析,分享了《生鮮產業互聯網的數字化平臺戰略》案例,深入解讀了產業互聯網數字化平臺戰略與發展路徑。
鮮易控股集團副總裁黃振平
中國將迎來數字化智能時代。在這個時代,渠道將變得無所不在;營銷變得越來越精準;品牌在變革,從十年前B2C現在慢慢變成反向定制C2B,從大規模生產、大規模分銷到消費者驅動品牌。這些都涉及到整個產業的數字化變革,如何構建產業數字化平臺?以滿足不斷變化的用戶需求。
黃振平指出,產業互聯網的核心是建立在數字化技術基礎上的新型供應鏈業務網絡,源于數字化技術,基于產業生態的最佳實踐與管理創新的融合。他認為未來的生鮮智慧供應鏈將建立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和區塊鏈技術至上,依托于產業鏈資源,打通端到端節點信息,優化供應端和物流網絡,再結合大數據挖掘和市場洞察,從根本上提升用戶體驗,降低生產成本,大幅提升生產和交易效率,最終實現商業盈利。由于生鮮產業鏈涉及到的業務主體、利益主體比較多,結合鮮易實踐探索,生鮮產業數字化供應鏈發展大致分三個階段推進:第一階段資產數字化在線,其中包括人、車、貨、倉、裝備、生產物理信息透明;第二階段業務流轉細分場景化可視,結合產業平臺上自有供應商、制造商、承運商、分銷商、零售商五類主體服務對象,基于訂單全流程業務(訂單調度、配貨裝車、車輛在途、到達交付、結算閉環)的業務場景,121個細分業務環節,對各個業務主體業務流轉信息實現精細化、透明化管控;第三階段產業全鏈條透明化集約,這是站在更宏觀,更長遠的角度看問題,一定程度上,達到此階段是數字供應鏈發展的終極形態。
以下是演講全文摘要:
大家下午好,我是鮮易集團黃振平。很榮幸站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講堂,借2018全球供應鏈高峰論壇之際,與大家分享與交流。在過去的一天里聆聽了行業內眾多知名企業家與大咖們的觀點與見解,深受啟發,更受益匪淺。我們能感受到在全球供應鏈協同到來時刻,數字化變革帶給時代的勃勃生機與力量。今天我分享的主題是《生鮮產業互聯網的數字化平臺戰略》,解析生鮮產業互聯網平臺構建過程中的一些路徑及經驗,希望能拋磚引玉,給行業一些實踐參考。
說到產業互聯網,這個詞其實早在2013年就已經提出,但之前大家的探索多聚焦在消費互聯網領域,直到上個月騰訊董事會主席馬化騰提出了騰訊下一個十年的方向是擁抱產業互聯網,這個話題現在又開始炒的有點過熱。回顧上一個十年“消費互聯網”的流量之爭已經基本到頂,眾多細分行業如社交、視頻、游戲、直播等已經形成穩定的競爭格局而難以突圍。發展到今天消費互聯網基本沒有了增量市場,絕大部分都是存量市場,而下半場巨頭在B端“產業互聯網”的爭奪已經開啟。但產業互聯網的核心又到底是什么呢?我們看到很多企業界、學界、協會和個人討論了很多,總結了很多,但總體處于理論階段,從我們的實踐看這個核心一定是建立在數字化技術基礎上的新型供應鏈業務網絡的構建,充分去應用數字化技術來改造和優化現行的產業鏈條,打通端到端節點信息,從根本上提升用戶體驗,降本增效,最終實現商業盈利。這里我提到一個前提,就是產業互聯網平臺的構建要素是產業基礎,離開對產業的認知、理解與積淀,產業互聯網無疑是空中樓閣。這里面,結合個人多年的產業互聯網實踐,與大家共同分享。
一 、產業互聯網,需扎根產業,生態協同
我們從近期生鮮行業內多起融資并購看,包括正大集團投資九曳供應鏈,溫氏布局食品終端市場等,產業鏈協同發展與升級,已經成為了必然的趨勢。首先,“聚焦產業+生態協同”的模式已經越來越被認可,并成為企業發展的新的增長點。從鮮易自身發展來看,扎根產業,生態協同,繼而打通一、二、三產協同發展并構建閉環生態系統已經成為了服務好客戶的必然之路。我們認為構建生鮮產業互聯網平臺,首先需要有實業或產業的基因,并在產業鏈條上進行系統化、結構化、數字化的服務能力布局。這里需要額外跟大家分享的是,從產業鏈條來看,僅僅切入交易是不行的,這是一個長期的誤區,以為GMV做的越大越能產生臨界點,這在消費互聯網的1.0時代基本成立。但發展到B端產業互聯網,首先是需要做好服務或服務解決方案,而不僅僅是交易;其次應該先立足存量市場,聚焦核心品類,而不是全品類,不斷的從細分市場和細分區域切入,這樣逐步的起規模和不斷獲取平臺數據。只有全鏈條的服務逐步成熟并形成服務能力的壁壘,衍生的盈利模式自然會水到渠成。所以需要強調的是產業互聯網本質是服務平臺或賦能平臺的構建,而這個構建我們不是純粹追求自己強大,而是鏈接有更多的力量來服務平臺上所有的受眾。從生鮮產業平臺來看,幾個核心的產業生態布局是必不可少的,這里面跟大家分享下生鮮產業需要完成的一些生態布局。
生鮮云倉
生鮮行業受互聯網滲透越來越大,以前是大規模流通、大批存儲,現在通過線上不管是2B還是2C的業務顯得碎片化、多頻次、小批量,客戶需要的是能夠幫其解決全國銷售的體系,鮮易目前在全國已經布局了3大平臺化園區和25個城市前置溫控基地,云倉網規模達到1960萬M3,能夠為生鮮電商和生鮮零售企業提供基于生鮮云倉的B2B和B2C綜合冷鏈物流服務。
冷鏈運輸
冷鏈運輸的網絡化一定基于生鮮云倉體系而建設,因為冷鏈不像常溫物流可以隨時隨地匹配、卸貨、裝貨,冷鏈的車貨匹配一定是基于生鮮云倉的體系來完成,依托生鮮云倉構成網絡化。鮮易目前基于生鮮云倉打造的干支線運輸線路達1000多條,整合完成了社會化冷藏車5000多輛,能夠覆蓋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布點結網,鏈網成面,可實現“一點接入,全網服務”,這樣結構化、網絡化的布局是做好生鮮產業交付的基礎條件。
多業融合
構建生鮮產業互聯網平臺,除了網絡化,結構化的倉運配布局,建立從源頭到終端全產業鏈的供應鏈平臺是服務一體化客戶的基礎,從上游的畜牧養殖、生鮮加工到集采分銷、冷鏈物流多業融合,眾品食業與牧易通聯動,提供農牧解決方案;鮮易網與鮮易通聯動,提供生鮮食品交易方案;鮮易供應鏈與冷鏈馬甲聯動,提供生鮮交付方案,通過線上與線下的多業融合,才能為客戶提供高效、便捷的生鮮供應鏈解決方案。
二 、產業互聯網,比拼的是供應鏈的整合和鏈接能力
從目前來看,我們判斷互聯網的下半場,一定是“產業+互聯網”,這已經不是趨勢而成為了一個現實,在農業和生鮮食品的領域,鮮易基于既有產業資源搭建了垂直于生鮮品類的B2B交易平臺—鮮易網和基于冷鏈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冷鏈馬甲。為下游的次終端渠道提供生鮮全品類的一站式流通加工、冷鏈物流配送、360集采分銷、國際集采貿易等一體化綜合服務。
首先,用戶可以在平臺上不限量的采購與尋求服務,而傳統貿易商服務能力有限。
其次,用戶在平臺采購,既可以送到倉庫,也可以送到其各級批發市場及終端門店,用戶不需要再另外找冷鏈物流服務商。
第三,平臺與眾多銀行機構基于供應鏈平臺的合作,同時為上下游客戶提供金額授信服務,提供一體化的供應鏈金融服務。
我們認為生鮮產業互聯網最終比拼的是供應鏈的鏈接和整合能力,且這個供應鏈一定是去中心化、服務是一體化的、商流+物流雙輪驅動的數字化平臺模式,由于生鮮屬性相對比較特殊,所處的冷鏈物流也是比較窄的物流細分領域,在未來比較難存在完全獨立的第三方冷鏈物流平臺,一定是商流帶動物流或雙流運營的綜合模式。生鮮產業互聯網構建的一體化服務模式,首先在產業鏈上游,利用B2B生鮮交易模式整合產業鏈資源,通過集成數據以銷定產的反向供應鏈模式,消除產銷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幫助農戶、合作社、加工企業突破區域限制,構建覆蓋全國市場的流通渠道,在交付服務環節,不僅僅給用戶提供基礎的倉運配業務,還提供從產地到銷地,從銷地到消費者手中,全程的一體化冷鏈服務。而對于目前火爆的生鮮新零售,鮮易的實踐認為,生鮮需求下的關鍵瓶頸在于供應鏈的快速響應,而快速響應一定在于一整套的后端服務能力,即產業服務的交付能力,包括商品采購服務體系、多溫的物流交付服務體系等。
三 、以技術驅動,構建生鮮產業互聯網數字化體系
生鮮產業和信息化、數字化息息相關,時代變化得很快。信息化到底是什么?大概十年前,信息化只是工具,在大部分人的理解里,信息化是辦公自動化、office、Windows,這是十幾年前這個行業對信息化的理解,人們認為它只是個輔助工具。現在,我們都知道信息化已經上升到企業戰略層面,每個企業都知道信息化的重要性,沒有信息化就沒有未來。但到底什么是信息化,我想講的是,真正的信息化是企業未來的出路,真正的信息化是由點到鏈的變化。鮮易作為一家橫跨生鮮行業一二三產的平臺型公司,依靠20年以上積累的豐富行業經驗,我們核心聚焦從源頭到終端每一個業務場景,通過的標準化服務能力來支撐生鮮行業全供應鏈服務平臺建設,我們大致規劃了三個階段來推進生鮮產業數字化的深度融合協同發展:
第一階段資產數字化在線,其中包括人、車、貨、倉、裝備、生產物理信息透明,在此,我們已完成了1960萬m³的冷庫實時溫度在線、貨物實時在線,3.8萬輛冷藏車的溫度實時在線,做到內部生產物理信息透明;
第二階段業務流轉細分場景化可視,結合平臺上自有供應商、制造商、承運商、分銷商、零售商五類主體服務對象,基于訂單全流程業務的包括訂單調度、配合裝車、車輛在途、到達交付在內的四大業務場景,121個細分業務環節,對各個業務主體業務流轉信息實現精細化、透明化管控,就此,我們已經打通了倉運配一體化全程訂單在線、溫控在線;
第三階段,通過產業全鏈條透明化集約,創造生鮮產業體系的長期的社會價值,這是站在更宏觀,更長遠的角度看問題,一定程度上,此階段是現代化透明供應鏈追溯發展的終極形態。另外,在產業互聯網數字化平臺建設中,數據的采集、處理、和應用三個關鍵需求,也是平臺的三個核心能力。首先,我們要有統一的數據接入能力,具備不同廠商的設備數據接入能力。比如,冷鏈園區企業在建設過程中,普遍面臨制冷、安防、車輛、環保等不同設備廠商的不同協議的數據統一解析采集的難題,這需要我們通過物聯網平臺的智能數據采集硬件終端,不斷沉淀不同協議的解析能力,一站式的快速實現復雜的設備層數據采集能力;其次,統一的數據處理能力在具備了統一數據采集的能力之后,接下來面臨的是物聯網場景下有別于傳統離線式大數據分析處理的實時數據處理能力。最重要的,統一的實時數據處理能力提煉出了關鍵的作業指標,扎根場景,聚焦供應鏈關鍵節點效率提升、溫控保障的面向終端用戶的平臺應用業務價值能力。
我們目前有幾百人的IT技術團隊,我們仍在不斷地完善我們的ERP,OMS、TMS、WMS、BMS等系統,把所有的信息鏈串起來,把所有的業務流程串聯起來,讓這條鏈上的不同角色使用不同的數字化系統,保證整個數據從生產的源頭開始就不斷鏈地向下傳遞,這是生鮮產業不可缺少的一環。而突破數字化壁壘的經驗來自于每一個環節的深耕細作,來自于大量的實踐,來自于我們在下游的千千萬萬個制造商、經銷商、承運商等,通過實踐告訴我們怎么做才是最恰當的方式,目前我們的系統仍舊在不斷的優化迭代過程中。
四 、效率與成本是衡量產業互聯網平臺的標準
效率和成本是供應鏈的天然核心,也是產業互聯網最終價值所在,時間和溫度保障是生鮮行業的最重要訴求,誰的效率高,誰的成本低,誰的客單量利潤就高,誰的全程溫度保障到位,配送時間最短,誰在用戶中的口碑就最好。我們以鮮易為例,基于物聯網平臺技術打造的企業級標準化冷鏈信息平臺— “透明供應鏈物聯網云平臺”,通過平臺能為用戶提供標準化數字運營服務能力,鮮易的訂單全流程在線、運輸過程透明可視化,指的是精細化管控訂單的每一個環節的溫度、時間數據,以運單為例,“透明供應鏈物聯網云平臺”將訂單全流程成歸納為三大業務環節,十二個業務場景,通過物聯網智能終端自動觸發技術,避免人為干擾,豐富采集節點數據,反映真實場景溫度監控映像,同時依靠鮮易供應鏈積累的運營能力,建立完善的企業標準,對車輛各節點之間的執行效率標準及溫度達標標準進行數據分析驗證,例如:供應鏈園區配貨裝車環節(車輛進園——月臺停靠——出庫裝車——出庫確認——發車通知——車輛出園),幫助用戶實現全程追溯及管理權責劃分,挖掘出效率低下及溫度達標率低下的場景,同時,為平臺用戶提供節點效率價值的優化解決方案,優化供應鏈服務品質,提升服務效率。
另外,我們目前通過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的技術手段,很好的實現了全程車輛、冷庫以及其他相關硬件的實時數據在線。通過人工智能,對車輛在途路徑優化、溫度時效預警判斷等方面進行了有效的支撐,各個系統的聯動,貨物在運輸途中時可隨時調取溫度、位置信息,運輸完畢后還可以查看全程的溫控和位置信息,每一個環節都可以在手機端、PC端的ERP、WMS等系統上進行查詢。另外,更重要的是,生鮮冷鏈的數字化業務的實際的應用場景并不僅僅是車聯網、庫聯網的業務應用,鮮易基于數字化平臺,實現了包括環保、能耗、制冷設備等更多企業的物聯網設備數據的統一在線采集,以滿足生鮮透明供應鏈全場景多業務的異構數據統一采集、統一處理、統一服務的業務全場景,數據全流程,保證生鮮端到端交付的全流程閉環服務保障能力建設。“生鮮產業互聯網平臺的最終的目標就是要通過數字供應鏈服務體系建設,實現貫穿一二三產業的閉環產業結構升級”。
五 、科技+產業金融+數據平臺是產業互聯網的最終形態
通過剛才的分享,我們基本上理清了生鮮產業互聯網平臺構建的發展脈絡,即通過數字平臺來整合內外部資源和發展生態化的標準服務能力,讓數據服務成為我們不斷提升和優化能力的基石,繼而構建新一代商業模型和服務場景,可以預見未來的數字化平臺一定是建立在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技術之上,依托于產業資源,打通端到端節點信息,繼而進行資產數字化、在線化、智能化配置,而科技+產業金融+數據平臺是產業互聯網的最終形態之一。
以上是我們在打造產業互聯網平臺的部分實踐。由于時間原因,還不能完整的進行分享,我們相信未來的生鮮全產業鏈用戶及終端消費者必將沉浸在科技營造的數字化平臺服務體系中,為此,我們將最大限度利用不斷進步的科技創新,來保障生鮮食品新鮮、安全、及時的交付的終端消費者手中,讓老百姓吃的放心!
最后要分享的一句話是,技術創新是產業變革的最大驅動力,隨著物聯網和5G的發展使得萬物智慧互聯,一定會為傳統產業帶來深刻的變革,鮮易將會繼續堅決的投入技術研發,推動構建生鮮產業數字化生態系統,讓我們在不久的將來,共同見證數據驅動的產業互聯網時代的到來。
謝謝大家!
人物簡介
黃振平:鮮易控股集團副總經理,集團副總裁,曾任職蘇寧易購高級總監、正邦集團互聯網總裁等。在產業互聯網領域商業模式創新、產業電商平臺、現代供應鏈管理以及信息系統平臺、物聯網及企業數字化融合創新等方面具有獨特的見解與實踐。曾參與多個業內知名平臺公司創建,具有豐富的產業+互聯網平臺管理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