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世界知名管理咨詢大師拉姆·查蘭命名的“拉姆·查蘭管理實踐獎”于10月26日,在《哈佛商業評論》舉辦的2018中國年會上揭曉。迅雷集團憑借近年來在戰略轉型上的巨大成功,一舉拿下管理實踐獎優秀案例和戰略轉型實踐獎兩項大獎。迅雷高級副總裁孫小濱登臺領獎,并就企業的戰略轉型的要點和注意事項做了深度分享,為在場嘉賓帶來了一場酣暢淋漓的思想盛宴。
孫小濱說,迅雷曾是國內最成功的互聯網公司之一,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卻掉隊了,基本失聲。從2015年開始,迅雷重新思考戰略方向,并堅決進行轉型,終于慢慢在市場上再次發出自己的聲音。在這一過程中,迅雷總結出企業戰略的四大核心邏輯。
邏輯1:要符合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孫小濱說,轉型不是推倒重來,而是在已有的地基上蓋房子,“在選擇自己要做什么的時候,其實還是看自己的根基是什么,比如蓋樓根基已經打好了,我們就不能隨著自己的性子來蓋其他的形狀的樓出來。”企業轉型首先要考慮的,就是自己原本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然后據此決定轉型方向。
那迅雷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呢?孫小濱篤定地說,就是P2P技術。迅雷一直都是家技術導向型的企業,不但崛起是依靠核心技術,現在也依然有80%的員工是研發人員。迅雷的核心競爭力,就是P2P技術。
這個技術延伸至業務層面,就是共享計算和區塊鏈。這兩個方向一是符合產業發展趨勢,前景明朗且廣闊;其二是與迅雷的核心優勢天然相關,所以在2015年選擇轉型方向時,迅雷最終選擇了區塊鏈和共享計算。
這一選擇的正確性也得到了實踐的驗證,目前,迅雷的共享計算已經對云計算的未來發展產生了變革性的作用,而在區塊鏈領域,迅雷的成就更大,構建起了全球領先的區塊鏈平臺——迅雷鏈。
邏輯2:要走在時間的正面
何謂走在時間的正面?按孫小濱的解釋,就是順勢而為,企業的轉型方向,是不是跟時代的發展大勢保持一致。依然與蓋樓一樣的道理,雖然都是萬丈高樓從地起,“但你蓋在一個山溝溝,和一個已開發成熟的地方,是大不相同的。”
迅雷做P2P是不是走在時間的正面呢?孫小濱回憶說,在當時的情況下,P2P技術方向是遭受了一定質疑的。因為行業和學術界都認為P2P技術已經走向沒落,比如2008年后,P2P相關的新論文就很少了,這說明技術在發展上出現了一定的停滯。
但迅雷經過深度思考認為,隨著萬物互聯的浪潮,P2P技術一定會迎來一個新的爆發點。因為聯網的事物越來越多,數據計算、存儲和傳輸的成本將呈爆發式高速增長,此時P2P技術的優勢會逐漸得到凸顯。
事實也確實如此,人工智能、自動駕駛、5G甚至是4K高清內容這些新的領域,都對數據傳輸的需求有了爆發式的增長。孫小濱舉了自動駕駛的例子,他說自動駕駛需要高清、詳細的地圖作為支撐,這些數據如果依靠傳統傳輸方式的話,傳輸速度可能要達到1G/秒才勉強夠用,這明顯是不可能的,最好的辦法就是使用P2P技術。
邏輯3:使整個生態鏈受益
生態鏈的每個環節同等重要,企業轉型不能只對自己有利,而其它參與方無利甚至有害的事情。孫小濱很坦率地提到了迅雷的教訓,2009年時,迅雷可以算是中國版權最大的分發平臺,坐擁4億多用戶,月活躍用戶破億。但當時迅雷沒有照顧到生態鏈的上的合作伙伴,無論是版權方,還是內容分發方,還是用戶,他們的利益迅雷都沒有考慮到,所以新任CEO陳磊就任后,才有了“還用戶一個想要的迅雷”的說法。
這讓迅雷教訓深刻。所以在戰略轉型時,他們非常注重對生態中各方的利益考慮。“是不是會有人因為我們做這項業務而受損,是不是有人因為我們做這個業務而受到傷害?”當最終答案是“沒有”的時候,迅雷才開始著手做這件事。
比如在共享計算上,普通用戶通過分享閑置帶寬獲得收益,變廢為寶;企業客戶則享受到更好、更便宜的云服務;整個社會則因此而減少了碳排放,環境得到保護;甚至就連電信運營商,都因此獲得了更好的用戶粘性。所以整個共享計算發展非??斓?,因為在鏈條上的所有人,都有收益的時候,大家就都愿意來幫助你發展得更快。
邏輯4:快速落地和迭代
談到這個問題時,孫小濱舉了近期一個很火的新聞做例子。西班牙巴塞羅那有座標志性的建筑“圣家族大教堂”,這個教堂圣從1882年起就一直處于在建狀態,至今仍未完工。修了快140年了,僅建成70%,而且近期還因為無證施工,被巴塞羅那市政府罰款2.85億元。
這樣“慢工出細活”的作品當然是偉大的,但卻不符合商業邏輯。商業需要的,應該是能夠快速落地,并在進行過程中不斷迭代修改的方式。更像是一個園丁打造花園,并不要先出圖紙、定標線,他只要去種樹種花,就會有一定的成績。然后再不斷修剪、移栽、補種,不斷完善,最終收獲一個完美的花園。
孫小濱將這種方式歸納為3句話:
·不斷的嘗試,不斷的改造;
·在建設中可以不斷改變想法;
·因勢利導,順應自然的改變而改變;
孫小濱在最后說,迅雷的轉型之路,也是這樣走過來的,并非一開始就設計好,然后亦步亦趨;而是在實踐過程中,不斷試錯,不斷調整,最終達到了今天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