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27日,2018易觀A10大數據應用峰會在北京如期召開,本次峰會以“數造未來 精益成長”為主題。來自國內外的大數據實踐者、資本掌舵人、企業家、技術大咖、運營專家、應用開發者以及知名媒體人齊聚一堂,共同討論和分享在數據驅動下的企業精益成長之道。
在10月26日上午舉行的精益成長主論壇上,易觀創始人兼CEO于揚先生做了題為《活出新生》的主題演講。演講主要回答了在經濟寒冬下企業該如何尋求新生以及具體解決之道。以下為其演講實錄: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主題,就叫《活出新生》。當我們把這樣一個題目拿出來之后,從比較長的時間跨度,我們會突然發現,這不就是在說我們自己嗎?這不就是講的易觀嗎?可能不少朋友知道,易觀最早是提供分析服務,幫助各行各業的企業們去尋找互聯網機遇,特別是幫助他們去發現在互聯網化過程中的問題。
不少客戶在使用了我們的服務之后,就開始提出,你們能不能提供更量化、能夠與企業的業務運營、產品用戶運營密切度高的聯系指標?更新的頻次能不能更快一點?能不能夠有更多自我查詢的機會?
以滿足客戶需求為目標,易觀不斷提供新產品和新服務
一直以來,易觀以滿足客戶需求為目標。2012年我們正式成立易觀大數據公司,也正是這一年開始,易觀開始做技術和數據儲備。2015年,我們為了滿足之前客戶提出的需求,推出了第一款易觀大數據產品“易觀千帆”,它的定位就是希望幫助大家,在移動互聯網用戶產品運營層面上,去掌握與行業、市場和競手的差別。
很多企業購買了我們大數據產品之后,又進一步對我們提出更多的要求。易觀提出了很多的問題,也量化了這些問題,但是作為企業具體該怎么去落實實施?怎么拉新、促活和轉換?怎么去提升留存?所以2015年,易觀又開始準備另一款新產品,我們自己將這款產品是定位為數據驅動的中臺,2016年我們一直都在打磨這個產品,希望切實能夠幫助大家解決問題。
現在大家看到的易觀,已經是一個全新的易觀。今天我們的產品和服務,從幫助企業客戶和合作伙伴來規劃其數字化路徑和框架,到提供一個數據驅動中臺,幫助他們做好用戶和產品運營;進而提供對標的大數據產品,幫助客戶找到跟市場、行業的差距;然后再次規劃、再次運營、再次對標,形成一個完整閉環。
如今易觀不僅僅具有龐大的數據基礎,月活達到5.9億,日活將近一個億,每天有15T的數據傳回易觀的DMT,基于我們算法的標簽達到上萬種。今年易觀舉辦的第2屆算法大賽共有700支團隊參加,技術人才從全國各地聚集而來,攻克易觀提供的數據挖掘難題。易觀有自有知識產權的“易觀秒算”引擎,基于獨特的IOTA架構,10月27日的2018易觀A10峰會技術場,不僅有易觀CTO郭煒對易觀的數據基礎和技術實力的介紹,還有來自俄羅斯、美國等海內外行業頂尖的大數據專家為我們共同分享技術干貨。
除了這個強大的數據基礎之外,易觀還是一個云計算公司,今天易觀的主要產品都是基于云來提供給客戶。當然更重要的是,我們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是一個閉環,正如剛才所談到的,我們的規劃,我們運營的數據中臺,到我們對標的產品。
盡管我們產品在進化,技術在進化,能力在進化,但是我覺得有一個使命是一直沒有變的,就是易觀的產品和服務始終致力于幫助我們的合作伙伴,幫助企業去成長。無論是在互聯網時代,還是今天的數字時代。成長的使命讓我們一直走到了今天,也再一次讓易觀和今天在座所有朋友一起,去繼續探討“活出新生”這一主題。
寒冬已至 流量見頂 用戶群落正重新解構產品和服務
前段時間在微博大肆刷屏,像萬科這樣的企業都說要活下去。活著,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艱難。就像今天我們的天氣一樣越來越冷,整個大的環境也越來越冷,包括美中的貿易大背景下。
與此同時,我們日常中還有很多挑戰,剛才昆鵬也談到說,有一個特別關鍵詞叫“干涸”,就像我們今天看到的一塊干涸的土地一樣。那是什么東西干涸了呢?如今隨著中國互聯網滲透率不斷提升,整體流量紅利幾近枯竭,這意味著企業要想多獲得一個用戶,99.9%的可能得是從你的競爭對手中搶過來。同樣,你的競手也在虎視眈眈,覬覦你手中的用戶。
一個月前,我跟一個教育行業的朋友聊天,他說現在創業太難了,不做營銷投入就沒有用戶;要做吧,5年10倍的成本,獲客成本越來越高,幾乎掙不著錢,可是又不能不做,不做就沒有流量,不做就沒有新用戶。但是做了呢,由于成本非常的高,而且水漲船高,對外的產品價格又無法提高,特別難,怎么辦?他認為未來5年可能在30倍以上,成本還在增長。
“跨界打劫”這個詞,相信大家已經非常熟悉了。例子非常多。前兩天碰到一個旅游行業的朋友,他在講,今天特別的難,難在不僅僅是大的環境難,是說美團這樣的公司居然這么瘋狂搶我們的訂單,不惜代價要把整個酒店的接業量做上去。最后很不屑的說了一句,一個做外賣的,從來沒有想象過,美團會是旅游行業的競爭對手,會是酒店業分銷的競爭對手。想過各種各樣的競爭對手,就是沒有想到美團。最后說,一個做外賣的,只能自嘲一下,但是這種沖擊力特別大。
為什么有跨界打劫?我們過去聽到兩個詞,一個叫“消費升級”,一個叫“消費降級”,到底孰對孰錯?其實,我們是進入“消費分級”的時代。中國有14億人口,對他們的文化、愛好、興趣、教育程度、成長背景等一切可以解構成不同的用戶主張,而這些用戶主張正在打破行業壁壘。所以在我們今天看到的跨界中,打劫它的實質是打破行業壁壘。
大概20年前,如果有人去問諾基亞說,你怎么跟惠而浦這家電器公司競爭,諾基亞說我是做手機的,跟家電有什么關系?其實這就是行業壁壘被打破。為什么會出現這樣行業模糊的現象?為什么你曾經想不到美團一個做外賣的會來搶你的酒店生意?其實,就是因為用戶主張正在解構整個行業。
未來可能有一天,我們在換名片的時候,不再會說,我是做某某行業的,而是說我在為哪個用戶主張服務。這個主張后面是什么?用戶群落,用戶群落正在成為新的分級,而這背后就是數據。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數據礦工,每天早上起來打開微信,在我們使用過程產生的數據就是礦產,這些數據礦產通過各種方式進行變現。但是我們不知道的是,其實我們挖礦的過程中,我們的主張讓我們慢慢的跟某一些人站在一起。其實,我們的一舉一動其實代表著我們的主張,所以今天的中國實際上不是14億人,是成千上萬個用戶群落在重新解構產品和服務。這就是我們看到的所謂“跨界打劫”。
另外,我相信做品牌零售的同學會深有體會,用戶太難伺候。今年大家看到了,喜茶門庭若市,消費者排起長隊排隊;新款iPhone上市首日,專門店空空蕩蕩。這些挑戰是除了我們說的宏觀大的地緣政治、貿易戰之外,在我們日常市場的運營中一直存在的。
我們做業務的同學,無論你是做用戶運營、產品運營還是做市場的,相信這些詞(見上圖)都不陌生。但這些在實際日常工作中,我們會經常發現問題。我一個朋友是在體育行業,他就跟我提了三個問題,我覺得這三個問題特別恰當的反映到今天我們每個人基本上面臨的這樣一個挑戰。它的企業基本上是一個中型公司,是一個典型的腰部企業。
他說我們現在的營銷基本上來講,都是拍腦袋決定的,覺得這個渠道挺好,這個公號不錯,吳聲老師的場景實驗室這么多的粉絲,我們應該投一下。然后投了之后呢,發現還不錯,結果過了兩周再去投,文案沒有換,所有東西都沒有換,沒有轉換。這怎么回事?兩周嘛,還是這個通道啊。他沒有想到吳聲老師已經進化了,吳聲老師的進化是按照天來進化。這是一個難題。
他的第二個難題,他有大概4萬多會員,很多曾經歷史交過錢的用戶,為什么就不續費了呢?為什么對新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無動于衷,用盡各種辦法召不回來。原來他的如意算盤是,4萬會員每一年如果能夠穩定的續費,憑借其高價值的產品和服務,大概一年每人花一萬塊就有4個億營收。況且還不斷擁進新用戶,應該是一個十億級的企業啊,現在為什么只有兩三億呢?
他的第三個難題是想不斷推新產品和服務,但什么新產品和服務是用戶想要的呢?所有這一切他日常的挑戰,他在經營管理中是分配在不同部門的,有用戶運營中心,有產品部門,有市場部、公關部、技術部等。這些挑戰就像我們日常生活中感受的,就好像海嘯一樣,鋪面而來,我們到底應該怎么辦呢?
電影《2012》這部影片最后的鏡頭,整個地球被海嘯所淹沒,這時候你需要一個解決之道。而對易觀來講,我認為在今天這樣艱難的環境下,這么多的挑戰,有這么多的流程,這么多的數據點要打通。在這樣環境下,每一個企業其實需要一個數據驅動營銷的閉環,這樣一個新的路徑,新的方式去成長。而這樣的路徑,就像大家看到的大片一樣,你需要一部易觀方舟。
對于我們今天所有人來講,在今天這樣一個日益寒冷的秋末,在經濟日漸遇冷的大勢下,活著,有品質的活著,同時能實現成長,我想這是所有人的愿望。今天也再次借這個機會,歡迎已經到場的所有各位朋友,期望從今天開始,我們用兩天的時間一起來探討,我們怎么一起找到一個有品質的活法,不僅僅是活著,而是尋找一條能夠實現有品質的、有效率的成長之路,大家一起能夠活出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