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電器的董小姐向來心直口快,近乎每一次的公開講話,都能引來一波熱議。
如果悉數盤點董明珠說過的大話,可能會讓人目瞪口呆。此前她曾公開表示,將斥資 500 億投入到芯片制造當中。又先后公開宣稱讓格力每一名員工都有房子。在央視的董明珠跟雷軍打賭 10 億,賭未來營收。隨后她先后進入汽車行業,為銀隆拉來進 700 億資金,進入手機行業,宣稱格力手機銷售 5000 萬部不是問題。
但如今回過頭來,面對曾經她講出的豪言,真正的落地,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在外人眼中董明珠剽悍、強硬,對員工要求嚴格,甚至在股東大會上拍桌子。但她卻認為不是這個樣子。" 我當業務員的時候很好講話,大家都喊我董姐。" 促使她發生變化的,是斗。與對手斗,與股東斗,與一切不良行為斗。
多年的斗爭經歷成就了今天的董明珠強硬的性格。因為強硬的性格,她同樣給企業帶來了無數麻煩,成為最讓企業公關頭疼的老板之一。面對自己的豪言,董明珠卻從未有過愧意," 我從不要廣告部,也不要公關部 ",她相信自己能夠處理好輿論,分別開通了董明珠自媒體等多個自媒體,但每次的豪言,仍舊使得格力陷入網絡群嘲中。
她成為企業代言人,出現在無數的廣告牌上,甚至出現在自家手機的開機啟動頁上。隨著她和雷軍 " 十億賭約 " 的即將到期,回憶過去她說出的那些 " 豪言 ",不難發現,背后是格力精妙的算計和焦慮。
送八萬員工兩室一廳
2017 年房價飛漲,董明珠在正和島新年論壇中表示:" 我要讓我格力的八萬員工,每個人都有兩室一廳的房子。" 但同時,要求是在格力做到退休," 你做到退休房子歸你,房價漲不漲跟你沒關系 "。
在央視《開講啦》節目中,面對大學生對她強硬風格的質疑,她在節目中也說道:" 一線工人,在格力干上三五年以后,他就可以在格力擁有一套兩房一廳的房子。" 此言一出,提問大學生態度立馬轉變," 我現在覺得在格力工作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
表面上,人們看到的是格力給予員工優厚的待遇,但這背后,是格力精妙的計算。
對于中國的制造業來說,有技術的藍領工人需求依舊巨大。德國大眾一線工人平均年齡 35 歲,這一數據在格力是 26 歲。年輕九歲,意味著格力的制造業人才年輕十歲。人才儲備和培養至關重要。
董明珠對企業員工的忠誠有一種近乎變態的苛求," 從別的家電行業跳槽過來的人,我們格力一概不收。" 她不相信從競爭對手企業跳槽過來的人,不會再跳槽走。" 格力的管理層都來自自己企業的培養 ",如何留住自由員工,是格力面臨的至關重要的問題。
曾有媒體曝光,會有家電企業的人堵在格力電器門口挖走格力的人。董明珠曾因此事炮轟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挖格力墻腳。" 他來搶我的人,就得罪我了 ",直到今天,董明珠仍舊憤憤不平," 方洪波真應該好好管管他的那個企業文化了 "。
500 億造芯
眾所周知,前段時間,中國芯片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此時的董明珠再次放出豪言," 我今年投資一百億,明年投資一百億,三年投資三百億甚至五百億,我沒理由做不成芯片。" 就算投資 500 億也要把芯片做成的董明珠,意外的沒有得到掌聲,卻引來了諸多爭議,包括格力電器前董事長朱洪江。
" 格力造高端芯片,我沒有太大信心。" 盡管已經從董事長的位置上退休,朱洪江的這句話還是讓董明珠吃了不少虧。朱洪江曾表示,空調的芯片是非常高級的,現在自己要做芯片的話,需要長時間積累不是說一兩年就能有成績的。如果弄不好,造成的將是格力陷入困境。
TCL 董事長李東升也曾表示,晶圓芯片領域 TCL 沒有那么多資源," 我注意到有些企業說要投資 500 億元做芯片,我相信這個投資體量說的是做芯片設計,如果真的要做晶圓,500 億元是遠遠不夠的。"
面對自己的豪言頻頻被唱衰,董明珠也開始表現出不服氣。" 今年我想搞芯片,股票就跌,為什么別人搞芯片股票就漲,格力搞芯片就跌,因為我們是真干!明年公司空調全部用上自己的芯片。我就是要干,智能制造、芯片,我董明珠在就一定要干,當然如果明天我不當董事長了,另當別論。"
格力造芯片的背后,原因其實很簡單。董明珠自己就曾表示,格力空調每年芯片采購的成本就接近 50 億,絕大部分為進口。中興的危機給了董明珠警告,一旦在空調領域格力的芯片被遏制,結果可想而知。
小米五年也追不上自己營業額
2013 年 12 月央視 " 中國經濟年度人物 " 頒獎典禮現場。盡管彼時王健林、馬云都站在旁邊,雷軍依舊說出了那個此后被頻繁提及的賭約。" 請全國人民作證,五年內,如果小米營業收入超過格力,董明珠輸給我一塊錢就行。"
彼時的董明珠明顯不開心,面對全國觀眾,她將賭資提到 10 億," 我們有 23 年行業積累,有科技創新的能力,我們保守了過去傳統的模式。把我們馬總請進來,世界就屬于我們格力 "。
此前格力穩坐空調行業頭把交椅,每年營收超千億。在王健林眼里,格力是典型的實體企業,成立 23 年,擁有員工超過 7 萬,專賣店 3 萬多家。傳統制造業中的強者,董明珠這種豪言背后,不是沒有依據。
彼時的小米,剛剛成立不到三年,沒有專賣店,沒有工廠,在雷軍眼里,是互聯網企業典型輕資產的代表," 大大提升了企業效率 "。從小米第一代手機開,將整個手機行業從藍海帶入價格戰的紅海,憑借超高性價比迅速占領市場,年營收高達 300 億。雷軍的賭約也不是隨口說出。
格力和小米的賭約,更像是互聯網向傳統企業進軍的戰書。此后的五年,兩個人的賭約頻繁被媒體拿出來討論,但兩者的營收也隨著話題熱度不斷走高。五年后回憶此事,董明珠說:" 我希望小米數據更透明一點。不管從營收,還是利潤,哪怕納稅,格力都完勝小米。"
2018 年,小米一季度營收 343 億,格力營收 395 億,勝出的,仍舊是格力。
" 格力手機銷售 5000 萬部不是問題 "
在跟小米對賭的五年里,格力從營收 1000 億,增長到近 1500 億,而小米則從 300 億,增長到超過 1000 億,也印證了彼時立下賭約時,雙贏的結論。
五年內,在空調領域已經占到市場份額近 50% 的格力一直在尋找其他利潤增長點。2015 年,董明珠宣布進軍手機領域。彼時董明珠宣布," 三年滅掉小米 " " 格力手機賣 5000 萬部還是 1 億部對格力來說都不是問題 "," 格力手機的質量世界第一 ",等諸多令人咋舌的豪言。但隨著手機的發布,格力再次被網絡群嘲。
但實際情況,格力手機的銷量十分慘淡。手機行業內部人士爆料,格力手機 2 代僅僅生產了 30 萬臺,售出一萬臺,剩余皆為內部員工消化。有安裝工人表示,格力要求工人使用格力手機才能成功運行派工 APP,被質疑為公司內部 " 強賣 " 手機。
在今年接受采訪時,董明珠終于松口," 我這個手機,我現在做的就很開心啊,我自己生產,小規模企業,能銷售掉就行了嘛。" 但實際上,格力手機的銷售,同樣存在問題。
相較于手機市場的試水,在造車路上孤注一擲的董明珠,更像是賭徒。她曾力主格力電器以 130 億元的估值收購珠海銀隆,卻被股東否決,為此她曾在股東大會上發怒:" 格里沒有虧待你們,我講這話一點都不過分。我五年不給你們分紅,你們又能怎么樣我?"
盡管遭到否決,董明珠依然不放棄,以個人身份不斷入資銀隆,前后高達 20 億。不僅如此,她還拉來了王健林等好友,共計出資 30 億,成為銀隆第二大股東。董明珠也逐漸將原有的格力高管陸續調往銀隆,在銀隆的 6 位副總中,有 4 位此前在格力工作。
如此豐厚的資金并未能使得銀隆在汽車行業取得地位,原計劃年產 3 萬輛新能源汽車的銀隆,最終在 2017 年,僅交出 6200 輛的成績。隨著之后資金鏈危機,網絡陸續爆出供應商討債的危機。今年,停工、裁員、營收下降的諸多不利因素,最終致使銀隆終止了上市計劃,董明珠的造車夢,陷入危機。
回顧董明珠屢屢放出的豪言,皆出自于傳統企業尋找利潤增點,和維持行業地位的焦慮。或許性格要強的董明珠表現的過于激進,亦或是格力在 2000 億營收目標上的巨大焦慮,但這都不影響格力的營收逐年增加。
在近日接受吳曉波采訪時,面對吳曉波的疑問," 如果真做錯了怎么辦?"。董明珠疑惑的回答道:" 能做錯嗎?不可能錯!我預備 50 個億投進去,企業不影響正常發展,那我為什么不去賭?"
這大概是董小姐多年以來,一以貫之的態度——極度自信,不甘失敗。也正是這樣的性格,使得她從一個業務員,一步一步走到如今格力電器董事長的位置。那些豪言,在一次一次引起網絡熱議的同時,為本就是行業龍頭地位的格力,帶來了更多嘗試的可能。
在采訪最后,吳曉波問她:" 當時決定自己作為企業代言人,是你定的嗎?"
她堅定的回答道:" 那不是我定的,誰敢定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