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大的機會我倒是覺得反而在工業互聯網的方面,我們過去研究的太少,可能花的精力也不太夠,更多的是在‘互聯網+’的方面。未來的工業互聯網是不是在原來的基礎上‘+互聯網’。我是覺得,未來我們要投出超越BAT這樣的公司,不一定是消費互聯網,有可能是工業互聯網,一些To B的。”
6月6日,富士康科技集團主辦的“三十而立 智造未來”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融合發展高峰論壇上,IDG資本全球董事長熊曉鴿快人快語,直言會更關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投資,希望能在繼消費互聯網成功投資之后,以資本賦能工業互聯網,擴寬投資領域。
IDG資本全球董事長熊曉鴿發言
不受語言文化影響,工業互聯網更易國際化
此前,在世界互聯網大會期間,熊曉鴿就曾表示,未來他更看好工業互聯網的投資。“BAT主要是To C的,我們投了其中兩個,但這兩個都是用戶對個人的,我們更看重工業互聯網,能夠B2B,因為那個的市場更大,做得好的話更容易國際化,它不受語言和文化的影響,誰都需要用這樣的東西,尤其在制造方面,我比較關注這個。”
關于為何看好工業互聯網潛力,熊曉鴿在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融合發展高峰論壇上舉了個例子,他說,我們投了一個公司叫科沃斯,是人工智能掃地機器,也可以掃描,他們一半銷售額在海外,一半在國內,它不需要語言相通。同樣,醫院也好,公共設施也好,需求也是一樣的,所以不需要語言。我認為工業互聯網方面有很多相同的問題,更容易國際化,市場也就突破了地域的限制。
超前投資眼光,源自對趨勢精準洞察
回顧工業互聯網在中國的發展,2015年國家發布了《中國制造2025》計劃是它的引子,2017年11月21日,在2017中國工業互聯網大會上,工信部領導表示,當前工業互聯網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爭奪未來產業發展制高點的重要領域。將工業互聯網提升到戰略高度。幾天之后,11月27日,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強調了以工業互聯網為抓手,大力實施“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行動,明確將工業互聯網作為中國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成為中國工業互聯網的行動綱領。
“互聯網深度融合歷史機遇轉折期,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結合,工業互聯網賦能時代的來臨。”郭臺銘引用數據機構賽迪的報告稱,工業互聯網具有網絡效應,工業互聯網消費價值是消費互聯網平臺的100倍。從經濟視角來看,2025年工業互聯網將創造全球82萬億美元的經濟產值,占全球總經濟量的二分之一。
富士康科技集團總裁郭臺銘發言
無論從政策還是經濟角度來看,工業互聯網的前景都無比廣闊。在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工業互聯網被稱為“在互聯網下半場”,如何順應發展趨勢,前瞻布局,構建工業互聯網生態體系,成為業界關注的重點。
談及未來,熊曉鴿說,我覺得在消費互聯網的時代,我們已經證明我們贏在了中國。看未來,不管是創業者也好,投資者也好,都需要超越自我,爭取能夠贏在世界。
熊曉鴿說,中國制造業非常發達,但希望看到的不是由中國人來組裝產品,而是產品的零配件都出自中國,這樣能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在不久的未來,一批像富士康一樣的制造企業,將帶領中國走在工業互聯網前沿,賦能中小企業,助力實體經濟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