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安防”的玩家中,云天勵飛絕對是一股重要的力量。
云天勵飛最為人所知的莫過于2017年春節前夕在15個小時內幫助民警解救被拐賣兒童的案例。在這起案件中,深圳一名三歲的小男孩被拐賣,接到報警后的一個小時內,民警運用云天勵飛的“深目”動態人像識別系統對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和軌跡進行快速落地,并趕在除夕凌晨將這名小男孩從武昌火車站解救回來。
大開大闔從不是它的行事風格,在公共安全這一件事情上,云天勵飛一做就是三年時間。從創立之初,CEO陳寧就堅持“端到云”的技術路線。他認為,一定要在前端設備提取結構化的信息,把經過預處理的有效信息傳到云端,再在云端進行數據處理,這樣才能夠提升現有的工作效率,發揮人工智能的作用。
可以說,云天勵飛的核心產品——“深目”系統成功的關鍵離不開這種可貴的堅持。
去年11月,前Snap資深科學家、擁有消費級AI算法經驗的王孝宇博士加盟云天勵飛擔任首席科學家。王孝宇也深知這家公司的基因,他表示,云天勵飛不缺國際一流的技術,但一直在“為與不為”的選擇上保持清醒的判斷,不斷審視能給消費者帶來顛覆性改變的應用場景。
構筑企業的護城河
“AI+安防”絕不是一個平靜的戰場,為了能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地位,各路廠商都迫切希望構建自身的護城河,而云天勵飛的護城河則是“算法+芯片+數據”。
云天勵飛將自己定位成“動態人像識別的領導者”。CEO陳寧認為,“‘算法+芯片+數據’的閉環生態是云天勵飛的核心競爭力。近年來由于深度學習等技術的成熟以及資本的青睞,創業公司在算法層面的差距越來越小。“如果只是守著那一畝三分地,遲早要被行業淘汰。因此,我們的核心優勢不僅僅是算法,我們是國內唯一一家同時擁有算法、芯片和數據三個要素的公司。”
此前安博會上,云天勵飛表示已經研發第二代IPU神經網絡處理器芯片,為客戶提供“芯片+算法+數據+應用+服務”端到端的視覺智能解決方案,預計今年年底商用。
云天勵飛的芯片設計是ASIP專用指令集處理器設計,指令集針對CNN算法特點深度定制,靈活度高;可以滿足深度學習算法的快速演進要求,當算法發生變化時,同樣可以通過編程重構,實現新的算法;此外,基于處理器芯片,云天勵飛還可以提供完整的全棧工具鏈,滿足主流神經網絡框架下算法的快速部署。
人臉識別技術方面,云天勵飛已經完成動態多場景魯棒識別,利用最新的對抗學習技術讓復雜場景識別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針對動態人臉識別應用場景和高精度算法優化,云天勵飛可以實現高能低耗,滿足專業、復雜監控場景下的動態人臉識別準確度要求。由于芯片能力的加持,已經能夠使用單個嵌入式設備完成百萬級以上的識別任務。
日益成熟的“深目”系統
2015年產品研發后成功后,云天勵飛與深圳龍崗警方就開始了合作,在當地包括地鐵口、火車站、城中村、商超等場所建設“深目”系統。雷鋒網了解到,從建設108路人像識別前端開始,兩年多時間里,云天勵飛通過旗下的云天“深目”人像智能平臺,在深圳和全國已建設在線智能前端設備10000多路,動態人像數據量80+億,實現了“億萬人像,秒級定位”。“深目”系統在公共安全、公交、邊檢、社區、校園等場景深耕,實現了智慧警務、智慧交通、智慧社區、智慧校園等成熟應用。
當然,在產品的復制推廣階段,任何一家公司都不可能包辦所有的事情,所以云天勵飛一直在參與生態的構建,將自己的整體解決方案平臺化、模塊化,基于深圳的樣板工程跟各種集成商、合作伙伴進行市場推廣。
云天勵飛將產品分成了多個層級,云天將自己的核心能力定義成 “使能平臺”。當然,如果客戶有定制化的需求,云天和合作伙伴都能夠在“使能平臺”的基礎上進行定制開發。
深圳龍崗的這套端到端的解決方案總包方是華為,云天勵飛和華為一起合作向客戶提供整體服務。在這個整體解決方案中,云天勵飛向客戶提供人像識別攝像機以及攝像機勘測規范、高密結構化引擎、大數據人像搜索服務,以及上層應用服務。而華為則是提供了基礎硬件方面的支持包括視頻存儲設備,圖片存儲設備,云計算主機等,另外,基礎施工環節由合作伙伴來完成。
雙方的良好合作關系一直持續了下來,在剛剛結束的青島華為中國生態伙伴大會上,作為華為資深的ISV合作伙伴,云天勵飛也與華為聯合獨家發布了智能視覺聯合解決方案。
成熟的解決方案帶來的連鎖反應不容小覷,在深圳地區應用成熟的“深目”系統,實際上已經具備了很強的跨地域復制、推廣潛力。首席科學家王孝宇博士介紹,深目系統已經應用到多個地區,包括北京、上海、杭州等一線城市,此外還有全國20多個省市也已經開始部署應用。
把客戶當做產品經理
過去三年講AI安防故事的公司很多,但最終做成的卻很少,甚至有些明星公司可能出現了決策失誤導致喪失好機會等問題。作為一家處在技術浪潮的創業公司,云天勵飛在公共安全上的落地速度讓人印象深刻。究竟是什么原因,讓云天勵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呢?
CEO陳寧向雷鋒網道出了自己的內心感受:做出實用的產品一直是我們的目標。只有將客戶當作產品經理,開發解決客戶真實需求的產品才能獲得市場的認可。
陳寧表示,就To G業務為例,公安客戶的投標流程一般會分為四個方面:技術交流對接、小規模試用,立項招投標以及后期運維。深圳是全球少有實現城市級視頻監控、秒級人臉檢索功能的城市,這樣的樣板工程在和客戶的前期交流中帶來非常大的便利。此外,依靠高效的運維團隊與端到端解決方案中的優勢,云天勵飛能夠確保在三個月的時間里完成前期的方案設計到后臺實戰應用系統交付等一系列流程。
成功的道路并不會一帆風順。創業的路上免不了要踩坑,3年多以來,云天勵飛也遇到過大大小小的挫折。那么,云天勵飛是如何回首自己走過的彎路?
陳寧給我們舉了一個例子:開放場景下的公安布控問題。公安最直接的需求就是把百萬級的逃犯庫部署下去,實時報警,快速抓人。但是早期面臨的一個實際問題就是,大規模布控和算法準確率不理想會導致一部分系統誤報。一旦誤報,用戶對產品的形象就會大打折扣。
對安防行業的實際情況進行深入研究之后,陳寧發現,開放式場景下要進行更精準、分區域的小庫布控。同時,產品的設計邏輯不能只停留在報警這一層面,還要跟公安具體的業務流程融合在一起,確保有一個智能化的判斷、決策機制,將出警時間和布控報警時間進行匹配。
在云天勵飛首席科學家王孝宇看來,企業在比拼解決方案時一定要考慮幾個因素:算法先進性;架構的先進性,如高密計算、大數據計算性能等;可擴展性和兼容性;是否有落地規模應用;應用功能和交互方式是否復合客戶的實際需求。“如果企業投標前能在這幾個方面確認自己的優勢,那么他的勝算就很大。”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了解到,目前云天勵飛的核心收入業務項來源有三個:項目、硬件、 算法輸出。云天勵飛還有一項優勢在于性價比很高,不僅包含平臺軟件、還包含軟件所需要支撐的硬件,同時還向客戶提供攝像機產品。
當然,產品好不好,客戶說了算。王孝宇認為,To G公安客戶和To B企業客戶對產品好壞的考核標準,簡單點來說就是三點:工作效率有沒有提升;解決了多少實際問題,例如破案數;警情下降率有多少,是否能夠起到防患作用。
用工匠精神打磨產品
云天勵飛CEO陳寧坦言,自己每天都會面對各種各樣新的挑戰。對于行業需求的認知,都是在不斷地摸爬滾打、與一線民警的交流中獲得的寶貴財富。
安防市場進入一個平穩的過渡期,各路玩家都各占一條賽道不斷挖深。王孝宇認為,未來三年,AI安防市場的比拼主要靠三個因素:技術、產品、解決方案。三者是一個遞進的關系:有了好的技術才能做出差異化的產品,進而提供有競爭力的解決方案。
從現階段“AI+安防”的技術成熟度、市場敏感度等方面來看,有沒有一些客戶方急需解決,但供應商無法解決的痛點和技術難題?
陳寧對此表示,“AI+安防”是個非常大的概念,簡言之就是用城市大腦去解決城市的公共安全問題。人工智能并不能包治百病,現在整個行業也是在慢慢成熟,人臉識別或者大數據挖掘技術也只是解決了部分問題,離一個平安城市大腦還有非常多的路要走。例如行為預測、犯罪預測,還有跨年齡識別精確度(跨度幾十年)這些需求,都是行業接下去要鉆研的方向。
今年,商湯、曠視在內的不少AI安防公司都大力推出手機硬件端的消費級視覺方案等。今年下半年,云天勵飛將逐步對外公布在消費級終端上的硬件布局,現在已經開始逐步提供云服務。
陳寧表示,創業者要把顛覆性的技術打磨成創造社會價值的產品。“我們不是簡單地進行技術創新,最核心的目標是用產品創造社會價值。我們聚焦在公共安全,這一件事情就做了三年多,這也是我們不斷被市場認可的原因。”
2014年成立以來,憑借一股執著的“工匠精神”,云天勵飛在強敵環伺的安防市場穩扎穩打,開拓了一方新天地。未來云天勵飛如何通過“算法、數據、芯片”三駕馬車的齊頭并進,不斷循環往復地提升和顛覆行業格局,值得我們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