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eal death is that no one in the world remembers you.”斯蒂芬·霍金在宇宙中凝視著我們對他的生平記憶。
昨天,這個被困在輪椅里40年的傳奇人物,終于獲得了靈魂的自由,離開肉身,重返那個屬于他的故鄉——浩瀚宇宙。
毫無意外的,從訃告發出后,全球的焦點聚焦到了這位人類現階段最偉大的物理學家身上,仿佛全世界的人類都在向宇宙發出信號,這個星球正在緬懷他。
在全球媒體的報道下,可以想象,不管是什么膚色,什么國籍,所有人都身處在“霍金離世”的海量信息內容中。那些看過《時間簡史》的,沒看過的,了解霍金的,不了解的人們,一時間在各大社交媒體上炸開了鍋,從微博到微信,從虎撲到貼吧,甚至是辦公室里談論的話題也都引向了宇宙和物理學……
(數據來源:3月14日微博指數,霍金熱度超越鹿晗)
(知乎指數瞬間爆炸,數萬個回答涌入知乎社區,瀏覽量破千萬)
但是,誰是霍金?霍金干過什么?人類失去他有什么影響?大多數人可能只記得那本《時間簡史》,抑或想起他那些“人類要警惕人工智能”的預言,對于其他的,還有很多問號籠罩人們頭頂上。
當網絡上滿屏都是科研巨星隕落的新聞時,當刻奇心理讓大家集體在社交網絡用RIP刷屏時,霍金的偉大以及他生平的貢獻等信息卻被淹沒在互聯網中,這構成了這2天互聯網圈最大的信息不對等。
而霍金希望大家怎么去緬懷他呢?失去霍金,人類究竟損失了什么?我想,去真真切切地了解他,記住他曾經發出的光亮,才是最好的緬懷。
我去全網逛了一圈,發現朋友圈和微博是最及時的,消息迅速從明星擴散到隔壁鄰居,知乎則可能是最有價值的,大家從各個角度紀念、緬懷霍金,在罕見病、物理學、科普、宇宙學、殘障護理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深度內容,讓大眾了解,偉人給世界留下了什么。
霍金可能不知道,有一批遙遠的中國學子曾經被他影響過生命。他們的緬懷,是赤誠的。
胡子昂,物理學專業,曾在知乎默默回答了大量物理學相關問題,對于他來說,霍金的去世,是偶像的隕落:
海伯利安,美國西北大學博士后,知乎粒子物理學優秀回答者,霍金的《時間簡史》是他摯愛的珍寶、物理學啟蒙讀物,夾雜著他年幼的回憶。
熱心網友“虞舜”,詳實地總結了霍金一生的貢獻,對他在學術、社會影響、藝術審美、宗教等方面的影響做了詳細的闡述,相信能幫助到不少有待科普的朋友。
我還看到,中山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研究院院長,據說是中國最厲害的物理學家之一的李淼老師也要用自己的方式去紀念霍金,他會在今晚開一場公益知乎Live,回望霍金的一生。
以上,我們看了不少霍金的學術、情懷層面的總結。而霍金僅僅影響了科學從業者嗎?他還影響了醫學,他與疾病的對抗也鼓舞了一代人。
還記得冰桶挑戰嗎?霍金在醫學工作者眼中,也是一位極具貢獻性的個例,是他提升了大眾對漸凍人病(ALS)的認知、促進了殘障支持技術的探索。
圍繞霍金的患病經歷對漸凍人病治療和護理的借鑒,醫療機構“丁香園”發出了介紹,希望社會能夠“真正了解這個病痛是個沉重話題,它可以被輕松快樂的‘冰桶挑戰’傳播開,但是我們無法改變它的確就是一個既無法預防,也還無法治愈的疾病,ALS是整個人類依舊無法點亮的黑暗”。
網絡上,還有言語治療師介紹霍金曾經使用的“輔助替代溝通系統”,正是這些科技,讓我們有機會聽見這位偉人的聲音。
超乎常人的堅強,擁有非凡的意志力,這也是霍金在科學層面以外帶給人類的貢獻,他在無形之中鼓舞了無數身患重病的人走出黑暗。
他生前支持安樂死,卻在有癌癥患者問他時,他回答道:“有生命的地方就有希望。”
“人的一生會死亡三次,第一次斷氣的那一刻,從生物學角度來說是死亡。第二次是舉行葬禮的時候,這一刻你的身份將會在這個世界上抹除。第三次是這個世界上最后一個記得你的人死亡。這一刻將是真正的死亡,從此不會有人知道你來過這個世界。”
或許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緬懷這樣一位偉大的,堅強的,對人類做出過杰出貢獻的物理學家,科學向導,記住其生平留給我們的精神、毅力、科學理論,才是一種更好的緬懷,而斯蒂芬·霍金,也將在宇宙之中靈魂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