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百度移動生態事業群(MEG)啟動銷售體系全面調整之后,5月5日,百度再一次啟動了新一輪的組織架構調整。
據李彥宏發出的全員郵件,此次調整為新一輪的干部輪崗,百度集團執行副總裁沈抖擔任智能云事業群組(ACG)負責人;何俊杰(Jackson)晉升為集團資深副總裁,并輪崗擔任百度移動生態事業群組(MEG)負責人;王海峰繼續擔任集團執行副總裁兼CTO,不再兼任ACG負責人。
本輪調整中,王海峰和沈抖兩位百度內部身份顯赫的重量級管理人員,均有新的任命變動,2019年正式加盟百度任集團副總裁的何俊杰,則正式任命百度“現金牛”移動生態業務部,成為百度集團當紅人物。
新一輪的干部輪崗調整背后,其中的個人得失如何計算?背后又釋放了哪些信號?
沈抖轉任ACG負責人 將重點打造百度第二增長引擎
目前,百度業務主要由以移動生態(MEG)為主的廣告營銷類服務,以百度智能云為代表的云+智能技術類服務,以及以Apollo自動駕駛、智能交通、汽車智能化以及小度智能音響等創新業務,三大業務共同構成百度的三大業務增長引擎。
其中,百度移動生態(MEG)業務作為百度最開始發展壯大的核心業務,是百度目前盈利性最強的業務,每年貢獻了約60%以上的營收占比。同時還將每年獲得的盈利,大量地投資到智能云以及Apollo自動駕駛等暫未產生凈利的第二、三級增長引擎之上。
不過對于百度移動生態業務而言,最大的局限在于,隨著互聯網紅利見頂以及受短視頻等多種內容形態的沖擊,目前這一業務的增長步伐已經放緩,短期內難有大的爆發性增長。而在千行百業“上云用數賦智”的行業大背景下,智能云業務作為百度第二增長引擎,雖然目前并未完全盈利,但卻表現出了較高的增長態勢和業務突破性。
這一次調整之后,最明顯的一個變化就是,此前負責百度移動生態(MEG)業務的沈抖,由百度內部最賺錢業務的一把手,轉移到了負責不那么賺錢的智能云業務,發力打造公司的第二增長引擎。表面上看來,從移動生態一把手轉移至負責智能云業務,沈抖似乎有些吃虧,但從目前百度正大力打造智能云第二增長引擎的出發點來看,情況似乎并沒有那么悲觀。
今年3月,百度2021年年報顯示,百度智能云2021年收入151億元,同比增長64%,占百度核心(扣除愛奇藝之后的收入。包含在線營銷(移動廣告和搜索廣告)業務,AI相關業務,如智能云、阿波羅智能駕駛、小度智能音箱)的15.9%,已成百度的第二曲線。而在百度近八個季度的財報后投資者電話會議中,百度管理層和投資者的溝通重點均是智能云、阿波羅智能駕駛以及AI等相關業務。
有業內人士指出,此次調整是利好信息的釋放。一方面,ACG從由王海峰兼崗,調整為由沈抖獨立負責,意味著百度對智能云業務的重視和壓強投入。另一方面,作為公司第二成長曲線,百度智能云還需要規模和健康度的量變到質變,而沈抖的強技術背景和過往的銷售體系管理能力顯然能為其助力。
今年3月,在沈抖還擔任著百度移動生態事業群(MEG)負責人的時候,百度曾啟動過一次銷售體系全面調整,百度MEG銷售體系將分為九個部分,百度將重點設立大眾消費類、大健康類、內容消費類、商務服務類四個行業部門,以及渠道生態合作部、渠道銷售發展部、營銷服務聯絡中心、銷售管理部、銷售服務部等共計九個部門。
在當時的調整中,便有業界人士指出,“這一調整意味著百度MEG業務進一步向智能云等更偏行業客戶的業務靠攏,未來百度移動生態,極有可能與智能云等業務進一步深度融合,成為這些業務引流獲客的關鍵入口。”隨著此次沈抖調整轉入智能云業務,這或許能夠讓沈抖進一步發揮自身MEG及ACG業務兩端的協同優勢,更好地幫助百度智能云服務于企業客戶。
王海峰更加聚焦技術研發 何俊杰入主MEG
沈抖之外,此次調整中看似職權被削弱的人還包括王海峰。在此之前,王海峰擔任百度集團執行副總裁兼CTO,他負責的AIG主要就是兩大塊,分別是技術中臺群組(TPG)和智能云事業群組(ACG)兩大群組。
但在這次調整中,ACG被迫分給沈抖。調整后,王海峰則進一步聚焦于帶領百度技術平臺體系開拓創新,為百度各項業務提供技術支撐,并對重大技術方向和趨勢作出及時的判斷和布局。
不過,考慮到百度2021年核心研發投入221億元,研發投入占比達23%。此前多年研發投入也多達百億元,讓技術背景出身,更懂技術的王海峰更加聚焦技術研發,也不失為一個更為合適的選擇。
“王海峰作為技術派,對技術和研發業務很了解,在王海峰的主導下,百度智能云走過了從0到1的過程。但王海峰不擅長銷售業務,此時加強銷售力量正當時。但銷售一直是百度智能云的短板,讓沈抖作為管理層中的新生代來承擔更多商業化壓力,或許更有利于百度智能云的發展。”有業內人士評價指出
而作為此次調整中明顯有著升任氣息,直接入主百度MEG“現金牛”業務的集團資深副總裁何俊杰而言。在當前在線廣告增速放緩的大環境下,讓由具有投資、財務背景的何俊杰負責這一業務,也許會更加地符合在線營銷行業精益經營的趨勢。
早在2017年,馬東敏接管百度戰投業務后,何俊杰就以顧問身份加入。隨后逐步接手百度投資并購+投后兩部門,并最終于2019年正式宣布加盟百度。與此同時,何俊杰對于百度MEG 相關業務也早有監管。
在內部信中,李彥宏提到,“最近三年以來,(何俊杰)除負責多個重要投資并購項目以外,在預算、銷管、直播等與MEG有關的崗位兼崗負責,為MEG的精益運營做出了重要貢獻。”通過此次調整,何俊杰能幫助MEG提升運營效率,為百度構建更加繁榮、強大的移動生態。
強化組織能力 百度走了一步險棋?
從2011年開始進行干部輪崗制度以來,百度先后通過引入OKR績效管理制度、調整to B組織架構、倡導干部年輕化等方式,不斷適應變化的市場情況。過程中也出現過幾次重大人事調整,但細數歷年調整,有這一次調整變動幅度大的,卻也屈指可數。
讓更懂財務與算賬的何俊杰升任百度移動生態負責人,主管公司的現金牛業務。讓更懂技術和銷售的王海峰和沈抖更加聚焦于智能云和技術研發,在這一切看似縝密的思考與布局之后,卻也不免讓人擔心。如此大動干戈的調整,是否真的有益于公司管理層及普通員工間的工作穩定性?
事實上,輪崗是國內外許多大型科技企業的常用制度。國內,除了百度之外,華為、阿里等企業也都建立了完善的干部輪崗制度。從本輪干部輪崗來看,百度似乎正有意讓公司的高管變得年輕化,給予年輕人充分信任與授權,同時也鼓勵讓資歷更深的老員工,去開拓更加有挑戰的業務。
對于百度而言,或許在這一番大動干戈的調整背后,唯一需要祈福的是——如何在激發年輕員工工作熱情的同時,也能夠照顧到老員工的工作信心,讓公司萬眾一心,不斷克服困難創新創造,為用科技讓復雜的世界更簡單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