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9 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表示,國際地緣政治沖突加劇、逆全球化思潮涌現等因素給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提出了重大挑戰,而數字化在全社會對抗風險和提升韌性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面向未來,阿里巴巴將與各方加強合作,以數字技術為支撐,充分發揮平臺企業與生態伙伴開放協作的優勢,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穩定貢獻力量。

張勇在發言中講到,中國作為世界制造大國和最大的消費者市場,有著全世界最廣泛、最完整的產業鏈和供應鏈布局,這是阿里巴巴扎根中國、走向全球的重要支點。過去二十年,在各國的開放和努力下,供應鏈全球化已成格局,對提升全球效率、推動全球經濟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面向未來,各方應該加強合作,更好發揮全球供應鏈優勢。
張勇說,阿里巴巴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推動數字技術和產業鏈、供應鏈的深度融合,深刻體會到數字化在全社會對抗風險和提升韌性中所能發揮的重要作用。阿里巴巴通過創建新型流通平臺,支持中國制造業,特別是廣大中小企業對接國內、國際大市場。
據悉,由阿里巴巴發起的世界電子貿易平臺(Electronic World Trade Platform,簡稱 eWTP)目前已在比利時、馬來西亞、泰國、香港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 e-Hub,每天承接近 500 萬個包裹。通過菜鳥智慧物流系統的組織調度,每月約 250 架次全貨機在中國主要口岸和海外主要目的港之間穿梭。
疫情中,菜鳥攜手合作伙伴,先后向 150 多個國家和地區運輸超過 2.6 億件醫療物資,包括對運輸條件要求極高的疫苗,菜鳥只用了 19 個小時,就把疫苗送到了中美洲國家薩爾瓦多。
張勇表示,隨著產業鏈、供應鏈全部要素的數字化,越來越多的企業能夠及時洞察市場,在生產制造端快速反應,建設更具靈活性、柔性和彈性的供應鏈,實現價值鏈端到端的全局優化。阿里巴巴將在核心技術上持續投入,為助力構建數字化的韌性社會打好技術基礎。
據悉,2022 財年,阿里巴巴技術相關投入超過 1200 億元。目前,阿里云在全球 28 個地域運營 85 個可用區,服務全球 400 萬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