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消息,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百度創始人李彥宏發表主題演講。他表示,過去一年,無論是在技術層面還是在商業應用層面,人工智能都有了巨大的進展,有些甚至是方向性的改變。

李彥宏稱:“百度在人工智能領域已經摸爬滾打整10年了。這10年,我們累計研發投入超過1000億,每年研發占比都超過15%,去年更是達到23%,這在全球大型科技互聯網公司中都是鳳毛麟角的。”
李彥宏表示,百度數字人希加加的AI作畫、AI數字人度曉曉挑戰寫高考作文等就是人工智能技術層面進展的代表之一,這些都是 “AIGC”,即人工智能自動生成內容。AIGC 背后的技術就是所謂的預訓練大模型。AIGC將顛覆現有的內容生產模式,實現以十分之一的成本,以百倍千倍的生產速度,創造出有獨特價值和獨立視角的內容。
談到人工智能的商業應用層面,李彥宏表示:“人工智能火了這么多年,商業應用始終是其中的一個軟肋,而缺乏好的商業前景,會讓創業公司增長停滯,巨額虧損,融資上市困難,而大公司也會越來越不接地氣,要么逐漸變成純研究部門,要么逐漸成為其他業務的一個附庸。”
不過,李彥宏也強調,人工智能商業應用進展最明顯的還是在自動駕駛領域。以百度為例,“百度的蘿卜快跑7月份累計訂單量超過了100萬單,運營范圍遍及北京、上海等10多個城市,本月初,重慶和武漢分別開放了蘿卜快跑的全無人商業化運營。”
在李彥宏看來,L2之后率先進入商用的很可能是L4,而不是L3。因為L2和L4的事故責任界定都是清楚的,L2出了事兒,責任在司機;L4的責任界定也是清楚的,運營商要為事故負責。L3不一樣,司機在需要的時候進行接管,這就使得事故責任很難界定,因此,L3的普及需要更長的時間。
除了自動駕駛,李彥宏表示,過去一年還在多個領域看到了人工智能的商業化進展。最明顯的是在基礎設施的智能化改造,包括智能交通、能源水利基礎設施的智能化、工業互聯網領域中在質量管理、安全生產、能耗優化、物流調度等主要場景中降本增效等。
“科技創新離不開制度創新的配套。需要以更大的改革創新魄力,給創新最好的發展環境。比如,目前無人車普及仍面臨‘四不一難’的政策障礙,即無人車不能入市、不能上牌、不能去掉安全員、不能運營收費、事故責任難以認定。”李彥宏也強調,“我國自動駕駛技術處于世界前列,但機會也稍縱即逝,需要推動制度創新,進一步突破政策瓶頸。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的雙向奔赴,才能推動社會的巨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