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向來是傳說誕生之地。截止2017年下旬,全球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公司數量已達147家,硅谷這方獨特的創新土壤貢獻了相當大的比重。
近幾年,這個世界聞名的硅谷創投圈生態正在發生一個重大變化——華人創投圈崛起。
越來越多華人投資人和創業者的身影出現在硅谷的Demo Day、路演現場和咖啡館。一個帶有獨特文化印記的華人創投生態正在慢慢形成。
其中,清華系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存在。在硅谷,清華系不僅輸送了大量的技術支持和創業新銳,也通過充分調動各種資源、打造強大的校友網絡,正逐漸形成一個健康的創投生態。
90后華人創業者,實驗室里的冒險家
清源創投的管理合伙人邵旭輝,金學成和王金林就是三位清華系的硅谷投資人。
他們觀察到,最新一代的硅谷90后華人的創業熱情非常高漲。把高校實驗室中的科研成果轉化成商業價值,正成為一種主流選擇。90后們正在漸漸擺脫掉傳統眼光里給華人貼上的“保守”、“風險規避”標簽。他們不是很在意物質層面的追求,主觀能動性強,更愿意冒險。
邵旭輝說:“這批年輕創業者們,大多是國內高等教育背景。他們親眼目睹了中國十年經濟的超速發展,同時也受到了眾多華人資本的支持,對于他們來說,創業的風險并沒有那么大。”
宮恩浩是這批90后大軍中的一個典型代表。五年前,他從清華生物醫學工程系畢業。和很多清華優等生的路徑一樣,他拿著offer飛到大洋彼岸,在斯坦福的電子系主攻醫學影像方向。斯坦福不僅是全美聞名的高等學府,更是一方創業熱土,學校里的StartX項目是全美排名前十的加速器,孕育出了眾多知名創業公司。身在其中,宮恩浩也受到了這種氣氛的感召。
斯坦福StartX加速器
他在自己從事的研究中看到了寶貴的機遇窗口,最初那股“不怕輸”的勇氣讓年輕的他決定一試身手。
2014年底,他和斯坦福的同學聯合創辦了專業圖片大數據處理的軟件Polarr(潑辣修圖),上線的三年內經歷了48次迭代和4次重大升級,突破了1000萬的用戶量,并在2015、2016年入選蘋果官方Best of App Store名單。
不久前,宮恩浩又和兩位斯坦福教授合作開始了他的第二個創業項目,用AI技術做醫療影像診斷的深透科技(Subtle Medical),扎實而前沿的技術能力也備受矚目。
Subtle Medical官網截圖
而很多華人VC,則是這些年輕創業者背后的夢想推手。
其中清源創投是一個很有代表性的例子。這家華人VC背靠清華校友網絡,主攻方向為人工智能、企業技術及應用和生物醫藥,以清華為中心,輻射整個硅谷創投圈。
就在不久前,清源創投推出了T(x)創業者培養計劃。宮恩浩的醫療領域圖像智能處理的項目就是被T(x)選中的項目之一。在宮恩浩這第二個公司還沒正式成立之時,清源創投就決定投資這位校友。
“本科的時候來斯坦福做summer research,認識了金學成學長,也是我的直系學長,所以很早就跟清源創投有了聯系。”宮恩浩回憶道。“因為都是清華畢業,有校友這一層關系,投資人明顯會更加信任,DD(VC盡職調查)的時間上都會比其它VC短很多。”
除了提供一筆資金以外,清源創投給宮恩浩推薦了眾多可能的投資人,并由此幫助他完成了一筆更大的融資。此外,清源創投還通過另外一個重要優勢,在他創業過程中提供持續的支持——以清華企業家協會以及校友為中心的生物醫療從業者網絡,提供運營、對接、落地轉化等各方面的幫助。
從成立公司、融資到找律師、再到解決知識產權、數據產權方面的問題,在這家清華系VC學長們的指導下,宮恩浩和他的團隊每一步都走得很穩健。
借力而行,順勢而動,華人VC們為這個時代那些有智慧、有膽魄的年輕人們打開了新窗口。
信任,是清華系創投圈的基礎邏輯
和90后不同,那些三、四十歲的華人創業者往往是90年代清華畢業生,在北美大公司有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工作經歷。邵旭輝發現,這類人往往不滿足于固守自己的舒適圈,或早或晚,都會選擇轉型成硅谷創業界的新銳。
Danny Zhong被清源創投投資的時候,已經是他創業的第七年了。
這位創業老兵90年代從清華畢業后,到伊利諾伊香檳大學繼續攻讀計算機,而后順理成章地進先后在摩托羅拉和亞馬遜做工程師。但是,工作十幾年后,Danny Zhong內心開始有隱隱約約的想法,希望能走出一條更寬廣的發展路徑,機緣巧合下,他心一橫決定辭職創業。
盡管有一手過硬的技術,華人在硅谷創業也會遇到瓶頸。主要原因在于深層的文化和社會融入障礙。早期硅谷VC圈基本全是白人,所以二十多年前硅谷最早那批華人創業者找硅谷VC基本都吃了閉門羹。
這一點,Danny Zhong感觸頗深。在最初融資的時候,因為身份和背景,他被美國投資人質疑“你們中國人做這個東西(to C的項目)不行”,融資之路并不算順遂。
但是,清源創投對于校友卻給出了足夠的信任。“雖然中國人在美國做消費者級的產品并不常見,但他的項目做到了商業模式和技術上的完美結合。”邵旭輝說。在商業模式上解決了一個普遍的痛點,同時又有扎實的技術作為輔助,同為華人,他們僅僅是剝除了一部分美國社會的固有偏見,就清晰地看到了這個項目的優勢。
清源創投投出這第一筆資金后,創業者們獲得的不僅僅是純粹金錢上的支持,以及背后的無數資源網絡,更是在硅谷創投圈已經耕耘多年的一家知名基金的背書。而這對于他們進一步融資有著極大的意義。
今年三月,Danny Zhong帶著第二個創業項目、美國保險管理平臺“Safe Butler”二度進入硅谷頂級孵化器Y Combinator。在清源創投的幫助下,從八月開始融資至今,融資進展快得超出了他的預期。
Safe Butler產品界面
“華人或是校友關系能夠提供的最重要一點就是信任。” Danny Zhong說。投資的本質是對人的洞察,而信任正是這個清華系華人生態圈的基本邏輯。
抱團取暖,打造屬于華人的硅谷生態圈
從清華畢業,在美留學,畢業后留在美國工作或創業,已經成為一類清華人的典型發展軌跡。根據清華校友會數據,硅谷的清華人數量已經超過了10000人。
邵旭輝說,雖然近兩年的創投市場并不像之前火熱,但硅谷的華人創業團隊技術領先、團隊優秀,正如雨后春筍生長起來。
而邵旭輝所在的清源創投,非常看好這一批中國創業者們。過去數十年,他與另外兩個合伙人王金林及金學成都在硅谷大公司的管理層浸淫多年、也都有著多年的投資經驗,“這些寶貴的經驗,讓我們打好了基礎,能夠協助華人創業者走向成功。”邵旭輝說道。
不管是在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和企業軟件等領域的深厚經驗、還是從無到有在硅谷大公司中帶領團隊打造產品的管理經驗、或是強大的硅谷人脈網,最終沉淀下來的都是給創業者提供的種種資源及幫助。
與此同時,更多美國本土的投資人也看到了中美跨境未來的可能性,不少美國投資人選擇加入清源創投,更好地參與其中,其中包括Palantir的產品副總裁Eric Rosenblum,也是如今清源創投的投資合伙人之一。
在成立之初,清源創投就投資培育了多個優秀的創業項目,包括Percept.ai、Pixlee、NamoCell、WayLens、Jingchi等等,其中很多是由華人校友一手創辦。
除此之外,依托清華及其他一流高校的強大優質校友資源,清源創投已打造了一支陣容強大的導師團隊。成員包括硅谷地區的企業高管、教授、創業家和知名投資人,幾乎涵蓋了所有技術創業可能會涉及的領域。這些事業成功的前輩,用自己的人脈資源和對創投領域的深刻理解,傾力幫助創業路上的創業者們。
在可預見的未來,各年齡階段、各領域的清華華人創業者和投資人將會合力形成硅谷的一股重要力量。
正如邵旭輝說:“我們希望能夠扶植優秀的年輕人,不論是就業、創業還是在大公司內繼續發展。我們通過清源創投,正在為一個屬于華人的硅谷生態系統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