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小米和去年大不一樣,無論是年度目標還是各種各樣的動作,都似乎在告訴外界那個為發(fā)燒而生的小米又回來了。今年二季度小米創(chuàng)紀錄的出貨量,更是給了米粉和投資人信心,相信小米經過兩年的調整重新回到第一梯隊。
“站在風口上,豬都能夠飛起來”。雷軍此前對于手機市場的火熱,做了該總結。事實也證明,在手機風口,小米火起來了,成為國產手機的驕傲,一度占據著榜首的位置。從新春開始,小米便動作頻頻,并發(fā)布了自主研發(fā)的松果處理器。而這一系列的動作都在表明小米要一掃 2016 年的“不順”,希望在 2017 年打個翻身仗。
嚴格來說,現在的小米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手機廠商。除了手機之外,小米做電視,投資智能硬件廠商,做互聯網金融和影業(yè),幾乎是將觸角伸向了各個行業(yè)。
對于小米當下的定義,雷軍日前在接受訪問時表示,“小米是家手機+消費電子+電商+新零售公司,也是家大數據公司。小米的互聯網收入接近 100 億元人民幣,我覺得小米其實是一個新物種。”同樣,雷軍也認可了當下互聯網對于小米的幫助,認為是互聯網成就了現在的小米,并幫助小米思考無疆界,有了更廣闊的空間。
說到電商平臺,人們的印象大多是淘寶、京東此類的網站。殊不知,作為創(chuàng)造了互聯網線上銷售模式的小米,旗下的電商平臺也排在全國前列。小米的出現,創(chuàng)造了中國手機互聯網銷售的模式,也一舉以高性價比攪局了全球的手機市場。在小米之后,華為榮耀、中興努比亞、酷派大神也都玩起來互聯網銷售模式。
雷軍坦言稱,自己在七年前認為只有電商才能夠完成超高的效率。不過,我們看到,OV 的線下渠道模式在近兩年開始崛起,反倒是小米的線上銷售失去了曾經的輝煌。為了改變渠道的窘境,雷軍推出了新零售的模式,簡單來說就是用互聯網效率干零售。據了解,從去年二月份開始,北京開始試點建設線下小米之家實體店,并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高于行業(yè)的銷售面積比,也讓小米繼續(xù)加快了線下實體店的鋪設。目前,小米之間的數量已經達到了一百家。
線上+線下,小米的渠道越來越成熟,產品也突破不小。但是,依舊有眾多消費者抱怨,小米手機都推出很長時間了,依舊需要搶購,被指耍猴產能不足。對于互聯網手機品牌來說,預約搶購已經成為了一個不成文的規(guī)定,但是像小米這樣的并不是很多。對此,雷軍宣稱,“公司不缺創(chuàng)新,但創(chuàng)新做完后還要保證產品質量和交付。這就是我們的問題。既是成長的煩惱,也是幸福的煩惱。大規(guī)模工業(yè)、制造業(yè)比互聯網復雜。我認為,硬件公司達到 30 億至 50 億人民幣的規(guī)模后,交付就是個大問題。”
從雷軍的這句話中,我們看到了其對于小米手機等產品的肯定,但是對于產能不足依舊沒有指出更清楚的原因,只是歸結于工業(yè)和制造業(yè)的復雜。要知道,今年小米的目標是千億營收,假如產能方面不給力,千億營收只會變成口頭隨口一說的“大話”。
說起小米的改變,除了渠道方面,還有就是在今年年初推出了自由研發(fā)的手機芯片。眾所周知,目前的手機品牌中,能夠做芯片的也就三星蘋果核華為,小米作為互聯網品牌的代表,推出自有芯片,一方面是為了展示自己的技術投入和研發(fā)成績,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在以后的競爭中取得先機。
對于小米做芯片的原因,雷軍說得比較堅定,他認為,今天的手機公司已進入最慘烈的淘汰階段,最終只有掌握核心技術的公司才能存活下來。為了把手機做好,對所有元器件都要有自主研發(fā)能力。小米不僅做芯片,也在做屏幕、相機等核心元器件的技術研發(fā)。
不過,據了解,小米目前的澎湃處理器依舊只是應用在小米 5C 一款手機上,而且目前的市場反應還不知道。并且,小米處理器只是定位終端,無論是在量上還是在性能上都沒有保證。做芯片,不僅是個技術活,還需要時間的等待,想當初華為麒麟處理器也是經過了質疑才一步步發(fā)展到今天。
中國是個制造大國,但是在創(chuàng)新方面還不是很成熟,和國際大企業(yè)還有很大的差距。同樣,正是這樣的歷史原因,導致國人會對我們的國產品牌不是很自信。雷軍在談到這一個問題的時候表示,“國人對國產品牌不自信是個發(fā)展的過程,技術突破需要時間,當下,從發(fā)展角度來看中國的手機工業(yè),進步速度其實很快。”
前文說到,小米今年的目標是實現千億元營收,這個可以說是小米今年能否證明自己卷土重來的關鍵性因素。當然,在談到小米進一步的目標時,雷軍舉了索尼和三星的例子,認為小米可以用 15 至 20 年時間推動整個中國制造業(yè)進步,改變大家對國貨的印象,達到索尼當初在 70 年代對于日本的影響力。
雷軍作為一名成功的企業(yè)家,無論是在金山時代,還是在現在的小米時代,他所創(chuàng)造的價值對于中國企業(yè)的發(fā)展以及行業(yè)變革來說都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面對困境,小米沒有退縮,一直在改變。只不過,不知道市場和消費者能不能等得起小米的蛻變,今年的千億元營收目標會不會成為小米又一個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