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博士是一位著名的人工智能科學家,最近他在紐約時報上預測了人工智能技術的前景和其對經濟的影響。 我的觀點是他對技術的前瞻是一如既往的敏銳,但是對經濟影響的預測卻有待商榷。
首先李開復博士預測人工智能會帶來大量失業。事實上,人工智能現在還遠遠不能取代大多數服務工作, 因為機械手還遠不如人手靈活。AlphaGo可以擊敗世界上最好的圍棋手,但是還是要靠一個工作人員的手把棋子放到棋盤上。據估計,機器人技術至少要30年才能取代人的清掃、空姐、保姆等工作。麥肯錫估計到2050年,現在一半的工作將被機器人取代。取代一半的工作,從經濟上來講,就是把生產率和每天的薪資提高一倍。這意味著在工作量不變的情況下,平均一個美國人每年收入大約十萬美元。在這個收入水平,人們會減少工作嗎? 有些人會每周工作3-4天,但是還會有很多人每周還是工作5天,然后把10萬美元去消費更好的教育、醫療、旅游和其他高端服務。這就會產生巨大的服務業工作需求,完全可以吸收工作被AI取代的勞動力。
李開復博士的另一個預測是貧富差距會大幅上升,因為大公司將得益于人工智能的效率提升,從而賺取巨大的利潤。問題是,歷史上有很多革命性的技術也帶來了巨大的效率提升和社會效益,但是發明或使用技術的公司并沒有賺到巨大的利潤。誰還記得哪個公司發明了蒸汽機、計算機或者機器人,并且賺了多少錢?一開始發明和使用新技術的公司能夠賺不錯的利潤,但超額利潤往往會很快消失在激烈的競爭中,最后消費者得到了低價和高質的產品服務,成為最大的得益者。的確,人工智能技術需要大量的數據,這有利于大公司。但是世界上有不少有大量數據的大公司,舉例來說,在無人駕駛領域,Google, Tesla, Uber 還有幾家中國公司都有足夠的數據成為有力的競爭者。一般的規律是,只有要3個以上接近的競爭對手,就賺不到太多的利潤,所以雖然中國和美國會成為人工智能的超級大國,但是其人工智能的公司不會有錢到可以影響國際關系。
最后,我認為與創新有關的工作在可預見的未來,將主要由人類完成。一方面,讓電腦來做創新可能是太危險。另一方面,創新往往涉及審美和口味的判斷。例如,如果任務是評估一段音樂、一部電影,或者一種新菜,人類可能永遠比機器人更了解自己的需求。有人說,創新只需要少數天才,不需要大量人口。但這顯然不符合歷史趨勢。人類在創新方面正在投入越來越多的資本和人力資源。這種趨勢現在并沒有放緩的跡象。將來會更多人具備能力和意愿來參與某種形式的創新活動,既包括高技能工作(例如人工智能編程),也包括低技能工作(例如游戲測試和電影評論)。更多的人將具備這種能力,這部分歸功于人工智能幫助他們提高分析能力。更多的人將具備這種意愿,因為參與創造是富有樂趣和滿足感。即使是像電影評論這種輕松的工作,也是某種形式的創造性活動。
所以我們不必擔心現在的研發工程師會變窮或者沒有工作。真正要擔心的是程序員和數據分析員的收入遠高于清潔工的收入,正如李開復博士指出的那樣。但是貧富差距加大不是一個新問題,解決辦法還是要提高基本的社會保障和普及教育。AI技術帶來的經濟繁榮和教育智能化可以反而幫助政府解決貧富差距的問題。
總之,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的服務業工作機會出現,而創新相關的工作會不斷增加。長遠來看,創新不光是解決一個問題,更多的是探索未知的事物。人類對更多食物和住房的需求很容易飽和,然而人類總是有興趣探索新的器具、新的故事、新的游戲,以及探索太空。如果人類不再有探索的欲望,那么人類文明將開始衰落。這是一個比“貧富差距“難得多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