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今日早間,馬云(微博)在微博上發表文章,針對近日的“格斗與太極拳”事件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其實外界最關注的一個問題就是:太極拳能不能實戰?對此,馬云認為,回答是肯定的,太極拳作為一個拳種肯定是能實戰的,但真正能打的人確實不多,成為技擊高手的更是鳳毛麟角,絕大部分人其實是練太極操,或者只是太極拳公園江湖的愛好者。
但馬云同時也表示,練太極的最大樂趣不是來自爭斗,而是從爭斗中感悟太極。冷兵器時代早結束了,太極拳更應該是文化樂趣。
以下為馬云文章全文:
時差隨筆----太極拳和自由搏擊
這幾天一位太極運動業余“愛好者”和一位“準專業”的自由搏擊選手的“打戲”吸引了超乎尋常的關注。這本是民間的“私斗”,但是借助互聯網媒體,居然引起了各大“武林門派”之爭。。。哈哈這是一場“唱戲的”和“看戲的”互動得最好的一場“秀”,竟然有人還為此生了氣,當了真!
我也是一位熱愛太極和自由搏擊多年的偽拳迷。從小到大,即使看兩只雞打架我也愿意趕幾里路去看。金庸,古龍,梁羽生等小說我讀過無數遍,無論是MMA還是UFC比賽,我打開電視根本就關不了,大學到現在太極拳老師跟過不下8位。。。習拳很久,一直業余,不過從21歲后我沒有機會參與過“斗毆”,因此也就幾十年沒有一場敗績。。。所以像所有男人那樣,我也經常在孩子面前唾沫橫飛的吹噓當年的輝煌。
太極拳能不能實戰?回答是肯定的,太極拳作為一個拳種肯定是能實戰的,但真正能打的人確實不多,成為技擊高手的更是鳳毛麟角,絕大部分人其實是練太極操,或者只是太極拳公園江湖的愛好者。
太極拳原本不是為了技擊而創造出來的,它是用拳來闡述太極哲學思想的一種運動。技擊只是太極拳中的一部分,絕不是全部。太極拳用拳術來體會陰陽變化,虛實轉換,動靜結合,上下相隨,舍已從人。。。。真正的太極高手每次走架、推手和散打練拳就是在活動身體的同時,反復揣摩體驗太極哲學思想。
至于要把太極拳練到“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這樣的神技之人,乃百年不出之奇才,少之又少,僅有楊露蟬,孫祿堂等少數先輩才有。 而且如今的太極拳競技也基本上淪入了“以壯欺弱、慢讓快、有力打無力”蠻力之爭了。但今天吹噓自己太極神功的大有人在。太極拳確實是好功夫,真功夫都是靠時間和勤奮練出來的。再說如今,會點武術的男人有幾個不吹噓的?!呵呵
人人覺得太極是四兩撥千斤,此四兩是太極的四兩,非蠻力四兩。這是一種修為,天下能真正修到太極四兩的人幾乎沒有。
至于公園太極,本身是一種“早鍛煉文化”,嘻嘻哈哈的在一幫老頭老太里鶴立雞群一下,切磋交流,最后在眾多老頭老太羨慕仰望的眼神下,揚長離開,回家多喝一口酒。盡管說有點“拳打南山養老院,腳踢北海托兒所”的豪氣,但是老有所樂,多好啊,干嘛一定要說人騙啊?呵呵這是人家沉浸在自己的YY中的江湖文化而已。
總之呢,太極拳是肯定能打的。至少練過的人和沒練過的人還是很有差別的,拳打不識,畢竟街斗中,高手并不多。練太極的最大樂趣不是來自爭斗,而是從爭斗中感悟太極。冷兵器時代早結束了,太極拳更應該是文化樂趣。
這場“打斗”是否公平?說實話,這是一個典型的由斗嘴引發的街斗,連普通的比賽都稱不上,既沒有技法也沒有觀賞性,唯一的特殊之處是圍觀群眾特別多,而且吃瓜群眾起哄希望看更大的戲,起哄到后來上升到太極能不能打,武術是否有用,傳統文化是否有作用。。。
太極拳不是為了搏擊而生,但現代自由搏擊第一天就是為搏擊而生的。如果真的為了打斗,自由搏擊確實進展速度來得快,效果明顯。但如果你希望50歲以后還能打,還有樂趣,那太極可能是最好的選擇,一般來說50歲以后,練自由搏擊的人基本上只能坐在看臺上“遙想當年”了,因為那時候的速度和力量已經不太行了,而太極講究柔性技巧,練到50歲以后也許正當壯年。
一場街斗不能說明任何問題。更何況用自由搏擊的搏擊能力去和太極拳的搏擊比,規則不一致,根本無從談起,這就好像一定要拿籃球的進球數和足球的進球數相比,說足球不如籃球,這是拿鴨和雞比。如果是比賽,規則就得先設定好,今天連斗蟋蟀都要先稱體重。
一切運動都有自己的樂趣,自己的規矩。擊劍原來是歐洲早期的決斗之術,劍術決定生死,現在僅是一項體育項目;現代文明里,拳劍刀棍基本就都是一種運動樂趣。在槍炮甚至導彈,核彈面前,一切武功“同是天涯淪落人”,相煎何太急?所以,今天練武之人,與其在武功當中求勝人,不如在武功當中求勝己。 2017年5月3日于阿根廷飛往墨西哥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