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賀龍體育場的摩天輪下,春風微微拂過。夜色中,一個穿著黑色風衣的身影匆匆而過,如同這城市里數以萬計的身影一樣,絲毫不起眼,并且很快融入到色彩斑斕的霓虹燈影里。
這是宜選科技的創始人兼CEO胡欣然,一個在互聯網領域摔打了十多年的老兵,一個幫助成千上萬中國制造企業走向世界,走向納斯達克的年輕人,一個矢志用互聯網改變中國傳統外貿形式的踐行者。2008年他被中國互聯網協會評為“影響中國電子商務10年百人榮譽獎”。與在各種會議、論壇上神采飛揚的其他互聯網大佬截然不同的是,胡欣然悄然將自己的研發運營總部從北京搬回到了老家湖南。這近十年創業,他不走許多人認為的發財之路,激情地奔跑在初心之路上,要雕琢出最好的產品,改變中國外貿。
(胡欣然,北京宜選科技股份公司創始人兼CEO)
一、工科男的產品情懷
翻看胡欣然的簡歷,不可謂不光鮮亮麗,他見證了中國互聯網發展史上太多的風起云落。
2003年出任雅虎中國產品總監,2005年出任奇虎360企業事業部總經理,2007年出任九城集團互聯網業務首席運營官,2009年創立了專門為國內企業做外貿電商整合推廣服務的公司宜選科技。
八年里,胡欣然每天都保持著高強度的工作量,鮮少與媒體、資本打交道,他一門心思做自己的產品,最愿意、最有激情、最經常做的是把產品摳到極致。他戲言是身為工科男的一大情結,也是出來創業的一大因素。
最早接觸外貿電子商務是2005年夏天,彼時的他是雅虎中國的產品總監。
當時,阿里巴巴的外貿業務風生水起,雅虎中國也有意涉足這一行業,為此胡欣然展開了以雅虎搜索流量為基礎進行外貿業務可行性的調研。他花了一個多月時間,跑遍了華東華南地區,很辛苦,但覺得開心,新業務與新產品掛鉤,“做產品一向是自己愿意干的事。”
2005年8月11日,是中國互聯網行業難忘的一天,也是讓胡欣然哭笑不得的一天。就在前一天晚上,他還在與雅虎中國的高管們討論做外貿平臺的前景,而這一天,等來的卻是阿里巴巴宣布全面收購雅虎中國全部資產的消息。
“第二天啊,你知道一個心中有產品情結的人,他的心情是怎樣嗎?”胡欣然失笑道,聲調頓時提高了許多,唏噓不已。
時隔四年,胡欣然再次殺入外貿電子商務行業,心中的產品情結經過一段歲月的醞釀,開始成為最長久的堅持。而這時候他的企業開始起步。
(2009年,即將走上創業新征途的胡欣然)
胡欣然是一個善于總結各種經驗的好手,歷經互聯網的摸爬滾打,他把大多容易擊垮互聯網創業者的難題成功規避。
創業初期,胡欣然他們以外貿搜索平臺為業務核心,核心團隊大多是搜索引擎營銷領域出身,從谷歌、雅虎各大搜索引擎導流,每天有30~40萬海外客戶,再把流量轉化為利潤,非常可觀。
他語氣中透露著一種職業自信,如果把這當成生意來做,企業的資本運作也早成了。
但他并沒有選擇捷徑,他心中要做的是B2B外貿產品,要打破貿易的壁壘,讓中國的外貿企業“外貿更簡單”。也因此,他執意要走一條“虎口奪食”的兇險之路。2003年到2009年,他做了數十個產品,從未做敗過。
但當時的外貿行業,阿里外貿是全國最大的外貿平臺,2008年前后,其產品的客戶續約率最高達到70%,國內大中小客戶基本掌握在手。用兵法言之,“人和”不在我方;“地利”方面,阿里外貿深耕多年,大品牌,老字號,產品優勢明顯。只是“天時”,較為特殊。
自2008年下半年開始,中國的外貿行業受到全球金融風暴沖擊,整體發展低迷。三大巨頭阿里巴巴、環球資源、中國制造在營收、客戶量和訪問量上出現零增長甚至負增長。當然,這結論是幾年后,胡欣然經過行業大數據復盤分析才得知的。
經天時、地利、人和的對比,一起步,胡欣然就走在最艱難的路口。所幸的是,整個大環境使然,2009年,一些不適應阿里平臺的中小外貿企業開始尋找新的平臺,然后碰上了胡欣然。
但要服務好這些阿里巴巴服務不好的客戶,可比創業起步碰上糟糕環境還要艱難,尤其是國內可開發的外貿客戶再沒得選,僅只這些不適應的。要以自己的產品攻堅他們,這可要十分強大的自信。時至今日,胡欣然依然擲地有聲:有。
他認為這是自己最期待的事,他的情結所在,而且越艱難他越有激情。“或許這就是湖南人的某種特質吧。”他笑了笑。
胡欣然說話不緊不慢,話中透露著他的自信與創業智慧,難走的路,未必不是一條獨特的路。他小小的比喻,自己就是專科醫院,專治不適應大平臺的中小客戶,而且能治好。
二、產品世界里的快感
胡欣然是采訪前一天晚上到的長沙。去年,他在長沙辦了第三個運營中心,每個月要從北京、深圳或其他城市飛來一次,他在全國還有17個服務中心。
八年后,胡欣然已把公司帶到準備“上市”這一站,但他依然覺得自己的產品不夠“Sexy(性感)”,對自己產品的計較,極致追求,似乎已經成為他心中一種執念,以至于他笑言,在孩子看來,爸爸最大的興趣就是工作。而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要開發出全新的外貿產品,應用搜索技術、云計算技術、大數據技術、移動互聯網技術,為外貿企業贏得實實在在的訂單。
因產品摳得特別細致才有了今天的結果,到目前,他開發的數個產品已為超過20000家外貿企業提供技術與推廣服務,倡導的“獨立電子商務”理念,已成為中國所有外貿企業的共識。與國內幾大外貿B2B平臺相比,他們的客戶續約率達到60%左右,業內拔尖。
但這打磨了八年的產品,他還是覺得不是自己最理想的。胡欣然陳述外貿企業的一些痛點,其大部分外貿語言、業務能力很一般,所以產品越多,功能越多他們反而越難操作,簡單粗暴或許更好。
從胡欣然和他的朋友講述的諸多事跡來看,胡欣然在一次次強迫自我,自己想要做的,會夢寐以求,會耿耿于懷。當年高考填志愿,胡欣然因低估自己的分數而未選擇北京大學,一直惦記于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畢業后不久,他馬上考取了北京大學工商管理碩士。
而后創立公司,做產品,時時要把產品摳到極致,甚至隱隱對談產品外的其他有點排斥。
他聊到,有一次,一位合伙人問公司最新產品的成果,說了一句“咱們這買賣怎么樣?”,他明顯一怔。這一句讓他那一天下午坐在辦公室什么都沒干,光想“買賣”二字何來?他向記者描述,晚上更是輾轉難眠,“我不是做產品嗎?怎么就成了‘買賣’?”
第二天早上,他把要出差的合伙人拉回辦公室死磕:“不行,咱倆要好好說道說道。昨天你說那‘買賣’什么意思。”
在胡欣然眼中,自創業開始,自己就從未把這個公司當成買賣在做。“從內心深處就拒絕‘買賣’這個詞匯。”這種理念,是他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想法。也因此,改變,在胡欣然和公司之間悄然發生。
這種改變之一,胡欣然堅決要把認為是復雜的產品再簡單化,并每天堅持著高強度的工作量改善它,充滿激情,過去八年是這般,他希望自己之后也是如此。
激情,在這個外表儒雅的男人身上其實很難一眼發現,但確確實實、時時刻刻在他血液中涌動。在產品世界里,胡欣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感,以至于大多時候不太理外界“俗”事。
(公司年會中,胡欣然(左)與他的老朋友)
從2009年創立公司至今,胡欣然大多是隱于幕后,平時很少與業外的人和事打交道。與胡欣然相交十四年的一位老朋友評價他說:“他有些偏執地熱愛鉆研,一心想著做出劃時代的產品,以至于忽略了一些其他的事情。”
三、最初的堅持與自信
回長沙,胡欣然說是有返鄉創業情懷這一因素,自己是湖南益陽人。他也分析,近年來的湖南外貿產業量是并非該有的水平,本著力所能及為湖南外貿做點貢獻的想法,他準備以免費的形式為一批湖南企業提供服務。其產品中的外貿建站平臺和外貿推廣服務平臺已分別是國內最大的外貿網站運營平臺、最大的外貿整合營銷服務平臺等,以往他們主要服務珠三角、長三角的數萬家外貿企業,如今,他要把服務帶到湖南。
每一個產品人,都想著讓自己的產品能改變社會一些東西,這是胡欣然最初的堅持,更何況湖南是自己的家鄉。
長沙運營中心有70余人,其中一半是技術人員,整個400多人的公司中技術人員占比也是如此。要以產品為核心,這是胡欣然一開始創業就有的考慮。到目前,胡欣然有數個不同功能的外貿產品,他在思考著把這些產品簡單一體化。
他說之所以選擇在B2B行業創業,一是自己深有研究,另一個是B2B行業的穩健特點提供了安靜的環境,可以踏踏實實做點產品。
胡欣然的心態很平穩,談吐間透露著他的不驕不躁,多年來一如既往,到要上市這一步,依然不考慮借助外來資本的力量,這是他對自己產品的自信。
中國的互聯網行業除了早期,近十年來一直是被兩股力量左右,一種是產業巨頭BAT,一種是資本,相互絞殺著并推進互聯網發展。也因此,互聯網行業,淘汰率非常高。興許上半年風生水起,下半年就有可能瀕臨破產。胡欣然說,八年來,企業完全靠的是自己的資金在滾動發展,走得較順利。
他以小公司心態經營,又自上而下向整個公司傳遞一種居安思危的意識,再以強硬的態度在公司堅決執行“三大鐵則”:不欺騙公司、不欺騙同事、不欺騙客戶,以此掃清創業中會出現的資本誘惑、員工懈怠、企業誠信的問題,而省下來的時間就是讓他安安心心做產品。
公司員工的一致看法,胡欣然性子偏內向,也是一個實在的人,“實實在在想著做產品”。舉手投足間的溫文儒雅,讓人聯想到他做產品時的專注狀態。也基于胡欣然的性格,外界幾乎很少捕捉到他們的動態。也是到了要上市,胡欣然才略微停頓一下說從公司戰略上自己考慮會進行調整,但這調整估計是兩年后。
(草原、高山、大海,是胡欣然喜歡的旅游征途)
他的目標很明確,兩年,要讓自己的產品達到理想層次,數倍于當下兩萬家企業接受。而這要花十年的產品,“它不能只是追隨他人的產品和服務價值,要受人尊重或尊敬。”他坦然,這并非理想主義,只是他最初的堅持與最有理由的自信。
偶爾,胡欣然也會想,自己選的這條路對不對,為什么走這么難的路?“其實,就是想看自己能不能堅持下去。我能否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做一款影響很多人、讓很多人用的產品,最好能對改變社會一些東西,創造一些東西。我想試試。”胡欣然笑了笑,“后來也不知道怎么就成了心中的情結。”
這算是“強迫癥”吧,只不過,胡欣然強迫自我的背后是自信,而自信的背后,想起了他的朋友一言,“說白了,這是他最喜歡的。”而這之外的是,“幫助更多的中國企業走向世界,或許,這就是我注定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