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新老更替雖快,卻似乎仍走不出 BAT 的陰影。
產品能力強大如今日頭條,張一鳴也足足花了 6 年的時間,才能夠成功吸引馬化騰的注意,然后雙方粉面含羞地罵上一仗。
但是,相比較馬化騰與張一鳴的互懟,如果能來一次張小龍與張一鳴的坐而論道或許會更有意思些,人類天才與人工智能的較量,太符合眼下的主題了。而除了微視與抖音的 PK,從產品層面上來說,一路過關斬將的今日頭條,也終于有機會吸引到產品之神張小龍的注意了。在此前流出的微信內部視頻中,張小龍就表示:
今日頭條是強大對手,但看一看不一樣。
的確,今日頭條已經成長為一股壓力般的存在,強大到騰訊差點遭遇夢想危機。而微信的「看一看」又是一個極其佛系的產品,在很長一段時間,它都因為入口太深,也長期沒有產品功能的大迭代,安靜地待在角落當中。
不過,如果把看一看此前的沉寂僅僅看做入口過深,或許有失偏頗。畢竟,在微信「發現」一欄中,看一看和「朋友圈」仍然是同一級的,雖然有上下之別。更為真實的原因,有可能是微信內部對于的信息流方式的論證與反復,特別是如何做出自身特色來,而不是成為另一個今日頭條。就像張小龍所說的,
你很難看到一個同質化的產品去趕上對手。
要想趕上或者超越今日頭條,看一看需要的是自身特色。無論是利用微信特色的關系鏈,還是其它特色,都決定了它必然不是一個現有模式的信息流產品。
那么,它會是什么呢?
公眾號與看一看,互救與得救
被唱衰的公眾號,與一貫低調的看一看,二者有什么聯系?
答案,它們都做內容。
事實上,在經過改版之后,看一看已經完全「公眾號內容化」了。看一看的內容除了視頻來自騰訊視頻,圖文全部來自公眾號。也就是意味著,同樣的內容,在微信當中,其實存在兩種表現模式,欄目制與信息流制。
公眾號是欄目制,是讀者對同一自媒體生產者相同調性的內容能力的持續關注;看一看是信息流制,是對同類話題不同作者、不同視角、不同調性的關注。
而且, 通過看一看可以跳轉到公眾號。公眾號為看一看提供了內容;看一看又重新激活了公眾號內容,并提供二次流量。于是,公眾號的閱讀量組成實際上主要由兩部分組成。
此外,除了看一看的信息流,公眾號本身也在信息流化。比如,公眾號悄然上線的一個新功能,用戶在查閱歷史消息時,可以分為「全部」和「視頻」兩種方式,但這種信息流不是重點,微信也不太可能在公眾號的信息流方面有太大動作。
信息流的機會是看一看的,在信息體量上,微信中超過 2000 萬個公眾號也仍然遠遠大于今日頭條。根據頭條公布的數據,2017 年今日頭條的賬號總數為 120 萬個,平均每天發布 50 條內容,與公眾號的距離仍然存在量級差異。所以,當看一看全面支持公眾號內容后,信息的豐富性與完整性都要高于今日頭條。
在這種情況下,唯一重要的問題可能就只剩下看一看本身的流量來源了。畢竟現有關系下,更多的是看一看對公眾號的導流,如何打開公眾號跳看一看的流量入口才是關鍵,要知道,看一看才是流量更為匱乏的一方。而由于看一看與公眾號,互有差異的特征,其實看一看,也可以對今日頭條進行一些借鑒,比如說雙標題,同一篇文章,在公眾號和看一看的標題可以設置為不一樣。
不過,雖然是產品發展的必然,但想必微信現在也還沒想到一個很好的方式,去實現公眾號與看一看的互通吧。
為什么是訂閱號 App ?
相比較,看一看到底差在哪里了?
從受眾的角度,最核心的可能是信息的智能化推薦,今日頭條總能提供給讀者最喜歡的內容。但對媒體來說,卻不是這樣思考問題的。
在機構媒體和自媒體來說,看一看的核心問題是「慢」。什么是慢?這種「慢」不是對媒體人對新聞熱點的感知慢,而是公眾號的形式極大地限制內容發布能力與發布速度。發布能力受限于公眾號可以發布的次數和條數、公眾號內容等編輯工具等;發布速度則因為公眾號文章的儀式感。
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相比較傳統媒體而言,公眾號代表著更快的信息傳播方式,所以它是內容變革者的形象,是「新媒體」。但是相比較微博,以及今日頭條的「微頭條」推出,頭條的微博化特征日趨明顯,從而讓微信公眾號變成了信息滯后的內容形態。
大多數公眾號的發布次數有一天一次、一次 8 條的限制,每篇的字數少于 300 字無法聲明原創,內容形式只能是圖文等等,這些條件都給公眾號戴上層層鐐銬。
而公眾號松綁的方式,也恰恰是往這個方向進行。比如,微信公眾號所開放的「視頻消息」、「音頻消息」、「圖片消息」、「分享」等,讓內容的表現形式更加多樣,內容的編輯發布更為簡單。
而在編輯工具方面,剛剛上線的「訂閱號助手」app ,徹底改變了公眾號文章只能在 PC 端編輯的方式,雖然現有的 app 難用到令人發指,但它的簡陋似乎說明,微信的漫不經心其實是對這種編輯工具的簡單化期待,所有自媒體人不需要把文章編輯的多么精美,無論是媒體機構搶熱點,還是個人記錄發布一些靈感式隨想,都可以即寫即編,隨時發布。
因為微信公眾號的這次吹風,可以想像,獨立的內容編輯器的 app 會接連上線。而背后爭奪的意義,不是簡單的跟進邏輯,而是內容流程的全面移動互聯網化,誰能夠讓內容更簡便、更快,誰就代表著「新媒體」的方向。
廣告應該去看一看,而不是朋友圈
看一看和公眾號正在呈現越來越行動一致的改變方向了。
特別是對微信社交關系的使用:公眾號新改版添加了「朋友留言」置頂的功能;看一看則對部分好友閱讀次數高的文章添加了「好友都在看」的標簽;微信搜索到文章時,也會顯示多少個好友分享等信息。
但這些對社交關系的輕度運用,的確創新了內容形式,卻只是內容的點綴,實際上對刺激閱讀效果不會太大。
真正好的引導效果是什么呢?比如說能夠看到好友留言而并未被內容作者精選的留言;比如能夠具體顯示哪些好友看了某篇文章等等,但這些所涉及到的是微信用戶的信息安全,所以沒辦法再往深去挖掘,關系信息的使用做到現在似乎也就到盡頭了。
所以,基于微信是一個熟人環境的大前提,社交關系的指引最終會帶著公眾號內容走向它的廣場,就是朋友圈。而朋友圈的內容才更應該展示的是社交關系,公眾號文章顯示的好友分享信息等,更應該發生在朋友圈,而不是看一看。
看一看雖然也可以有類似功能,但卻不是重點。看一看是一個公共廣場,不同于熟人廣場,它的重點仍然是對公眾號內容的專注,比如說「熱門話題」功能等,又比如更強的標題設置等。
而當它與朋友圈驟然形成兩種生態之后,看一看實際上也更應該承擔起微信廣告,將以前的朋友圈廣告轉變為信息流廣告,也成為小程序的另一個核心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