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小米、華為、OPPO、vivo 等 10 家中國主流手機廠商聚在一起,搞了個快應用聯盟,并發布了快應用標準。媒體普遍將這個聯盟以及快應用標準解讀為手機廠商對正在失去的移動互聯網入口和應用分發權的奮力一搏,假想敵則是微信及其小程序。
手機廠商為一個方便用戶和開發者的技術標準展開合作,怎么說都是一件好事,只是這種合作以及這個標準究竟能達到何種效果,我還不敢樂觀。
“入口”和“分發”,這兩個詞微信很少刻意提及,甚至可能都不在微信的辭典里。我覺得秘密或許就在這里,當你還在追求入口和分發的權利的時候,你跟微信已經不在一個維度了,就像一顆子彈在跟一枚原子彈討論怎么樣才能打得準,原子彈卻完全聽不懂“準”的意思。
努力抗拒被邊緣化的命運,甚至讓面和心不和的商場老對手成為聯盟盟友,我覺得都是可以理解的。當年的電信運營商也曾動用各種手段,拒絕“管道化”的宿命,譜寫了一曲又一曲與命運抗爭的悲歌。起碼,它們也曾心高氣傲過。你可以說那些掙扎沒有意義,但你不能否定掙扎本身。
這 10 家手機廠商的國內手機保有量據說接近 10 億,與微信的月活躍賬戶數大致相當,這或許就是他們認為應該搏一搏的底氣所在。是的,中國移動也曾經認為,我有7億用戶,還是互聯網公司的上游,憑什么我要成為別人的管道?
應用的發現、下載和使用,很多人覺得已成為一個越來越痛的痛點,所以一種無需下載、即點即用的快應用,似乎確實在解決用戶的痛點,并可以幫助開發者讓他們的乏人問津的應用獲得更多與用戶接觸的機會。
但是,小程序從來都不是為了讓垃圾應用觸達更多用戶,或者讓低頻應用被更高頻地使用而設計的。小程序不是為了拯救 350 萬個 Android 應用和 220 萬個 iOS 應用,這些應用中的絕大部分,即使改造成了小程序,也還是應該死掉。所以我并不認同只要免下載免安裝就是進步這種說法,關鍵在于無需下載背后的驅動力是什么。
對手機廠商來說,所謂入口和分發,通常意味著一大筆推廣收入。而且它們常常會有一種錯覺,以為用戶是我的,歸我掌控。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認識到,達成銷售不再是與用戶之間關系的終點,而是服務的起點。而對用戶的控制力和影響力,是一種更持久的商業資源。
但是,小程序或者快應用、輕應用、直達號,不管你叫它什么,它只是微信的菜,而不屬于任何手機硬件或軟件。
且不說微信的 10 億月活躍用戶數,日均9次的打開次數,以及占據中國移動互聯網總使用時長的大約 30%,單是它將通信、社交、閱讀、服務、傳播、娛樂等不同的場景和功能無縫連接到一起,就遠非任何一種硬件或軟件所能比,微信成為一款史無前例的超級應用。過去我們認為只有操作系統才具備這樣的能力,所以微軟成為 PC 時代的主宰者,直到 PC 上的超級應用出現,那就是瀏覽器。上世紀末,微軟和 Netscape 進行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瀏覽器大戰,并引發了一場影響深遠的反壟斷訴訟。
(微軟公司股價走勢)
微軟贏得了瀏覽器大戰,瀏覽器卻并沒有拯救微軟,21 世紀的最初 12 年,是微軟失意的 12 年。瀏覽器未能阻擋 Google 的崛起,Google 成為新的 web 生態的關鍵基礎設施,而不僅僅是這個新生態的一個“瀏覽器”。
微信還是一個跨平臺的平臺,它真正填平了 Android 和 iOS 之間的鴻溝,為兩個平臺的用戶提供著幾乎無差別的用戶體驗,同時為小程序提供了高密度的觸達場景和使用場景。
小程序并不是要替代什么,終結什么,只是恰好到了這樣一個時間和空間的節點,微信之前所建立的一切都剛剛好,讓應用的發現和使用跟場景緊緊地關聯起來,讓掃碼即用、用完即走成為可能。小程序是一個自然的結果,而不是一個削足適履的結果。
我不是要否定 10 家手機廠商聯手推進快應用的努力,這種努力當然是有價值的,只是其效果很可能達不到這些廠商的美好預期,把微信當成假想敵更沒必要。
據說快應用真正的主導者實際上是華為,并得到了工信部的支持。雖然任正非強調華為“上不碰應用,下不碰數據”,但華為的消費者業務從不掩飾更深度介入用戶數據的野心。去年 8 月,因數據之爭,華為曾和微信鬧到了工信部。這次的快應用聯盟,可以被看作是微信數據之爭的第二回合。不過華為這次刻意低調,把小米推到了前臺。
那么微信有沒有可能和快應用聯盟中的一家或多家達成合作,從而瓦解這個聯盟呢?目前我看不到微信這么做的任何理由。快應用和小程序奔著不同的目標而去,彼此根本不挨著,微信實在不需要操心這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