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還款收費已經來了,支付寶還會遠嗎?
騰訊宣布,從12月1日起,微信信用卡還款也將收費。這距離2016年3月,微信宣布對提現功能收費,僅僅過去了一年多。
在移動支付領域,微信和支付寶無疑是兩大巨頭,成為巨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收費,是不是有點“不地道”?免費的時代終結了嗎?背后的原因可能沒有這么簡單。
截圖來自:微信
理由“不意外”
11月7日,有媒體發現,微信在“信用卡還款”的常見問題一欄悄然掛出《關于微信信用卡還款收費規則的說明》,規定自2017年12月1日起,將對每位用戶每個自然月累計還款額超出5000元的部分按0.1%進行收費(最低0.1元),不超過5000元的部分仍然免費。
具體要求說明,同一身份證下的多個微信賬戶,共享每月5000元的免費額度;手續費在用戶進行還款操作時與還款金額一并支付;此外,為他人還款時,占用支付方的還款免費額度,不占用被還款方的免費額度。
信用卡不同于常規的移動支付,并不屬于高頻動作。每個月的5000免費額度對于普通用戶而言,也是可以滿足基本需求的。
而且,用移動支付并非信用卡唯一的還款方式,信用卡持卡人關聯發卡行儲蓄卡賬戶,就可以自動還款。再或者去柜臺、自動存取款機也是可以操作的。
中新社發 胡慶明 攝
但相反,如果移動支付在信用卡還款方面選擇收費,反而可能會讓一部分用戶流失,如此看來,這實在不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那么,微信作出這樣決定的背后是什么原因呢?正如去年提出提現收費一樣,今年信用卡還款收費給出的理由是一樣的:成本壓力。
回看2016年微信宣布開始提現收費時,馬化騰算過一筆帳,消費者使用第三方支付消費,商家會給第三方支付手續費,但如果是個人之間轉賬,“經過第三方賬戶,一進一出就又回去了,停留的時間連一天都不到”。他更是直言,即使算上第三方支付平臺可以獲得的利息收入,微信2016年1月份的成本還是超過3億元。
同樣,信用卡由微信還款需要通過騰訊旗下在線支付平臺:財付通。而財付通支付給銀行的每一筆還款都是有支付通道手續費的。
蘇寧金融研究院研究員付一夫在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記者采訪時就表示,不僅是微信,包括支付寶等其他第三方支付平臺,一直在為用戶承擔相應的成本。從企業自身角度來講,平臺免費服務確確實實在初期能夠為平臺迎來大量的客戶,但在客戶及交易體量大到一定程度后,巨大交易成本實際就推高了平臺運營成本。
中新社發 王海濱 攝
好在,微信也給客戶留出了信用卡還款收費的緩沖期。據了解,該新規將于下月起實施,但在2017年12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間,將實行手續費減免活動,即每人每月累計還款2萬元以下,費用全免。
而且,在付一夫看來,這次收費規則調整對絕大多數用戶來說不會產生太多影響。因為,根據中國銀行業協會今年初發布的《中國銀行卡產業發展藍皮書》顯示,70.52%的用戶平均每月消費金額不超過月收入金額的50%,“每月消費占總收入的比例”最多為30%-50%,達到37.98%。而大部分持卡用戶月消費信用卡不超過5000元。因此,大多數用戶每個月信用卡的還款都也都不會超過5000元。“當然,不排除個別用戶每個月用信用卡消費幾萬元的案例,不過如果消費水平已經到達如此的高度,那么0.1%的手續費對他們來說也不算什么了。”
是一個時代的終結,還是不該開始的開始
微信的信用卡還款收費已經來了,支付寶還會遠嗎?作為移動領域的兩大巨頭,微信和支付寶實在難以讓人不相提并論。
就像去年微信支付取消免費提現政策后不久,支付寶也通過官方微博發布公告稱,10月12日起,支付寶將對個人用戶超出免費額度(2萬元)的提現收取0.1%的服務費。
但支付寶也好,微信也好,那次的收費的范圍都沒有包含快捷支付。兩家的意思很明白,微信和支付寶并不想只做那個轉賬的工具,它還應該發揮更大的作用:花錢。這樣才能提升用戶黏性和平臺與線下業態的連接能力。
目前來看,這次調整信用卡還款規定或許目的沒有提現收費理由那么多元,但至少我們似乎看到了,那個免費的時代或要終結了。如果說移動支付是以“免費”作為入場券,那么技術革新帶來的便利才是它贏得喝彩的重頭戲。
付一夫認為,各支付平臺的“上半場”之爭主要是在于爭先恐后地吸引流量與占據場景,這一過程難免要進行大規模真金白銀的“燒錢”。當種種支付場景已經基本被各大平臺瓜分完畢,同時流量紅利已經見頂之際,移動支付的“下半場”之爭也隨之到來。
中新社發 王海濱 攝
那么,所謂的移動支付“下半場”會是什么樣的呢?
付一夫分析,進入移動支付的下半場之爭,各大巨頭的業務重心與競爭場景也會有所轉移,具體將涉及以下幾方面:
第一,“金融生態”之爭。所謂“金融生態”,本質上就是“支付帶來的疊加價值”,包括信用、理財、保險、信貸、營銷等多種服務,在提供消費者便利的同時,引導商家更多地接入和使用。
第二,海外擴張之爭。在國內移動支付競爭升級的背景下,海外市場將會成為各大巨頭競相爭奪的下一塊肥肉。目前,除最初的東南亞市場外,移動支付的新戰場不斷擴圍,并且已取得顯著成效,美國、歐洲、非洲均出現中國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身影。不過,就目前來看,國內支付平臺的海外擴張之路依舊任重道遠。
第三,支付安全之爭。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數據化帶來了便利,但是數據化帶來的安全問題也正在逐漸凸顯,如何滿足安全剛需將很可能成為下一個百億、甚至千億級市場。因此在移動支付的下半場,安全也將成為主戰場之一。
他還表示,移動支付的本質依然是支付,既然是支付,就與消費和零售密不可分。而今,在國內消費升級的大環境下,以及新零售的強勢來襲,移動支付也會隨之在未來有新的變化。比如蘇寧集團現已在南京、北京、上海等地開設了無人店,其中當以“刷臉支付”黑科技為代表的新模式正式來到我們身邊時,移動支付的下一輪革新或許也就為期不遠了。
中新社發 王岡 攝
于此同時,付一夫還認為,移動支付帶來的不僅是便利和效率,更應該是憑借其數據化特征,更好地連接商家和用戶,助力于廠商更精準地研發產品,設計營銷策略。也就是說,除了支付外,移動支付還可以給商家提供營銷、數字、數據上的幫助等,商家深入了解消費者的方式得到了改變,為消費者提供更精準化的營銷,這些都是移動支付給商業主體帶來的價值。“因此,在未來,隨著打通線上與線下的新零售模式的不斷發展與成熟,相信移動支付也會成為‘賦能’新零售的一個重要切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