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今日在美國CES上接受了騰訊科技等媒體的專訪。
楊元慶表示,聯想目前主要著眼于三個業務,分別是PC、智能手機和數據中心以及未來的智能時代。
其中,智能手機業務的海外市場趨勢很好,并購摩托羅拉手機業務之后在歐美日很有競爭力。
而AR技術、人工智能和后臺設備將成為楊元慶在下一個“分水嶺”時代中的重點動作。
對聯想手機仍然非常有信心
面對2016年智能手機市場全新的競爭格局,楊元慶表示,手機業務不是聯想的全部,中國手機業務更不是聯想的全部。手機業務占據聯想業務的20%,而中國手機業務僅占聯想的10%。
聯想的戰略是“設備+云”,目前主要有三個業務,分別是PC、智能手機和數據中心、未來的智能時代。
第一個PC業務,目前已經是國內第一。
第二個智能手機和數據中心業務,這也是新的增長引擎。
2017年,聯想手機業務將扭虧為盈,并實現盈利性增長。目前來說,智能手機業務已經看到好的趨勢,尤其是海外市場,份額和盈利都在增長。
國內市場的競爭環境比海外更激烈,而重建過程需要一定時間,所以聯想手機會在海外先復蘇。而且,成熟市場和新興市場也有很大不同,聯想會在成熟市場專注品牌、高端和創新,而新興市場卻是規模和效率的游戲。
“我對聯想做手機非常有信心。全球范圍看,能夠在兩大市場同步參與競爭的廠商很少,聯想是幾家之一。聯想在并購摩托羅拉手機業務之后,在美國、歐洲甚至日本等成熟市場有競爭力。從7月底到目前為止motoZ銷量已經達到200萬部。”楊元慶說。
第三個是未來的智能時代。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智能終端,每個智能設備都會跟著云和服務,聯想圍繞智能家居和智能辦公推出了一系列產品。
人工智能未來大有可為
騰訊科技研究團隊企鵝智酷于12月26日發布年度白皮書《“分水嶺”大時代》,白皮書中指出,科技產業在未來的3-5年將進入一個“分水嶺”階段。
這個階段有兩大特征,第一個特征是人工紅利逐步消失,科技企業對用戶的爭奪從增量人口轉移到存量人口,這個競爭比以前激烈很多;第二個特征是技術和設備的進步遇到天花板,智能手機很難再有顛覆性的創新,但新一代的全民級智能設備又遲遲沒有出現,所以在技術方面的探索和爭奪也更加激烈。包括微軟、谷歌(微博)等國際巨頭,包括國內BAT等互聯網公司,都非常強調技術的重要性,對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投入非常大。
對“分水嶺”時代和即將到來的新的競爭和挑戰,楊元慶表示,聯想將在AR和VR上著重發力,但更看好AR的前景。聯想希望把AR打造成未來計算的新平臺,不僅會有各類AR產品,還會接入更多行業和服務、內容和應用。
楊元慶表示,接下來聯想將在三個地方著重發力:第一個AR是戰略平臺,計算機視覺平臺;第二個是對話式人機交互;第三個是后臺設備。
“過去是被動聽指令的方式,未來是主動理解、溝通的方式,所以人工智能大有可為。人工智能會嵌入到以會話為平臺的交互中去。專注在以對話為標準的新的技術平臺上。”楊元慶說。
楊元慶認為,萬物互聯的時代,根據不同的云、內容和服務,來開發終端設備,并由人工智能的方式來進行。聯想未來要和云服務的公司和內容的公司強化連接。未來,五花八門的智能終端會出現,特定云、多功能的終端會不斷出現。PC也好,智能手機也好,也都越來越智能。人機交互方式會更加智能和更加多元。
聯想在轉型期間也進行了很多內部調整,楊元慶表示,調整主要圍繞組織、流程、人、目標、考核、激勵等六大要素,但摸索仍是必不可少。聯想的渠道、品牌是優勢,但是新的業務哪些是需要借用原來的,新業務的設計需要一把手來主導,需要合適的負責人。
不懼低谷和非議
針對聯想在2016年遭受的非議,楊元慶表示,這兩年聯想屬于修煉期。因為任何企業都是屬于螺旋形上揚的發展過程。在制定新戰略和開發新業務過程中,總會經歷盤旋的過程才能獲得后面增長的動力。
聯想已經發展三十年了,從做代理中積累了銷售、市場和財務的能力,90年代后成為中國PC第一,但在2000年左右也出現戰略的調整,最終決定專注PC業務,向全球發展,不怕經歷一定的低谷期。
2004年收購IBM之后,也出現過1+1<2的時期,但在2009年之后,聯想消化了IBM的PC業務,發展成為全球第一。
聯想過去幾年在打造移動業務的過程中,實現了多項并購,進入新的盤整和消化期,一旦經過這個階段。從單一業務發展成為多業務的平臺,聯想是在更換操作系統,以前是單任務的操作系統,以后是多任務的操作系統。